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f带教课件-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语文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一、概述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巩膜、粘膜、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现象(普遍性、复杂性)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危害性)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时间生后2~3天生后24小时内102μmol/L(6mg/dl)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d)85μmol/L(5mg/dl/d)血清胆红素程度足月儿早产儿220.5μmol/L256.5μmol/L220.5μmol/L256.5μmol/L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3~4周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结合胆红素26μmol/L(1.5mg/dl)26μmol/L(1.5mg/dl)退而复现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区别通常新生儿在出生2天后,肉眼就可以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256umol/L属正常范围,此黄疸即为生理性黄疸常见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种类1.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最多见。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常见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种类2.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细胞功能受损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感染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为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常见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种类3.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出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常见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种类4.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71-513umol/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升高。常见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1.胎便排出延迟肝肠循环导致黄疸加重。2.缺乏正常菌群直接胆红素经过胆道排到肠道,经过细菌的作用转变粪胆原排出体外,缺乏正常菌群影响胆红素排出导致黄疸加重常见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3.母乳喂养母乳中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高,胆红素在肠道的重吸收加强,使黄疸加重。4.药物维生素K可以加重黄疸。常见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5.新生儿溶血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体内的胆红素约80%是由衰老的红细胞破坏而形成的。如果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胆红素激增,就会引起黄疸,少数新生儿ABO血型不合的小儿的黄疸可以表现为母乳性黄疸的病程变化。病理性黄疸诊断依据1.黄疸在24小时内出现。2.黄疸程度重、发展快,血清胆红素>205umol/L或每日上升>85umol/L.3.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退而复现,并进行性加重。4.血清结合胆红素>256umol/L。蓝光疗法1.蓝光疗法的原理光源采用40W或20W蓝光色荧光灯管,有效波长420-470um,与患儿皮肤距离为33-50cm为宜,光疗总瓦数为200-400W。可连续或间断照射,一般为24-72小时,照射时双眼用眼罩、会阴用尿布挡上,其余部分暴露。要求体温不超过37.5℃,并且直接胆红素不能超过267umol/L。蓝光疗法2.光疗的护理医生会根据血清胆红素值及婴儿临床情况,来决定婴儿照光时间的长短。入箱前的准备1.蓝光箱使用前需严密检查,用时置于床旁。2.婴儿不穿衣服,使皮肤整个表面暴露于光中。仅留尿布保护生殖器官,尤其男孩应防止阴茎勃起而疼痛。3.婴儿戴不透光眼罩保护眼睛,避免紫外线辐射造成视网膜受损。覆盖眼睛时勿施加压力,以防角膜溃疡。4.将婴儿置于备好的蓝光箱中,与灯光的距离为50-70cm。蓝光箱内温度为30-32℃适宜。一般护理1.检查眼罩是否有松脱并注意观察眼睑是否闭拢,勿固定过紧或加压喂奶时要移去并观察是否有分泌物或眼结膜炎,至少每日更换一次眼罩。一般护理2.维持体温的恒定因热光线易使体温上升造成人为的发热。如体温升高时则暂关闭灯光,如此体温会很快下降。每2-4小时测量1次体温,保持箱内温度在29-32℃,勿使温度计盲接暴露于灯光下。3.适时变换患儿体位,每2小时翻身1次。一般护理4.适当补充水分及热量。因为婴儿会排绿色亮光之稀便而损失大量水分,加之血管扩张增加了2-3倍的无感水分的丧失及呼吸速度增加,需增加30-50%的水分摄取量。由于每克水分蒸发约需消耗2.43kj的热量及增加代谢率,肠道传送速率加快又使牛奶吸收率降低,应防止热量不足。由口或静脉注射供应足够液体的摄取。两餐奶之间补充少量白开水。每天尿比重低于1.015。每天测1次体重,可检测水分丧失情况。一般护理5.按医嘱测量血清胆红素因照蓝光后黄疸减轻,并不能反映血清胆红素浓度,待光疗停止后,在4小时内再测量血清胆红素浓度,以了解是否再度回升。6.严密观察光疗过程不良反应的情形并加以记录,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治疗。光疗的不良反应。1.嗜睡。2.稀的绿便。由于肠道传送时间加速,大便的水分含量增加,而使大便呈稀的软便。且胆红素的光氧化作用产物大量经胆管排泄,而使大便呈绿色。3.深色尿液。4.体温升高。5.皮肤变化。如因微血管扩张而呈现皮肤疹或青铜色皮肤。光疗的不良反应6.阴茎勃起。使婴儿俯卧一段时间,此现象即消失。7.皮肤水分蒸发过多而脱水。8.腹胀,与使用眼罩有关,可能是缺乏视觉和因眼罩的局部刺激,会有易激动、易哭、不安而吞入空气;或缺乏视觉刺激直接影响肠胃的主动功能,腹胀因而发生。通常在光疗8-12小时开始发生,而在光疗24小时到达高峰,停止光疗后12-24小时恢复。病例柳XX之子,男,母G2P1孕41+1周,母于2014.4.2613:30剖宫产终止妊娠,Apgar评分10分,重3700g。出生后第2天,发现皮肤黄染,母O型血RH阳性,小儿A型RH阳性。辅检:经皮测胆红素13mg/dl,血常规示:白细胞33.87*10*9/l,中性粒细胞58.30%,血红蛋白191.00(g/l)红细胞压积50.6(%),血小板275.00*10*9/l,C反应蛋白7.4(mg/l),现小儿无气促呻吟呼吸困难,吃奶好,吸允有力,无呕吐腹胀,无发热,无哭吵抽搐,二便正常。父母体健,否认孕期感染史,服药史,否认传染史及其他家族遗传史诊断:足月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ABO溶血主治医生:方敏护理诊断与护理目标根据患儿的入院护理评估,制定如下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1.护理诊断:A.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B.婴儿喂养困难与患儿吸吮能力差、摄入不足有关C.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本病的并发症及护理知识。2.护理目标: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积极配合处理。患病期间患儿能获得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家长能说出本病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焦虑减轻,恐惧消失护理计划与实施过程1.预防胆红素脑病A.评估患儿黄疸程度、范围、进展及伴随症状。B.密切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黄疸迅速加重、拒食、吸吮力弱、嗜睡、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出现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C.合理喂养:通过刺激肠蠕动促进胎粪的排出,可建立肠道的新鲜菌群,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D.注意保暖:维持体温在36.0-37.0℃,以避免低体温时游离脂酸过高与胆红素竞争和白蛋白的结合。E.进行蓝光疗法治疗:蓝光能促进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及尿液排出,对血清胆红素在221-256umol/L以上者,可采用420-470um波长的蓝光照射。护理计划与实施过程F.光疗的护理a.检查双面蓝光灯管,保证每根灯管蓝光亮度,擦净灯管污迹及灰尘。b.将箱内温度调至30-32℃,水箱内注满灭菌用水,注水量以水箱刻度为准,使湿度维持在50%-60%。c.向家长说明皮肤暴露面积增大,可增加光疗效果,清洁患儿皮肤,修剪指甲,戴黑色眼罩,用尿布保护会阴,双足跟及双踝关节包纱布保护,避免擦伤。d.光疗过程中尽量让患儿身体各部位裸露,加强巡视。e.每次喂奶后半小时内,给予侧卧位,增加巡视次数,防止发生窒息。如果患儿有溢奶发生,及时清除玻璃床上的奶液,保持床的透明度。f.每4小时测体温1次,有发热及时与医生联系。护理计划与实施过程2.婴儿喂养困难A.评估患儿的吸吮能力、呼吸状态。B.少量多次耐心喂养,吸吮能力差的患儿给予鼻饲。C.不能经口进食或入量不足者,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液量全日均匀分配,保证静脉通路通畅。D.详细记录出入量。护理计划与实施过程3.知识缺乏A.评估患儿家长文化程度、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案。B.向家长讲解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并发症及护理知识。C.帮助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合作。D.对出现胆红素脑病者,向家长解释病后及早进行锻炼和智力开发,可减轻后遗症状。知道家长对患儿进行智能的开发及引导,对有躯体、肢体运动障碍的患儿进行皮肤护理和肢体运动功能的训练,以改善其功能。护理效果评估1.无并发症发生2.患病期间患儿能获得所需的营养和水分3.家长焦虑减轻
本文标题:f带教课件-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7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