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车间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车间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为贯彻厂部“保障为本,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加强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管理,做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执行质量追究责任制,特制订如下规定:一、工艺管理1、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工艺和图纸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2、操作者必须完全理解工艺和图纸要求方可操作,若有不明之处,须向有关人员反映,待有关事宜落实后方可操作。3、根据工艺要求,合理使用设备、刀具及工装,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4、调度组织生产时要遵守工艺工序,不可颠倒工序,避免出现质量异议。5、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如需修改或变更,应提出申请,并经试验鉴定,报请生产技术部审批后方可用于生产,严禁私自修改。二、质量管理1、操作者依据跟踪单领用工艺,加工前必须核对图号、编号,避免混淆。2、操作者在加工前必须先认真审核工艺,了解本工序需加工的尺寸及要求,无工艺或工艺不详,一律不得加工。3、在加工前,操作者应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符合图纸要求方可加工。4、操作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校准刀具、夹具及附件,以满足图纸技术要求。5、检修件、修复件的加工,应严格遵守负责人的指令,不得私自更改。6、加工时应严格遵守工艺要求,加工中无法满足图纸要求或存在其它问题时,应及时反馈给技术员或检验。7、两班作业,连续加工的工件,接班时应对上班已加工部位进行检验,如有异议立即向车间负责人报告,避免发生质量事故,早发现早处理。8、工件表面不应存在质量缺陷,如飞边、毛刺、油污等工件壳体内部的铁屑要清理干净。9、加工完成后,操作者要根据工艺对工件进行自检,填写跟踪单后,方可交检查员检验。10、检验过程中,操作者必须配合检验员进行检验。11、加工件应放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整洁,并对加工面进行防锈、防腐、防磕碰防护。12、质检员根据图纸、工艺要求、技术要求、相关行业标准,对已加工完工件进行认真检查,不可徇私舞弊。13、合格产品方可入库,不合格品、废品要放置到指定区域,避免混淆滥用。14、质检员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可采取适当的检验方法来控制产品质量,例如:全数检验,抽样检验,工序检验,首件检验,巡回检验,末件检验,最终检验等15、产品跟踪单、工艺等相关资料,要合理使用,妥善保管,规范填写。三、质量异议的处理1、工件表面有油污、飞边、毛刺等杂物,每件对责任人扣罚2分。2、凡不合格品转到下一工序,对上道工序的操作者扣罚1分,若因此影响下一工序加工或影响产品出厂,对上工序的操作者扣罚2分。3、加工过程中工件造成尺寸超差的,每件扣罚操作者1分。确因工件结构复杂、精度高、有一定的加工难度而出现的质量问题,可酌情处理。4、在上道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下工序未发现所造成的不合格品、废品的责任由上道工序承担70%,下工序承担30%。5、返修品私自补焊、藏匿者扣罚2分,若私自补焊造成废品或其他经济损失,根据具体情况扣罚2-10分。6、返修品必须在短时间内及时处理,如无故推脱扣罚2分。7、没有执行自检、扣罚责任者2分。8、未按工艺或图纸加工,扣罚责任人2分。9、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对公司形象造成严重影响的视情节扣罚20分以上。
本文标题:车间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69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