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09中考语文课外阅读训练
2009年中考复习专题---中考题型及课外阅读训练班级姓名得分一、中考题型示例1.下面是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一则广告语,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平日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1)根据你对保险的理解,广告语中的“难”字应读(2)这则广告语的主要意思是:(3)请从修辞的角度欣赏这则广告的妙处:2.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所得到的启示。人→从→众↓↓↓森→林→木答:3.用一个成语概括下列句子的内容。这个成语是头半碗我连甜也觉不出,羊羔肉挤挤拥拥往嗓子眼跑。后半碗刚出点味,倒没了。4.阅读台湾诗人大荒的四句短诗《瑞雪》,回答问题:老天磨了一夜的粉清晨牵着驴走了我穿着崭新的糕模沿路压花(1)解释第1、2诗句的含义。第1句:第2句:(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品味最后一句诗的意境,说说它充满怎样的情趣?5.从例句以外的23个大写英文字母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心,是友谊。C时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仿句:6.古人常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你知道除此之外“国家”还有那些代称吗?请你举出两例:、。二、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一)乞丐我走过街头……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把我拦住。红肿的、泪水模糊的眼睛,青紫的嘴唇,褴褛的衣衫,污秽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生命噬啮的那么丑陋。他向我伸来一只通红的、浮肿的、肮脏的手……他喃喃地乞求帮助。我摸遍了全身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怀表,甚至连手绢也没有……我身边一无所有。而乞丐在等待……他那只向我伸来的手微微摇晃和颤抖着。窘急、惶恐之下,我紧紧握住这只肮脏的颤抖的手……“不要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兄弟。”乞丐用他红肿的双眼注视着我,那青紫的嘴唇流出一丝笑意——于是他同样握紧了我那冰凉的手指。“没关系,兄弟,”他吃力地咕哝着,“这也多谢了。这也是施舍,兄弟”1.这篇小短文,对乞丐采用了描写、描写、描写。2.文中写乞丐特意点明“老态龙钟”,其作用是表明3.在文中,乞丐“等待”的是,他得到的是4.文中蕴涵着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二)您看斯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样?部长问到。评论家回答说:“部长,甲。”部长摇摇了头。①“我是说,乙。”评论家很快更正。部长摇头。②“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部长摇头。③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没有鉴赏能力的人。刚才我没有表达清楚。“部长摇头。④“总的来说,部长先生,丙。”部长又摇头。⑤“当然,丁。”部长摇摇头⑥说:“戊。”1.下列四句话是从原文甲、乙、丙、丁处抽取出来的,请将它们一一还原。①这是一部坏小说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③也不能全部否定④我认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丁处应填2.从下列四句话中选一句最佳的,填在文中戊处,使小说颇具讽刺性,这句话是()A你到底想说什么?B我倒是越听越糊涂了。C你的看法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D这衣领真别扭。3.小说的主人公是,其性格特点是4.小说写了部长六次“摇头”,其中处“摇头”意义是一致的,其“摇头”是因为,而第处“摇头”则是因为。5.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6.这票小说的主旨是:(三)父亲的爱①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②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③我在运动场打秋千时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爸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教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④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不大相称。它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⑤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⑥我记得有一次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爹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它只是微笑。⑦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粮票外,还寄了一封短笺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球了,所以他草坪长得很美。⑧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给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⑨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它只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⑩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表达爱。除非……⑾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1.给加点字注音融洽()赔偿()相称()擤鼻子()短笺()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并写出加点字的含义。笑容可掬:不可胜数:3.本文第二小节写“我”偷了一块糖,父亲不但让我还回去,而且还要“我”帮卖糖的拆箱卸货作为赔偿,是否有点小题大做?答:4.本文第六节写“我”骑车摔倒后,父亲不许母亲扶“我”。父亲是否过于冷酷?父亲的微笑有何用意?答:5.看第七节划波浪线的句子,父亲真正想说的是什么?答:6.开头哪一句话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答:7.文中处处写到母亲的爱有何作用?答:8.文章结尾的疑问句形式有何作用?答:9.文中的语句仿佛在抱怨父亲,真的吗?答:(四)关于《桃花源记》并诗的影响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以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王勃之于,李白之于,崔颢之于,之于永州,之于岳阳楼,之于醉翁亭,之于黄冈赤壁,莫不如此。但他们写的都是实景,而桃源仙境却是虚构出来的。以一篇诗文虚构一个仙境而令游人神魂颠倒,在中外都是少有的。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眼里,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尽管唐代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子虚乌有,可是古代诗人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美好的心里和虔诚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他们“不凝灵境难闻见”,只怪自己“尘心未尽思乡县”,“尘心如垢洗不去”。也许,愈是神秘愈能叩动诗人的心扉,所以尽管“仙家一处寻无踪”,“只见桃花不见人”,不得不带着“恨满桃花一溪水”的惆怅离去,也还是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情。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彰:(2)惟:(3)虔诚:(4)子虚乌有:(5)惆怅:2.根据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我们会联想到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句子“”的名句。3.将下列名胜和人名选填于第一段横线中,顺序是。(1)欧阳修(2)敬亭山(3)苏轼(4)滕王阁(5)黄鹤楼(6)柳宗元(7)范仲淹4.结合语境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相关的词语:5.根据“只见桃花不见人”写出崔护写的与之内容相类的名句:答:6.文中第二段划波浪线句子在用词上有毛病,请指出来并改正:答:7.文中划波浪线句子中“寻求那梦中的温馨”是指寻求什么?答:8.用文中的一个成语可以形容“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这个成语是:(五)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酒母,酿酒所使用的发酵剂),加二斗水,相搀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搀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qiào责备)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只是)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噫!并(连)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既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非也。世之学者,忘本求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1.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犹水也(尚且)B乃往诮酒家(去、到)C尔第不循我法(遵循、按照)D及于不得酒(到、等到)2.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何异于是B是我忘记下米何异于是C其人善忘视其缶,而我蛇尚存D七日而尝之吾尝求古仁人之心3.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答:4.文中隐含的一个成语是:5.请联系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本文的感受。答:中考题型及课外阅读理解参考答案:一、1.(1)nàn(2)平常花很少的钱参加保险,遇难时就会得到太平洋保险公司大量的赔偿。(3)对比,突出了参保的好处;双关,巧妙地将公司名称嵌入;对偶,整齐易记。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逐渐减少。3.囫囵吞枣。4.(1)老天下了一夜的雪;清晨雪止了(或:雪停了)(2)可结合孩童雪地里玩耍的情景品味诗句美好的意境,体会诗句充满活泼欢乐的童趣。5.提示与示例:前一个必须是与字母形状相似的实物,后一格应该是与实物有联系的某种象征意义。如: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O是一轮太阳,是朝气。S是曲线,是优美。6.“神州”、“九州”、“四海”等。二、(一)1.语言;肖像;动作。2.乞丐年纪大了,已丧失劳动能力,值得人同情。3.金钱等物质等物质上的帮助;我的双手给予他的精神上的安慰。4.呼吁人与人之间不论身份与地位,都应真诚相待。(二)1.甲④,乙②,丙①,丁③2.D3.评论家;见风使舵、溜须拍马。4.①②③④⑤;衣领很别扭;⑥;对评论家的回答。5.设置并不断强化悬念。6.讽刺变色龙似的风派评论家。(三)1.略2.略3.父亲以近乎苛刻的惩罚教育孩子必须正直做人,十分明智。4.父亲陪孩子的自立能力与坚韧意志。满意的笑,自豪的笑。5.“我”想念,你孩子;希望你常回家。6.首句7.烘托出父亲深沉含蓄的爱,突出主题。8.含蓄地点明主题,总结全文。9.以“抱怨”表达对父亲的爱的理解。(四)1.显扬;只;恭敬而有诚意;不真实的事情;伤感失意。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4)(2)(5)(6)(7)(1)(3)。4.宁可信其有。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6.“虔诚”与“美好”互换。7.寻求“世外桃源”。8.子虚乌有。(五)1.A2.C3.社会上求学的人忘记了主要的东西,追求次要的东西。因而求学不成功,与这有什么不同?4.舍本逐末5.学习文化知识要善于抓住主要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学有成效。
本文标题:09中考语文课外阅读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81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