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自我效应感理论
观察(社会)学习理论一.班杜拉观察理论二.班杜拉的自我效应感理论导入假如同学们都拥有一辆汽车。这时就要面临一个问题:在公路上开车应如何控制汽车的速度(也就是应该开多快)?情景一:用经典条件反射作用来解释。假如你开着车,这时车上的速度计显示为每小时70公里。几秒钟之后,你听到了警车的警报声。下一次你一看到速度计显示为时速70公里是,你就产生了条件反应:紧张。情景二:用操作条件反射作用(也就是强化作用)来解释。假如你平时开车来学校,时速为45公里。有一次起来迟了,你以55公里的时速开车,结果到学校时比平时还来的早。为了节省时间,以后可能越开越快。如果你的时速达到了每小时70公里,有什么样的后果?将受到惩罚。情景三:那到底应该开多快的车呢?如何控制自己的速度?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做到。假如双休日你开车去郊外旅游,你保持平时的速度开车。但是开着开着你周围的车一个一个超过了你,所以你也开始加速。加速一段时间后,你发现你已经超过了好几辆车了,这时你有开始放慢速度。注意:你加速或减速这个行为并没有受到强化或惩罚。那到底是什么使我们会产生这样的行为?你之所以加速或减速是因为你观察别人的结果。当你看到别人超过了你而没有被处罚,所以你也会加速。当超过别人后,你又会减速。由此得出结论:一个人行为的改变或者行为的学习不一定由行为前的刺激或行为后的强化而引起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而习得的。(例如)红灯过马路。有些人并不是有意违反交通规则,而是模仿别人的结果。一.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一).内容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在个体的行为表现基础上,经由奖励或惩罚等外在控制而产生的,即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而获得的。班杜拉(A.Bandura)则认为,这种观点对动物学习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类学习而言则未必成立。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班杜拉的经典实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他及其合作者所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他们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在稍后的另一项实验中,他们对上述研究作了进一步的延伸,目的是要了解两个问题:(1)榜样攻击行为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2)儿童是否能不管榜样攻击行为的奖惩后果而习得攻击行为。在实验中,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受批评,第三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也不受罚。然后,把三组儿童都带到一间游戏室,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现,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这说明,榜样攻击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但这是否意味着榜样受奖组的儿童比榜样受罚组的儿童习得了更多的攻击行为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在上述三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地回忆榜样行为并付诸行动。结果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水平几乎一致。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是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而对攻击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二).步骤•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复制过程•4.动机过程1.注意过程•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榜样和观察者的几个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是优秀的、热门的和有力的榜样。有依赖性的、自身概念低的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观察什么。2.保持过程•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个体使用两种表征系统——表象和言语。个体贮存他们所看到的感觉表象,并且使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信息。3.复制过程•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个体将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个体必须:①选择和组织反应要素。②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精炼自己的反应,即自我观察和矫正反馈。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复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自我效能感,即一个人相信自己能成功地执行产生一个特定的结果所要求的行为。如果学习者不相信自己能掌握一个任务,他们就不能继续做一个任务。4.动机过程•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激励。社会学习论区别获得和表现,因为个体并不模仿他们所学的每一件事,强化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因为它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对强化的期望影响观察者注意榜样行为,激励观察者编码和记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替代性强化就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当一个公司、一个企业的商业行为、甚至是冒险行为(投资行为)成功了,其他公司就会分析成功的原因,然后去模仿。相反,当一个企业的某项计划失败后,那么其他企业就会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而不是事事都去经历。•然而我们并不是去模仿所有成功人士的行为,我们做一件事情通会设定一定的目标,然后进行自我监控,因此还需要倚赖于第二种强化。•所谓自我强化就是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奖励;反之,当个体的行为不符合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惩罚。例如自我言语就是一种自我强化,它是一种偏向认知的自我控制技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与传统的行为主义观点不同•他不回避人的行为的内部原因,不否认认知功能是人的行为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观察学习论揭示了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极其普遍的学习方法。他可以很好地运用到语言知识的教学方面,还有更重要的是他对行为习惯和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三)积极意义他突破了旧的理论框架,把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加以融合,以信息加工和强化相结合的观点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并把社会因素引人到研究中。他所建立的社会学习理论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着重强调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尤其是替代强化。观察学习法在现实学习应用中作用很大,如武术,游泳的学习过程等(四)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使我们超越经由赏罚控制来学习直接经验的限制,而且可以使我们超越事先设计的学习情境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人的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所以,观察学习对我们进行社会规范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良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五)理论的局限与不足•第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该理论的各个部分较分散,如何将彼此关联起来,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的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建立起来的,但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阶段会对观察学习产生影响。•第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可以解释间接经验的获得,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形成缺乏说服力。•第四,班杜拉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对人的内在动机、内心冲突、建构方式等因素没做研究,这表明其理论本身仍然有较大的局限性。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1.自我效能的概念2.自我效能的功能3.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4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形成的对自我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的期望的影响。他发现,即使个体知道某种行为会导致何种结果,但也不一定去从事这种行为或开展某项活动,而是首先要推测一下自己行不行?有没有实施这一行为的能力与信心?这种推测和估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效能的表现。所以,人的行为既受结果期望的影响,更受自我效能期望的左右,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2.自我效能感的功能•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和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影响行为结果•(1).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2).影响人们的努力程度和对困难的态度。•(3).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4).影响人们的归因方式。•(1).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倾向于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恰恰相反。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越强,预测到的成功可能性越大,他就越会努力尝试去从事这些方面的活动,新行为持续的时间也越长;反之,就会逃避那些自己认为不能胜任的活动,行为的坚持性也就越差。•(2).影响人们的努力程度和对困难的态度•态度是人们对事物所持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作为实施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它支配着人们在实施行为过程中的记忆、判断、思考与选择。(3).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总是担心自己会失败,把思想纠缠在个人缺陷和潜在困难上,导致紧张、自卑、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甚至产生无助和无所适从感,从而影响他们采取行动以及新行为的形成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导致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低下。相反,有强烈自我效能感的人却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上,他们知难而上、执著追求,在困难面前常常使得自己的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得以超常发挥,表现出优质的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4).影响人们的归因方式•归因是个体解释和预测他人和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据美国维纳的研究,人们通常把成败结果归因于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等四大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往往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天资不够。3.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班杜拉通过大量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变化受以下四种信息源的影响,它们分别传递着一定的效能信息,影响人的效能水平。•(1).直接性经验•(2).替代性经验•(3).言语劝说•(4).其他因素4.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可以通过以下四条途径来培养自我效能感。•(1)、增加个体对成功的体验•(2)、增加替代性经验•(3)、语言说服•(4)、培养和调节情绪和生理状态Thankyou!
本文标题: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自我效应感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4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