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PPT(1)
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5中国共产党TheCommunistPartyofChina目录MULU实施三大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对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怎么干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1建设世界科技强国6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7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的定义所谓常态,就是正常状态;新常态,就是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经济新常态,就是人类经济发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波浪式前进的成果;经济学新常态,就是人类经济认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结晶。习近平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当时,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了“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的要求。他说,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几个趋势性变化①消费需求②投资需求③出口和国际收支④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⑤生产要素相对优势⑥市场竞争特点⑦资源环境约束⑧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⑨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几个趋势性变化序号角度过去现在1从消费需求看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你有我有全都有,消费是一浪接一浪地增长。“羊群效应”没有了,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消费拉开档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随着我国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供给体系进行一些调整是必然的,但我国有十三亿多人,总体消费水平还不高、余地还很大。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2从投资需求看投资需求空间巨大,只要有钱敢干,投资都有回报,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经历了三十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房地产投资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总储蓄率仍然较高。我们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3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只要有成本优势,出口就能扩大,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多少年打拼出来的国际市场也是重要资源。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国际收支双顺差局面正在向收支基本平衡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积极影响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4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钢铁、水泥、玻璃等产业的产能已近峰值,房地产出现结构性、区域性过剩,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城新区的规划建设总面积超出实际需要。在产能过剩的条件下,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创新方式层出不穷,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5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我们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劳动力和农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在许多领域我国科技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能够拉动经济上水平的关键技术人家不给了,这就使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随着要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几个趋势性变化序号角度过去现在6从市场竞争特点看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竞争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和个性化,竞争必须把握市场潜在需求,通过供给创新满足需求。企业依赖税收和土地等优惠政策形成竞争优势、外资超国民待遇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为市场充分竞争创造良好条件。7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开发、快发展。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难以承载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了。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8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经济高速发展掩盖了一些矛盾和风险。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正在显露,就业也存在结构性风险。这些风险,有的来自经济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越位,有的来自市场主体在经济繁荣时的盲目投资,有的来自缺乏长远考虑而过度承诺,有的则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直接关系。综合判断,我们面临的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通过延长处理时间减少一次性风险冲击力度,如果有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威胁,就要果断采取外科手术式的方法进行处理。9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总需求增长潜在空间大,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办法就能有效刺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很清楚,产业政策只要按照“雁行理论”效仿先行国家就能形成产业比较优势。从需求方面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从供给方面看,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适度干预但不盲目,必要时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坚定出手,平衡好增强活力和创造环境的关系,真正形成市场和政府合理分工、推动发展新模式。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三大战略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供资源配置效率。123“一带一路”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2014年12月9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怎么干对新常态怎么看1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2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3必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深入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并不容易,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主要特点深入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从历史长过程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个长过程的一个阶段。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我国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再到盛的几个大时期,今天的新常态是这种大时期更替变化的结果。从时间上看我国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种变化的体现。从空间上看深入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从时间上看•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工业革命发生后,我们就开始落伍了,西方国家则发展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后来,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还发生了“文革”那样的十年浩劫,加上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够深入,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未能顺利持续下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尽管遇到各种困难,但我们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奇迹。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经济发展面临动力转换节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经济增长需要更多驱动力创新。深入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从空间上看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和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机会基础上的大规模出口和外向型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1979年至2012年,我国货物出口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快速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全球贸易发展进入低迷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态势。我国货物出口占世界总额的比重,改革开放之初不足1%,2002年超过5%,2010年超过10%,2014年达到12.3%。这意味着我国出口增速拐点已经到来,今后再要维持出口高增长、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高比例是不大可能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经济增长动力更多放在创新驱动和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深入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在认识新常态上,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几种倾向。•其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其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似乎推给新常态就有不去解决的理由了。深入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新常态下,尽管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们要把握这些大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对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怎么干新常态怎么干推动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实施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促进区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进行资源配置扩大对外开放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什么我们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欧美发达经济体借贷消费,东亚地区提供高储蓄、廉价劳动力和产品,俄罗斯、中东、拉美等提供能源资源的全球经济大循环,国际市场有效需求急剧萎缩,经济增长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主要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社会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较快,传统产业和增长动力不断衰减,新兴产业体量和增长动能尚未积聚。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国际经济发展面临“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的主要矛盾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供给结构错配问题严重。需求管理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国内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需求侧管理: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本文标题: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PPT(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27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