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社会危机和庆历新政-高中课件精选
在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三大名楼。岳阳楼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2米。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请问范仲淹“忧”什么?1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第1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范仲淹之“忧”?危机四伏3自主展示史料证史——把握教材知识体系4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5材料一:宋代建国后,不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土地买卖与典当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材料二:宋代人民负担很重。全国的人民有主户和客户之分,主客户都需要租种土地,地租根据具体的情况或对半分成、或四六分成。没有耕牛的佃户要把六成以上的收成交给地主。材料三:土地赋税实行两税,夏秋两季加纳,从名义上说,客户不缴纳两税,但他们需要负担各种名目的人头税,还要承担各种徭役。在两税之外,还有丁口赋、各种杂变之税、徭役和差役。而且,上户会采取各种手段,把赋税转加到下户的身上。官户人家,差役大部分落到下户身上。请同学们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6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的数量增加。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却很少缴纳赋税。富者有田无税,中小农户赋税沉重。这些加重了农民负担,使得北宋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7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他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起义的队伍发展到数万人。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次起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正如欧阳修所说“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89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北宋时期民族矛盾尖锐。10小结: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1.阶级矛盾的激化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2.民族矛盾的激化辽、西夏不断进攻,边患危机严重3.北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朋党之争11积弱局面的形成12请同学们结合必修1思考:北宋采取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集中行政权:1.中央: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皇帝总揽大权。(参知政事分相行政权、枢密院分相军事权、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使分相财权。)(中央权力过分分散,各部门之间互不了解情况)2.地方:派文臣作知州,在各州设通判,监视地方。13集中军权:1.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杯酒释兵权)2.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由皇帝直接掌握禁军,将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3.枢密院有调兵权,统兵将领有统兵权无发兵权,互相牵制。(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使军权集中于皇帝之手,不致大权旁落,各方相互牵制,防止专权和兵变的发生。)4.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而统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防,防止武将专权(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145.军事布局方面—“守内虚外”(全国60%以上的精锐部队部署在京城。其余的老弱病残的厢军分布在全国各地。)15积贫局面的形成16“冗官”问题1.官僚机构重重,官职混乱,一官三人共之。2.科举取士越来越多。1000年,真宗下诏说:“去年天下举人数超万人,考核之际,谬滥居多。”但这年,真宗亲试举人,仍取进士共一千八百多人。3.“恩荫”法。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由恩荫授官,数量极大。皇族宗亲原来七岁即授官。仁宗时,甚至出生不久,还在襁褓之中,便有官做。文武官员中地位高者,家族亲属都恩荫授官。正官之外,等候官缺的人员多到“不计其数”,“大约三员守一缺”。真宗时十数倍于初,仁宗时又两倍于真宗。宋真宗时期宋仁宗时期宋英宗时期1万1.7万2.4万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17冗兵问题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造成“冗兵”问题。18宋太祖时,全国禁军20万,真宗时增加到44万,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万,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80万禁军教头”就是这样来的。加上服杂役的厢军,总人数已达140万。当年北宋总人口只有2200万,国家的近十分之一人口是军队。宋真宗时期宋仁宗时期宋英宗时期91万126万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116万19年代军队总数(万)百分比宋太祖建国初年(960—967)22100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5)37.8180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66.6330宋太宗天禧年间(1017—1021)91.2416宋太宗庆历年间(1041—1048)125.9580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8)116.253020冗费问题可以看出,军队和官员数量的激增,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岁币”。这些都造成了冗费的局面。21材料一:诸州冗员,似此非一。今以朝官、诸色使臣及县令、薄、尉等高卑相折而计之,一人月费不啻(chì)十千,以千人约之,岁计用十余万千,更倍万约之,万又过倍。—《宋史》卷266《王化基列传》22材料二:三司使王尧臣取陕西、河北、河东三路未用兵及用兵后岁出入财用之数,会计以闻。宝元元年未用兵,三路出入钱帛粮草:陕西入一千九百七十八万,出二千一百五十一万;河北入二千一十四万,出一千八百二十三万;河东入一千三十八万,出八百五十九万。用兵后,陕西入三千三百九十万,出三千三百六十三万,盖视河东、北尤剧,以兵屯陕西特多故也。—《宋史》卷179《食货志下》23材料三:契丹使至,虚声示强,大臣益募兵以塞责,岁费百千万。—《宋史》卷337《范镇列传》24项目收入收入总额支出总额军费开支所占比例钱3682254133170630994014730%绢帛874553572556407422768102%粮26943575304727082317022380%草29396113(束)292504692498046480%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4)每年巨额的军费开支(军队人数为1181532)25小结:积贫原因—三冗问题1.冗官:机构重叠,官职混滥,国家财政负担加重。2.冗兵:扩充军队和“荒年募兵”,使军队数量增加,军费开支高涨。3.冗费:军费猛增,官费和岁币开支庞大,北宋财政入不敷出。26忧国忧民的庆历新政27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第三目归纳出庆历新政的目的、主要措施以及结果?目的:措施:结果:维护封建统治1.改革文官三年一次循资升迁的办法,定期考核政绩。2.淘汰不称职和在任犯罪者。3.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着重策论与操行。4.慎选地方官吏,减轻徭役,重视农桑。28南宋人叶适认为范仲淹实施“明黜陟”“抑侥幸”这两项失之“太猛”,以致激起“庸人”的反对。《宋史·范仲淹传》认为:“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覆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无渐,规模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所以导致新政失败。阅读以下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29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①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根本原因);②宋仁宗的不信任;③改革措施太激烈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④思想动员不足,配套措施不到位;⑤改革没有使农民得到真正实惠。庆历新政的启示: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充分的宣传和动员,改革者要树立坚定的决心。30反馈训练随堂巩固——会做题才是硬道理311.据《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强干弱枝”D.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富国强兵D322.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社会危机。其根源有()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②不抑兼并的政策③重武轻文,地方割据严重④经济停滞不前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A333.北宋出现“积贫积弱”局面,改革也积重难返,这从反面带给我们的教训是()A.兵越多,战斗力越弱B.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D.政治改革要统筹全局,重视精兵简政D34知识总结体系把握——本课目标再现35本课小结361.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2.辽、夏威胁,民族矛盾激化。3.“三冗两积”局面的出现。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更为强烈。本课目标: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37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社会危机和庆历新政-高中课件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7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