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进军西藏测绘工作片断回忆
1进军西藏测绘工作片断回忆◆陈显炳原单位:安徽省地质测绘技术院原职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九华山路18号省地质测绘技术院9-404邮编:230022我们进藏测量队六十多名军事测绘人员1950年3月29日参加第18军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后,随即随该军先遣部队52师乘汽车到雅安。此后,由于不通公路,我们就从雅安开始边行军边测图向拉萨挺进。一、征服仙人桥雅安出发的测量队每人负重都在二十公斤以上,包括米袋、背包、雨衣和帐棚。配属的运输连六十匹马,它负重的测量器材约一百公斤。第二天来到飞仙关,关前横亘一条大河,桥已破坏。水急浪高,无法徒涉。老乡介绍,上游有座铁桥,虽已多年不用,但可勉强过人。我们来到仙人桥,只见河两边山崖壁立,六条铁索拉在两边山腰。上面的两条作为扶手,下面的四条铺有几块木板。桥长约五十米,人行上桥,东摇西晃,使人胆颤心寒。先遣队司令员吴忠师长命令就地住宿。他亲自巡视,设法渡河。先叫通讯员牵一匹马上桥试验,马眼蒙上黑布,刚拉上桥,马前蹄踏空,后蹄滑落,通讯员情急丢手,幸免一同坠河,好险!后来又叫来一名战士骑马渡河,走到河中心,白浪打来,人仰马翻。马游过河,人却无影无踪。吴师长当即决定:加固桥面,人扛马驮过桥,马从河中拉过河。测量队员多是学生兵。一个个咬着牙、弯着腰、摇摇晃晃、一步一停地硬是把几十驮器材扛过了桥。马也在大家驱赶和大声吆喝中走到河中,对岸人员奋力拉绳,把它们拉上岸。经过大半天的团结奋战,终于征服了仙人桥,闯过了飞仙关。吴师长对测量队的表现很满意,给予很高评价。在以后以测量队为主的编写《进军西藏组歌》中,有一首叫《征服仙人桥》,歌词是:“哗啦啦河水把路断,铁索桥拉住两边山,东摇西晃,胆颤心寒。嘿!开路先锋不怕险,困难面前更勇敢。干部党员带头干,合力齐时喊,马从浪里拉过去,人扛驮子跨上桥,桥身摇得很,脚步踩得稳,咬牙弯腰,一步一停,一趟一趟,看啦!大军横渡,仙人桥被征服了!”二、跨过二郎山过仙人桥的第三天,来到二郎山东南山脚。二郎山是进入康藏高原的第一道障碍。“二啊二郎山,高啊高万丈……”这首歌很多人都会唱,实际海跋高3200米,它东面成都平原陡然升到千米以上的高原。从东面上山,松柏遍地,乱石满岗,长年雨雪交加,四季不见太2阳,道路崎岖泥泞,十分难走。过山两条道,一条沿公路线约60公里,另一条林间羊肠小道40公里。测量队决定测量小组沿公路测图过山,其余人员走小路过山,并决定次日三点出发。我当时在运输连代排长,炊事员把饭煮成夹生饭,大家吃不饱就带一些上山,天不亮出发,山雾迷漫,路上有冰又硬又滑,人走的很慢。快到中午遇到西面来的驮帮,他们下山走的很快,我们只好在小路边让道。下午两点还不到山腰。突然风雪交加,鹅毛大雪飞来,气温骤降,饥饿冻累同时袭来。我和很多人一样接近难以支持,但又不敢坐下来。据介绍,爬雪山不能坐下来,否则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只好拉着牲口尾巴慢慢向上爬,一面抓起雪和着带来已成冰粒的夹生饭往嘴巴里塞,边走边嚼,渐渐有了劲,深夜一点多艰难地翻过山口,跌跌撞撞地下到宿营地。第二天太阳升起才下山,山的西面又是一幅景象:只见光山秃秃,衰草满坡。远眺大渡河,宛如玉带环绕。下山较快,下午两点,全队人马到达炉定。三、甘孜休整出炉定,经康定前行翻过4400米的折多山,过乾宁、道孚、炉霍等县,4月28日全队随军到达西康西北重镇甘孜,听吴师长讲他当年就是沿着这条红军长征路线到甘孜的,先遣支队抵甘孜后进行休整,其任务是把这里建成进军西藏的前沿阵地,并为后续部队提供高原行军的经验。我回队不久,调入吴师长决定成立的“进军西藏组歌编写组”。部队进驻甘孜,所带粮食给养已耗尽,大雪封山,空投飞机多次中途返航。当地头人为部队筹购少量豌豆作主食。测量队边测图边派出人员挖野菜,有的连队战士到处挖田鼠打麻雀做副食。有的测图人员长期吃不饱,营养不良,工作中眼发黑、腿发软晕倒在地。断粮断炊达一月之久,人吃不饱牲口更困难了,加之不适应高原气候,眼睁睁地一个个倒了下去。这是先遣部队经历最艰难的一个月,正如《进军组歌》中的《甘孜一月》歌词:“不能忘,不能忘,甘孜一月永远记心上。我军一来到,仓库空空没有粮,飞机空投接不上,藏民生活苦,我们渡粮荒。挖野菜、打柴禾、捉田鼠、捕麻雀,满山遍野忙。大家喜洋洋,……为了早日进西藏,修公路来修机场,那怕腿发软眼发黑,又造车来又编筐,藏民齐欢唱,解放军来了,拔开乌云见太阳!”。四、生活高原化、康藏化吴师长号召部队生活要“高原化、康藏化”。首先就要学会吃牛羊肉和酥油糌粑。测量队的同志们吃牛羊肉倒也不难,吃酥油糌粑问题就大了。酥油膻味大,特别是一些不法的喇嘛和商人,把那些供寺庙点灯敬神的陈年酥油卖给我们。剖开牛皮包一看,有的的已长出一层厚厚的绿霉,恶臭刺鼻,令人恶心。吴师长动员要求“两化”时把学会吃酥油糌粑提到战略的高度,指出这是在高原行军、训练和作战的前提,关系到部队能否在高原生存的问题。3测量队的同志们响应号召,慢慢的全都能吃了。烧牛粪、拉羊皮风箱。前者在缺柴禾的牧区是个宝,烧牛粪不用羊皮风箱不行,我们向藏民学习,最后作业组同志都能运用自如。五、军首长的鼓励和教诲1950年7月24日,18军副政委王其梅、第二参谋长李觉率领的军前指人员抵达甘孜,刚到不久,就在吴师长陪同下莅临测量队看望大家。在听了队领导的汇报后,副政委和参谋长先后讲了话,他们对测量队在进军甘孜的任务中、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边行军边测图取得了第一步的胜利,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可喜的也是可贵的。希望同志们继续努力,加强革命理论学习,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练改造自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两位首长语重心长地嘱咐同志们,并以他们自已由一个大学生怀抱大志,投身革命,在革命大熔炉里锻炼成长的经历,谆谆告诫我们,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努力加强革命理论学习,不断改造自已的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至关重要。首长们的讲话,既有鞭策希望,又有真挚的教诲,给人以更深层次的启迪。这次讲话,影响我一生。9月下旬,在吴师长的统一指挥下,一举全歼盘据昌都的藏军主力。10月19日昌都地区全部解放。由于运输补给困难,部份参战部队撤回甘孜休整过冬,此时过冬燃料是大问题。测量队派分队长张光文领着我们十几个人,到甘孜六十多公里外雅砻江上游的扎科林区砍伐树木用作燃料。我们帐棚搭在3700米的平坦地,每天爬上4200米的林区,把半米左右的树木锯倒再锯成5米左右的圆木,从山上抬到山脚,再抬到江边扎成木排顺流而下到甘孜再由其他人员抬到驻地。一个多月在树林里穿行砍伐同志们个个衣服扯得稀烂,绽线飞絮,脸色黝黑,活像一个地道的伐木工。六、向拉萨大进军1951年初18军根据西南军区指示,把全军分这前指和后司两大部分。测量队由副队长吴士杰带领我们二十余人随前指测图进拉萨,杜斌队长带领大部分人员在后司参加修筑甘孜机场和康藏公路。我们在吴副队长的带领下加紧进行进军准备,首先学习《进军守则》和《入城守则》。为驮运粮食和测绘器材,每人配马一匹。三月份马分到个人。每天上山割草,夜间喂马。一周安排几个早晨,背着背包,牵着驮载的马进行爬山、过河、穿林等的适应性训练,要做一名不骑马的骑兵和熟悉马性格的饲养员。几个月下来,人马健康彼此熟习,成了好伙伴。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谈判代表团正式签定《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有句旅行民间谚语:“一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4正好走;十冬腊,学狗爬”。我队去拉萨人员从八月由甘孜到了昌都。昌都到拉萨有三条主要路线,即北、中、南三条。我分在北路小组,有吴士杰、黄超和我等十人十马。我们由昌都经类乌齐、丁青、雅安多到怒江边,每天测图行军十里左右,怒江水流湍急,我们用当地羊皮筏子渡河,牲口从河里赶过去,北路完全是4000多米以上高原。10月中旬经张日松多到黑河,在一个大湖里走了十天,气压计超过六千米早已失灵,又遇上漫天风雪,湖面全为冰雪覆盖,带来的固体酒精只能烧些开水。此时酥油糌粑起了作用。夜里搭不起帐篷,只好雪地露宿,早上醒来,被子又重又热,原来上面已压了尺多厚的雪。由于辨不出方向,后来随路过的牦牛队才到了当雄,下一站就可到拉萨了。人虽困倦但还算健康,牲口在雪地草根都难啃到,走着走着就倒下,剩下不到一半到拉萨也很难存活。中路小组随先指部队10月已到拉萨,南路小组穿越横断山脉,克服不少困难,比我组迟到一个月,至12月才到拉萨。三个组会合后,军副政委王其梅设宴欢迎我们,称赞我们任务完成得很好。在拉萨休整三个月后,我们围绕军区中心工作进行测量。拉萨农场由军政委谭冠三同志决定开荒生产自救而建立。其土地经与西藏地方政府多次协商,他们指定了一块荆棘丛生的沙石遍地的乱岗给我们,由于沙石不宜种植,上级命令部队和机关人员挖出沙石运土重填。我们每人都分有一定数量的填土数字,再交两千斤肥料。一时间拉萨街头巷尾过去堆积如山的粪便垃圾搬运一空。我们还到贵族家的厕所掏粪便。当贵族家太太和小姐经过我们面前时,老远就用手帕捂着鼻子,还不时地发出“呸、呸”的声音,我们倒很坦然地把粪便运走。我们还为农场测量水渠,把拉萨河水引来浇灌。水肥充足,日照又好,两年下来,农场生产的蔬菜基本满足机关和部队需要。这时,藏民都竖起了大拇指,称赞解放军了不起。中央军委52年为解决进藏部队的粮食问题,与印度政府协商,由广东经印度海运至锡金首府甘托克,再由我方组织骡马运至西藏的亚东,但亚东当时实际处于内外反动势力包围之中,随时都有被掐断的危险,不适宜作为长久的粮食集散地,唯一的办法是修通亚东至帕里的公路。军首长指示我们尽快勘测好这条公路线,便于部队突击施工。往往测量队刚测出路线后面部队就开始施工了。1953年底,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终于打通了亚东至帕里的公路。此外,吴士杰副队长又派出有限人员帮助由西向东测量康藏公路西段工程,争取早日全线贯通。七、西藏风云突变,中央决定“六年不改”1954年12月25日,工程艰巨,意义重大的康藏公路全线通车。1955年5月前指和后司的两部分测量人员回到拉萨,回到西藏军区司令部集中。测量队五年前从四川雅安出发,编入18军52师先遣部队,浩浩荡荡向西藏前进,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行程两千多公里,5完成了被称为“第二次长征”的向西藏大进军。同时还参加了康藏、青藏、拉萨公路部份地区的勘测设计及其它公路的踏勘设计,填补了西藏地图的部份空白。同志们怀着胜利、丰收的喜悦聚会在一起。战友久别重逢,道不完、讲不尽的往事、今事。而更多的是谈到康藏、青藏两条路通车后,为西藏带来的大好形势。憧憬未来,前程广阔美好。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拉萨成立,标志着西藏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与此同时,西藏上层农奴主反动集团,不仅阻挠反对西藏的改革,而且早就把黑手伸向了西康、青海、云南和甘肃等邻省和的藏族地区,策动这些地区的上层反动分子组织发动叛乱反对改革。开始出现的康巴,以及后来波及昌都的江达地区,宁静地区的武装叛乱,并有蔓延、扩大之势。党中央、毛主席对在西藏地区发生的局部叛乱十分重视,客观分析了形势后,认为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中央决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西藏不进行民主改革。这就是以后所说的“六年不改”。根据“六年不改”的方针,军区部队任务从西藏全区的“面”缩成“线、点”,撤销军区测量队建制,除留少数几个人暂纳入作战处编制,其余大部分人员调回内地。我于58年初转业去新疆工作。回想随军进入西藏时,我还是一个二十二、三岁的青年,六十年来,岁月悠悠,而我已进入耄耋之年。同年参军的大学同学七人,有三人已先后去世。然而在西藏度过这七、八个年头的青春时光,通过艰苦的锻炼所碓立的革命人生观的基础,却终生受益。在数十年党的教育下,得出人生的结论是:要永远相信党、要永远跟党走,要活到老改造到老。记得入党时写有一首小诗:“三十余年苦追求,索真何计霜满头。有限投入无限去,放眼云天任自由。”把它作为本文的小结吧!
本文标题:进军西藏测绘工作片断回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3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