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职业规划案例第一部分: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我的来询者陈XX是在我参加了第135期GCDF培训学习了之后找到我的,他对自己现在的工作和未来的职业选择十分困惑,希望我能给予具体的指导。二.第一次见面,收纳面谈(一)我和陈XX进行了简单的谈话,告知了他作为一名职业咨询师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式,也告知他如果想要解决自身的疑问,在咨询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和咨询师一起来完成自身职业之路的探索,他表示很愿意去尝试一起来完成。(二)收纳面谈:为了进一步了解他的个人情况,让他填写了《收纳面谈表》。我从陈XX的《收纳面谈表》获得了关于他的如下基本信息:陈XX,男,26岁,中国国内某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大学期间,担任副班长,2010年7月毕业,2010年11月前有一段简短的国企工作经历,2012年12月至今在一家外企担任聘用发展主管,负责人员的招聘、培训和员工发展工作。他从小生长在农村,父母均是安分守己的农民,父母期望他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父母对他的影响是从小教育他对工作要负责任,对老人要孝顺,母亲对他的成长教育很重视,但父母安分守己的教育思想让他缺乏追求地勇气和变化的鼓励;他大学期间学习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除了人力资源管理是他喜欢的专业以外,市场营销也是他喜欢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它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必将更受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让人拓展视野,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自已的本专业,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自己一直以来从事的职业,市场营销工作是自己未从事但较感兴趣的职业,它是以结果为导向,可以直接看到自己努力产生的效益,他认为自己如果喜欢某件事,会全心全意地用心做好一件事,并且可以成功地完成。家里的人没有给自己太高的期望,只是希望自己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大学时的老师及工作上的领导对自己的评价比较中肯,都会认为个人做事比较有责任心,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尚可,但在实现理想过程中仍需加强信心和勇气方面的支持,如果在现有的HR职位上发展,希望以后可以在HR领域得到成功,能够拓展到公司经营层面上的领域。他本来的职业选择是想选择市场营销,因为家人的影响,家人希望他的职业稳定,所以选择了人力资源,他个人认为市场营销时虽然可以短时性提高收入,但HR长期发展也是可以提高个人收入,虽然自己的身体还好,但还是经常感冒,如果选择了市场营销这类工作,身体可能会受不了那种工作方式,开始选择HR时有出现过疑惑,经过一段时间,动摇过,经过一段时间,想法又坚定起来,就这样反复的想法,自己又觉得成长发展缓慢,有点着急,觉得自已的成长应该可以更快些,在动摇期间,还在其他企业找过工作,曾经有一家企业有一份人力资源的职位,收入比现在高,但是工作发展的空间并不大,仍然是从事招聘工作,和现在工作内容差不多,慎重考虑后还是没有选择去。他平时闲暇时的体育活动是喜爱打篮球和打台球,一周大概2-3次,和朋友聚会一周一次,没有参加任何社团的活动,信仰佛教只是为寄托自己的情感,当遇到问题心烦时,会告诉父母或者自己拜佛求解脱。他认为自己的优势是有以下几点:1.善于自我调节情绪;2.在与人相处时,能为对方着想,与人相处时也会尽力营造轻松环境;3.有进取心,喜欢吸收、接触新的事物;需要改善的地方:1.做事情时性子比较急躁;2.对自己的规划及目标不坚定;3.做事仍不够成熟;4.英语能力需提高;生活目标是:希望家庭里的家人平安、稳定,有份固定收入。对自己职业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他自己认为最有成就感的三件事情是:1.在成长过程中,当家里出现困难时,能够为家人出一份力;2.在受到上级嘉奖及晋升时;3.在帮助朋友解决困难时,朋友对自己的感谢;他在这之前没有参加过任何的测评项目和职业咨询,此次参加职业咨询的原因是对自己下一阶段的职业方向定位不清晰,觉得自己的成长速度呈边际递减并趋于稳定,并不知道如何在工作与家庭中实现平衡,对自己的未来比较迷茫。(三)根据他的疑惑,我和他共同明确提出了以下希望解决的问题:1.如何让自己的成长速度可以更快;2.如何规划好下一阶段的前进方向,明确成长的目标(风向标);3.如何让自己在整个浮躁的社会中,保持淡定,处理好个人与家庭的平衡关系。(四)规划思路:根据来访者的情况和疑惑,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帮助和引导:1.帮助他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价值观;2.帮助他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的选择与定位;3.帮助他做出明确的职业行动计划;4.帮助他理清自己的职业和生活之间的关系;第一次见面“收纳面谈”谈话过程中,我发现来访者对自己现有的职业兴趣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是市场营销工作仍然难以取舍,虽然一直从事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仍然念念不忘想要尝试去做市场营销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明确他的职业趋向,给他《决策风格测试》《十五项职业价值观清单》和《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测评资料,我让他在家自己独立完成,同时,为了更一步了解他对家庭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让他通过自己画《生涯彩虹图》和《角色分配图》来认识自己的真正想法,这些做完后可以下次见面时再带给我。第二次见面:(一)咨询目标:进一步探讨、协助和指导陈先生完成自我职业的探索;(二)咨询步骤:1.分析第一次见面中没有澄清的问题;2.分析第一见面留给来访者测试的结果;3.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来访者的职业兴趣趋向,职业价值观取向和职业定位,进一步进行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以及职业趋向的探讨分析来访者测试的结果:第二次见面,他很高兴地拿出自己测试的结果:从他的《决策风格测试》中可以看出,他选择了:3,4,6,8,12,16,20,24;分别是:3.遇到难做决定的事情,我通常会放一放;4.做决定时,我会多方收集所必须的一些个人及环境的资料;6.做事时,我喜欢有人在旁边,好随时商量;8.我会将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比较分析,列出可选择的方案12.做决定时,我会认真权衡各项可选择方案的利弊得失,判断出此时最好的选择;16.做决定时,我会参考其他人的意见,再斟酌自己的情况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20.做决定时,我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明确决定一项最佳的方案;24.当已经决定了所选择的方案,我会展开必要的行动准备,并全力以赴去执行他的测试结果显示他是趋向于理性型决策风格的人,在《十五项职业价值观清单》:1.利他助人;2.美的追求;3.创造性;4.智性激发;5.独立性;6.成就感;7.声望地位;8.管理权力;9.经济报酬;10.安全感;11.工作环境;12.上司关系;13.同事关系;14.变异性;15.生活方式;他选择并排序了1.成就感;2.创造性;3.上司关系;4.经济报酬;5.智性激发;问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五项并这样的排序时,他认为以下因素是决定他这样选择的原因:1.能创造成就感的工作;2.一位优秀的上司;3.舒适的工作环境;4.发挥自身能力的平台;从他完成的《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中显示:他理想中的职业是:1.人力资源;2.市场;3.金融(只是兴趣了解);他所感兴趣的活动:社会型活动(S):10分:事业型活动(E):10分;常规(传统)型活动(C):9分;实际型活动(R):3分;调查型活动(I):5分;艺术型活动(A):6分他擅长获胜的活动:社会型活动(S):9分;事业型活动(E):8分;常规(传统)型活动(C):7分;调研型活动(I):3分;艺术型活动(A):2分;实际型活动(R):1分;他喜欢的职业:社会型职业(S):9分;事业型职业(E):8分;艺术型职业(A):8分;调研型职业(I):4分;实际型活动职业(R):3分;常规型职业(C):0分。他在能力类型简评中给的分值是:A表:事务执行能力(C):6分,商业洽谈能力(E):5分,解释表达能力(S):5分,艺术创作能力(A):2分,科学操作能力(I):2分,机械操作能力(R):2分;B表:体能技能(R):6分;办公技能(C):6分;交际技能(S):5分;领导技能(E):5分;数学技能(I):4分;音乐技能(A):3分;从以上数据统计和确定职业倾向是:在6种职业倾向(R型,I型,A型,S型,E型,C型)中依据统计的总分按顺序依次从左到右排列:S型,E型,C型,A型,I型,R型,最高分是S型,职业倾向性得分是38分,最低分R型,分值15分;所看重的职业价值观:他从人们在选择工作时通常会考虑的9种因素(工作价值标准)中选择最重要的两项因素和最不重要的因素:最重要:5.能提供较好的受教育机会;次重要:8.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最不重要:7.工作不太紧张,外部压力少;次不重要:2.工作环境(物质方面)舒适附9种因素(工作价值标准):1.工资高、福利好;2.工作环境(物质方面)舒适;3.人际关系良好;4.工作稳定有保障;5.能提供较好的受教育机会;6.有较高的社会地位;7.工作不太紧张,外部压力少;8.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9.社会需要与社会贡献大;他目前个人角色时间分配和理想的个人角色时间分配图作比较:他在目前个人角色时间分配图里:40%是工作角色;20%是朋友角色,10%是儿子角色;20%是个人生活,自已面对自已的时间。理想的个人角色时间分配图里:30%是工作角色;20%是儿子角色,20%是朋友角色;20%是父亲和丈夫的角色,10%是学生的角色;他希望未来多照顾父母,成立家庭,承担父亲和丈夫的责任,35岁左右希望能够实现这样的角色的转换;他的个人生涯彩虹图显示:儿子的角色从0岁到55岁;学生的角色从8岁到25岁;30岁到35岁;30岁到35岁期间,希望再教育深造,通过在职学习,例如MBA课程来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丈夫的角色从30岁到终老;父亲的角色从32岁到终老;工作的角色从23岁到65岁,65岁是自己的退休年龄;在完成以上测试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收获了很多,他认为: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这样的测试对自己职业兴趣更明确了,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是不适合做实际活动型,艺术型和调查型的活动和职业,更适合并趋向于从事社会型和事业型的职业,对此类职业比较感兴趣,人力资源工作趋向于社会型职业,市场营销趋向于事业型职业,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都是他感兴趣的职业,但因为目前一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目前人力资源会更适合自己。他认为目前职业定位的问题解决了。而且目前的企业可以为他提供学习的平台,他可以留在现有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再看看。他通过《目前个人角色时间分配图》和《理想的个人角色时间分配图》作比较,和《个人生涯彩虹图》发现:他在30岁到35岁这个阶段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负担很重,同时要承担很多角色,心里觉得沉重。我劝他不要着急,人生的路是需要通过不同的阶段来逐步完成的,目前他心中的焦虑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知道自己如何达到自己预期的人生目标,他表示认同。我发现通过他自己对自我职业价值观的整理和明确,他目前急于想解决的是自我发展问题,于是我和他共同明确了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回到原来最初的问题:第1条.如何让自己的成长速度可以更快;第3条.如何让自己在整个浮躁的社会中,保持淡定,处理好个人与家庭的平衡关系。这两点实际可以转换成他目前想要解决的是通过何种渠道达到他职业和生活的目标。我问他对自己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现有所具备的技能状况,他无法回答,于是我给他布置了以下问题,让他用一周的时间完成,让他下次我们见面时带给我。问题1:作为一名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具备的素质要求,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是什么?问题2:对照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具备的素质要求,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自己目前的素质,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水平是什么情况?问题3:如果自己能力不足,可以通过何种渠道提升自己?第三次见面(一周以后):(一)咨询目标:进一步探讨、协助和指导陈先生完成自我职业发展的探索;(二)咨询步骤:1.分析第二见面留给来访者作业的完成情况;2.根据来访者的完成情况,分析来访者的职业发展趋向,进一步进行职业能力以及职业趋向的探讨;陈先生很高兴地把我上次布置给他的作业完成情况给我看:专业要求理想状态任职标准自评知识基础管理知识1086HR专业知识1086公司知识1086法律知识1074英语技能1084技能人才甄别分析1086目标管
本文标题:【A】GCDF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3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