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生产作业现场应急物品配备规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Q/SY136—2007生产作业现场应急物品配备规范Specificationsforequipingemergencyaidgoodsonoperationalsites2007-09-29发布2007-09-29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再版说明为了整合标准化资源,建立统一的集团公司企业标准化体系,推进集团公司整体协调发展,2007年下半年集团公司启用了新的集团公司企业标准代号(中油质字[2007]416号),重新发布了334项集团公司企业标准(中汕质字[2007]509号、中油质字[2007]510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管理办法》等规定,为便于各单位使用重新发布的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经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同意,石油工业出版社重新出版印刷了部分重新发布的集团公司企业标准。在本次重新出版印刷中,进行了以下编辑性修改:——按照中油质字[2007]509号和中油质字[2007]510号文件,修改了标准的编号、年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等;——修改了标准的技术归口单位;——对部分标准的第1章“适用范围”进行了适当修改;——对部分标准的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废止、替代标准进行了修改,并对正文中相应的条文也进行了修改;——将部分标准的修改单的内容直接修改到标准的相应条文上。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年5月Q/SY136—2007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急救物品配备规范....................................................................25安全防护器具配备规范................................................................26气体防护站应急物品配备规范..........................................................3附录A(规范性附录)大型急救包配备药品及简易医疗器配备................................4附录B(规范性附录)中型急救包配备药品及简易医疗器配备.................................5附录C(规范性附录)小型急救包配备药品及简易医疗器配备.................................6附录D(规范性附录)生产场所安全防护器具配备..........................................7附录E(规范性附录)特种作业场所和特殊场所安全防护器具配备.............................8附录F(规范性附录)救护车内应急物品配备...............................................9Q/SY136—2007II前言随着HSE管理体系推行工作的不断深入,为了满足石油行业现场生产应急管理的需要,规范现场应急物品的配备、管理和使用工作,达到有效地控制HSE风险,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现结合中国石油的生产作业特点,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泽书、孟国维、杨勇、付艳平。Q/SY136—20071生产作业现场应急物品配备规范1范围本标准根据作业性质、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地理条件等因素,规定了生产作业场所急救和安全防护器具应急物品的配备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油气生产、炼化生产作业现场的应急物品配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608-19932008高处作业分级GB/T11651-19892008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SY/T6277-2005含硫油气回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HG/T23004-92化工企业气体防护站工作和装备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应急物品emergencyaidgoods本标准指的是为满足现场生产应急需要所配备的常规小型应急物品(医用急救包、安全防护器具),不包括应急物资和大型应急设备。3.2医用急救包first-aidkits在生产作业场所及路途中为紧急救护(缓解病情)伤病员所使用的装有医疗药品及简易医疗器械的工具包。3.3简易医疗器械simplemedicalappliances本标准所指的简易医疗器械是指除了医疗药品外的医疗用品和协助医疗用的非消耗品。3.4生产作业场所operationalsites是指钻探、试油、试采、开发、作业井井场和油气集输、处理、储运场所以及炼化装置区。3.5油气集输、处理、储运场所oil&gasgathering,proessingandstoragelocations指联合站、天然气处理站、注气站、转油站、原油装车站、油气集输站、油气化验室、液化气储运站、独立的成品油库、加油站、CNG加(卸)气站。3.6炼油化工装置区refinery&chemicalfacilitiesarea指炼油装置区和合成氨装置区、尿素装置区。3.7特种作业场所specialoperationalsites指进行高处作业、场区动土作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电力作业、工业动火作业的作业现场。3.8特殊作业场所unusualoperationalsites指非正常生产条件下的作业场所,即油气集输、处理、储运和炼化生产过程中的检修、维修、抢修作业场所。3.9安全防护器具safetyprotectiveequipment指用以及时发现危险、危害因素,防止事故发生、保护作业者免受伤害的仪器、工具、用品等。Q/SY136—200724急救物品配备规范4.1配备范围不具备医疗急救条件的生产作业场所、临时派外作业的队伍和生产前线换班车辆。4.2急救包种类根据急救包尺寸大小、急救药品及简易医疗器械配备的数量和种类来划分大、中、小型急救包。药品与器械的配备包括附录A、附录B、附录C所要求的,但不局限。4.2.1大型急救包:配备药品及简易医疗器械见附录A。4.2.2中型急救包:配备药品及简易医疗器械见附录B。4.2.3小型急救包:配备药品及简易医疗器械见附录C。4.3配备标准4.3.1100人以上的生产作业场所和联合站、转油站、发(变)电站、供水站、钻井队、油气集输站、石油炼化厂车间、加油站、CNG加(卸)气站等相对固定的生产作业场所配备大型急救包。4.3.220~50人的生产作业场所和采油队、修井队、测试队、临时派外作业队伍等流动性比较大的生产作业场所配备中型急救包。(50-100人之间?)4.3.320人以下的生产作业场所和石油炼化装置、生产前线换班车辆配备小型急救包。4.4药品及简易医疗器械的补充维护为确保急救包内的药品随时处于有效期内,达到紧急情况下的急救目的,药品有效期应以药品的外包装上注明的批号和有效期为准,根据药品的有效期和消耗情况及时对药品进行更换和补充;简易医疗器械根据受损情况及时更换。4.5管理4.5.1医用急救包药品及简易医疗器械齐全有效,处于备用状态。4.5.2医用急救包置于干燥、通风、避光且取用方便安全的位置,不宜与有毒、有害气体接触。4.5.3各类药品及简易医疗器械必须配备齐全,有使用说明书。4.5.4急救包应由专人保管,保管人员应经过紧急救护培训,且考核合格。4.5.5医疗用品急救包药品及简易医疗器械的使用、消耗、更换和补充应填写和建立台账。4.5.6相对固定的生产作业现场应组建急救小组,小组成员需经过专门的紧急救护培训,且考核合格,并定期组织急救演练。4.5.7所配备的应急物品中,急救物品只能用做临时应急使用,不得作为正常医疗用品。4.6费用急救包、急救药品及简易医疗器械的费用应从单位成本中列支。5安全防护器具配备规范5.1配备要求5.1.1生产场所配备标准:生产场所安全防护器具按附录D配备。5.1.2特种作业场所和特殊作业场所配备标准:特种作业场所和特殊作业场所安全防护器具按附录E配备。5.1.3当生产场所、特种作业场所、特殊作业场所中,两个或三个场所为同一场所时,无须重复配备,但应按其中标准最高的场所配备。5.1.4本标准中规定配备的安全防护器具应为功能正常、有效的。5.1.5电力作业场所按照电力行业的有关标准配备。5.1.6本标准所列三种场所以外的场所,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标准配备。5.1.7本标准给出的配备数量为最少配备量,如现场需要,应根据实际情况增配。Q/SY136—200735.2管理要求5.2.1所配备的应急物品中,急救物品只能用做临时应急使用,不得作为正常医疗用品。5.2.2供应商应通过资质审查,并获得安全资质证。5.2.3使用单位应建立安全防护器具管理台账,指定专人负责管理。5.2.4现场不得配备、使用超过标校期的安全防护器具。5.2.5应定期组织对现场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所有现场人员都能熟练使用与本岗位相关的各种安全防护用具。6气体防护站应急物品配备规范6.11000人以上的、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炼油与化工企业应有可依托的气体防护站。6.2气体防护站配置站长1名(可由安全管理干部兼任),防护员6名(可定期轮换),司机3名,医生和护士各3名。按照24h值班方式进行工作(3班2倒),每班工作24h(可着装休息),休息48h,每班防护员2名、司机1名、医生和护士各1名。气体防护站人员实行准军事化管理,24h随时待命,防护员和司机着工作服,医生和护士着职业服。6.3气体防护站应配置专用直拨电话1部(可增设1部厂内调度电话),救护专用车1辆,空气呼吸器12台及配套钢瓶24个(站长和防护员每人1台,备用5台),氧气苏生器2台,各型过滤式防毒面具和滤毒罐若干个(救护车司机每人配备1个万能型),修理防护器材工具若干,消毒清洗液若干瓶;配置空气充气泵1台,分别负责各生产单位的空气呼吸器钢瓶充气工作;配置氧气充气泵1台,负责氧气苏生器的钢瓶充气工作。气体防护站应急物品的配置应符合HG/T23004-92规定。6.4救护车内装备与设施的配置见附录F。Q/SY136—20074附录A(规范性附录)大型急救包配备药品及简易医疗器配备大型急救包配备药品及简易医疗器配备要求见表A.1。表A.1大型急救包配备药品及简易医疗器配备要求序号药品及器械名称规格数量序号药品及器械名称规格数量1纯棉弹性绷带小号2轴23云南白药4g1瓶2纯棉弹性绷带大号1轴24水溶性消毒片1瓶3脱脂棉25g/包1包25CPR人工呼吸隔离面罩l个4脱脂棉球25g/包1包26骨折固定夹板组合式2块5强力弹力绷带大号1卷27手套721号1双6
本文标题:生产作业现场应急物品配备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2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