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卓越工程师教改项目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完美格式整理版学习好帮手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本课题是响应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一项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而申报的教改课题。该课题于2010年6月由陕西理工学院批准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经过近一年的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2009年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计划,是大规模工程教育改革的信号,它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工程师,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工程管理专业作为典型的工程实践应用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应用与推行将是大势所趋。工程管理专业自1998年设置以来,其发展瓶颈逐渐显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一体化人才培养、创新完美格式整理版学习好帮手型人才培养、创业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拓展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方面,缺乏整合与实施的统一平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实施必将成为该专业发展和提升的重要机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起步阶段,本课题的研究将填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工程管理专业研究和实践的空白。(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这个课题蕴涵着丰富的研究内容,我们将课题内容分解为以下方面:1.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定位;2.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特色;3.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4.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思路;5.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学校学习阶段培养方案;6.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阶段培养方案;7.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实现途径等方面入手,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依托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教育”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二、项目研究情况(一)研究计划和项目分工整个项目的年度进展计划及目标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0.5-2010.9):调研阶段,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现行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方法及过程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进行分析、研究,广泛调查研究同类院校在培养完美格式整理版学习好帮手计划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的经验教训;深入听取收集各实际教学环节中具体进行教学工作的教师的意见建议;总结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对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回访,听取、收集他们实际工作中对专业能力要求的意见及建议;根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学校定位,明确专业定位、专业特色、培养标准和培养思路。第二阶段(2010.10-2011.2)项目研究,根据专业定位、专业特色、培养标准和培养思路,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理论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辅助手段建设——创新培养与实践性教学条件建设为主线,强调系统优化,注重整体效益;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及时调整提高。通过与国内外有关工程领域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比较研究,制定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学校学习阶段和工程实践阶段的培养方案;并明确其实现途径。第三阶段(2011.4-2011.6)加工整理材料,撰写论文、结题报告、成果应用。为保证上述计划的顺利完成,提高项目组成成员的工作效率,在课题组内部进行了项目分工。其中,卢照辉同志为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及对外联系、撰写结题报告等工作;刘永户同志项目调研工作、孙炜同志承担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崔轶、汤丹同志承担理论教学方案的制定。(二)项目研究过程回顾1.课题立项与分工(2010.3—2010.6)完美格式整理版学习好帮手课题组成员5人组成,课题编号为:XJG10222.社会人才需求调研(2010.4-2010.9)3、“卓越工程师”工程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2010.10-2011.2)4、课题研究论文及研究报告撰写(2011.3-2011.5)5、结题验收(2010.6)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任务和要求,课题组成员积极、认真地开展研究工作。他们在较广泛、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丰富的阶段性成果。(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树立了现代工程教育观念、进一步树立了素质教育观念、进一步树立了“以生为本”观念、进一步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树立了质量意识。(二)初步探索了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1.培养特点依据“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校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体现以下特点:完美格式整理版学习好帮手一是人才培养应加强通用性。工程管理毕业的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而应涉及其他工程领域的项目管理。二是加强工程实训。为避免培养只会“纸上谈兵”的工程师,让企业深度参与到培养过程之中。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以企业项目为主导,分别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授与企业中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工程师担任导师,实行联合指导。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若学生能在企业一线做毕业设计,将会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2.培养标准“应用型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因此,我校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为(1)掌握一般性和专门的土木工程技术知识,能够使用现有技术,了解新兴技术。(2)掌握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经历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3)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4)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3.培养思路根据本科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和标准,我校应用型工程管理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为四年制本科,“3+1”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累计1年。校内学习阶段,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完美格式整理版学习好帮手和教学内容,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企业学习阶段,主要是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结合生产实际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学生必须保证在企业实训的时间;同时鼓励在职教师到企业亲历工程实践,了解企业需求。4.培养方案(1)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是2007年新开的专业,本身面临加强师资力量的问题,鉴于此,可以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可以分批分期指派现有的教师到工程实践中去培训,锻炼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意识。(2)培养方案制定我校应用型工程管理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为四年制本科,“3+1”模式,其具体方案如下:(1)工程管理本科3年理论课的学习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即入学前两年,按照“原则意见”要求完成公共基础、学科基础课程及有关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第二阶段,即第三年,按照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安排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2)最后一年,到企业中去,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三)改革了教学内容,优化了课程体系从大纲修订入手,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整合;跟踪完美格式整理版学习好帮手科技发展,充实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原则,加强工程背景、文化背景教育;凝练一批精品课程;合理设计必修课和选修课结构。(四)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安排,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使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突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及实践教学自身规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根据学生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三层次由低到高的培养规律,构建了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内实践、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理论和专业课程的实验要精心设计,使其满足验证、综合、创新的功能。对各实习环节要精心安排,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五)发表了一批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1)卢照辉,刘永户等.《我系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中国教育科研杂志2010.6(2)刘永户,卢照辉.《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中外教育研究2010.6(3)孙炜.《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探讨》中国建设教育2009.7土木工程与建筑系卢照辉2011年6月8日
本文标题:卓越工程师教改项目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9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