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农村自建房屋技术指导
农村自建房屋技术指导一、目录1、房屋选址2、基础选择3、上部结构砌墙4、埋置拉结筋5、设置圈梁、构造柱、爬山圈梁、门窗过梁6、散水7、木结构施工顺序房屋选址(一)房屋选址:建好房子的第一个问题是选址。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选址,是建造一所安全、舒适的住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选址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日照、风向等自然条件;2、满足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1)应选择坡度比较平缓,稳定的基岩或坚硬土等有利地段建房。(2)避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如地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3)避开饱和砂层、软弱土、不均匀的土层和容易发生沙土液化的地段高填方、高边坡地段。(4)避开洪水汇集的冲沟地段和引洪区的河滩,江、河边所选地址应高于当地20年一遇洪水水位线。(5)不能占压地下管线,应与各类高压电力线保持相应安全距离。第三节约用地,避免形成空心村。选址基础选择基础承受了上部砌体结构的全部荷载,并把荷载及自重一起传到地基上。当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不够或沉降量过大时可以采用地基处理的方式进行加固。砌体结构可采用的基础分为浅基础(可分为刚性和柔性两种类型)和深基础(桩基础)。1、刚性浅基础:砖基础:基础下方通常设置垫层,以提高基础的整体性,从施工角度看,能及时保护底部地基免受雨水浸泡,同时起到与上部砌体施工和地面找平的作用。砌石基础:在石料丰富地区,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做成砌石基础,可分为毛石和料石两种。毛石混凝土及混凝土基础:在素混凝土中掺入毛石,以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基础形式刚性浅基础刚性浅基础柔性浅基础柔性浅基础柔性条形基础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这种基础的抗弯和抗剪能力良好,且具有良好的抗冻性和耐久性,主要适用于荷载较大或地基土质较软弱的情况,主要适用于荷载较大或地基土质较软弱的情况。基础形式柔性浅基础基础选择3、桩基础桩基础的作用是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基深处承载力较大的图层上,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减少地基变形与沉降。基础形式桩基础砖墙施工工艺普通烧结砖砌筑工序包括:抄平→放线→摆砖样→立皮数杆→立头角、挂线→铺灰、砌砖、勾缝等工序。工艺流程砖墙施工工艺---抄平砌筑砖墙前,先在基础面或楼面上按标准的水准点定出各层标高,并用水泥砂浆或C10细石砼找平。砖墙施工工艺---放线砖墙施工工艺---摆砖样摆砖样又称排砖撂底,是根据弹好的构造柱及门窗洞口位置线,按选定的组砌方法进行试摆砖样(不铺灰,俗称生摆),使门垛、窗间墙符合砖的模数,通过门窗口的左右移动和竖缝调整,减少斩砖数量,提高砌砖效率。砖墙施工工艺---立皮数杆皮数杆是指在其上划有每皮砖和灰缝厚度,以及门窗洞口、过梁、楼板等高度位置的一种木制标杆。砌筑时用来控制墙体竖向尺寸及各部位构件的竖向标高,并保证灰缝厚度的均匀性。用方木、铝合金杆或角制作的皮数杆,长度一般为一个层楼高,并根椐设计要求、将砖规格和灰缝厚度(皮数)及竖向结构的变化部位在皮数杆上标明。砖墙施工工艺---立皮数杆皮数杆标有砖的皮数、灰缝厚度及门窗洞、过梁、楼板的标高,以控制墙体及各构件的竖向尺寸,使灰缝均匀、厚度一致、砖皮水平。承重墙的皮数杆一般立于墙转角处,围护填充墙则固定于框架柱侧。墙体较长时应每隔10~20m再立一根,以便挑线。砖墙施工工艺---盘角、挂线墙身砌砖前先在墙角砌上几皮,称为盘角;在盘角之间拉上准线,称为挂线。每次盘角不得超过5皮砖,大角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吊正、靠平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砖墙施工工艺---铺灰、砌砖砌砖的方法很多,与操作习惯、使用工具及地域有关。北方砌砖多用大铲,南方多用泥((瓦))刀。常用砌砖方法有:挤浆法、刮浆法和满口灰法。挤浆法:灰缝饱满、效率高。目前最流行的“三一砌砖法”即是挤浆法的一种,操作要领:“一铲(刀)灰、一口砖、一挤揉”。砖墙施工工艺---砖墙的组砌方法为提高砌体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承载力,砖块排列应遵循上下错缝的原则,避免垂直通缝出现,错缝或搭砌长度一般≮60mm。实心砖墙体多采用“一顺一丁”、“三顺一丁”、“梅花丁”的组砌方式。砖墙施工工艺---砖墙的组砌方法为提高砌体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承载力,砖块排列应遵循上下错缝的原则,避免垂直通缝出现,错缝或搭砌长度一般≮60mm。实心砖墙体多采用“一顺一丁”、“三顺一丁”、“梅花丁”的组砌方式。砖墙施工工艺---砖墙的组砌方法1、砖的浇水湿润: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以免砂浆失水影响粘结力,含水率烧结砖宜为10-15%,蒸压砖宜为5-8%。2、砖的堆放:地面堆放不宜超过1.8m;脚手架上堆放不得超过侧立3皮;现浇框架结构楼层内实心砖不超过1m,空心砖不超过1.5m,并尽量靠墙放置。砖墙施工工艺---砌筑质量控制砌砖工程的质量要求是: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横平竖直指水平缝平整顺直、立缝竖直排匀。砖墙施工工艺---砌筑质量控制砂浆饱满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80%,竖缝要刮浆适宜,多孔砖的竖缝应加浆填灌,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砖墙施工工艺---砌筑质量控制灰缝均匀灰缝应厚薄均匀,水平缝厚度和竖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8mm,也不应>12mm。砖墙施工工艺---砌筑质量控制上下错缝指砖砌体上下两皮砖的竖缝应当错开,以避免上下通缝。砖墙施工工艺---砌筑质量控制内外搭砌、接槎牢固砖砌体的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高度的2/3。砖墙施工工艺---砌筑质量控制砖墙施工工艺---埋置拉结筋埋置拉结筋拉结筋沿墙高每500mm留设1道,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埋入长度每边均≮500mm,抗震设防烈度6、7度地区≮1000mm;末端应有900弯钩。砖墙施工工艺---设置圈梁、构造柱、爬山圈梁、门窗过梁为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可按规定,在墙中设置圈梁。纵横墙顶应设封闭圈梁一道,底部设地圈梁一道,顶圈梁应穿过混凝土大梁。根据《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采用“硬山搁檩”对坡屋顶房屋,屋面坡角不应大于30度;山墙顶部至房屋檐口高度不应大于1.6m;7、8度时,山墙的山尖底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外山墙顶部应设置斜向钢筋混凝土爬山圈梁;砖墙施工工艺---设置圈梁、构造柱、爬山圈梁、门窗过梁砖墙施工工艺---设置圈梁、构造柱、爬山圈梁、门窗过梁构造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是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砖墙施工工艺---设置圈梁、构造柱、爬山圈梁、门窗过梁构造柱的设置要求:(1)对于砖砌体结构,房屋四角、纵横墙交接处及混凝土梁下均应设置混凝土构造柱;(2)当单面直墙长度大于5m时,在中部也要加设构造柱。砖墙施工工艺---设置圈梁、构造柱、爬山圈梁、门窗过梁构造柱纵筋应穿越地圈伸入基础梁内。砖墙施工工艺---设置圈梁、构造柱、爬山圈梁、门窗过梁在构造柱与墙之间应沿墙高每0.5米设2ø6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米。在施工时必须先砌墙,墙体砌成马牙槎的形式,从下部开始先退后进,用相邻的墙体作为一部分模板,再浇构造柱。砖墙施工工艺---设置圈梁、构造柱、爬山圈梁、门窗过梁门窗过梁门窗过梁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的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浆饱满,过梁两端支撑点长度应一致,每边不小于240mm。砖墙施工工艺---散水建筑物四周应设置散水、排水明沟或散水带排水明沟,散水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像是确定,宜为600mm以上;散水坡度可为3%-5%,当采用混凝土时,宜按6米设置分隔缝,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砖墙施工工艺---木结构1、檩条、椽条等木质建材其最小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无死节、无腐朽、无损伤、无虫蛀、无髓心等缺陷。2、檩条与椽条、圈梁等构件应有可靠连接。3、椽条在屋脊处应用钉子或螺丝相互牢靠连接。4、椽条接头位置应在檩条上,相邻椽条应相互错开。5、搁置在梁、屋架上弦上的檩条宜采用搭接,并应连接牢靠。6、椽子和木望板应采用圆钉与檩条钉牢。7、“硬山搁檩”砖木结构房屋应采取以下构造措施:对坡屋顶房屋,屋面坡角不应大于30度;山墙顶部至房屋檐口高度不应大于1.6m;7、8度时,山墙的山尖底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外山墙顶部应设置斜向钢筋混凝土爬山圈梁;不应在山墙的山尖范围内开设高窗;檩条支承处应设置厚度不小于30mm的垫木,垫木宽度同墙厚,长度不小于1.5倍墙厚;垫木与檩条端部应钉牢,防止檩条移位;垫木下应铺设砂浆垫层;端檩在外山墙上应出檐,内山墙上檩条应满搭或采用夹板对接或燕尾榫、扒钉连接;椽子与木檩条搭接处应满钉。砖墙施工工艺---木结构谢谢!谢谢各位领导的观赏,有不当之处,烦请指正。
本文标题:农村自建房屋技术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3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