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早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一)最早的理论解释(二)麦克道格尔—肯普理论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进展(一)西方主流优势理论微观主流优势理论: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市场内部化理论)、厂商增长理论宏观主流优势理论:资本化率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综合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适用性理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市场控制理论、技术积累—技术改进的演进理论、一体化国际投资发展理论、对外投资的不平衡理论一、早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一)最早的理论解释纳克斯发表于1933年的题为《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的论文纳克斯认为:资本的国际流动主要是由国际之间利息率(或利润率)差别引起的,资本利息率差别是由各国资本的不同供求关系所决定,而供求关系又主要受资本供给的影响。1、他强调资本流动的直接动因是利润动机;2、注意到引起国际资本供求关系变动的产业变动因素。资本移动利息率(利润率)各国资本的供求关系资本供给资本需求(二)麦克道格尔—肯普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由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任何一个买者和卖者都不能影响市场的价格;产品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没有任何干扰;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市场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市场信息是畅通的。•该理论认为:跨国企业应当存在于资本丰富从而边际产出率较低的国家,资本应当流向资本稀缺从而资本边际产出率较高的国家。PUWTmdeMEDO1SQO2资本量资本价格对肯普理论的争论:(1)从长期看,有些国家是直接投资的净流出、证券资本的净流入国,难道在这些国家里,股权资本丰富而证券资本稀缺?或者是投资者特别偏爱对外直接投资。不是的!(2)有些国家既是跨国企业的母国又是东道国。若跨国企业是资本套利者,则在这些国家里,须是有些产业的资本收益率高,有些低?这就意味着投资在资本市场被分割成不同部分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与完全竞争假设不符。(3)对外直接投资是纯粹的资本套利,则主要活动者应当是金融机构,而事实并非如此。从逻辑上讲,跨国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与完全竞争的理论模型不相容:•若某国某产业的国外需求增加,按照完全竞争模型,就使得该产业的产品价格上升,现有厂商短期内可获得超额利润,对该产业的外国投资收益也高,这将引起对该国的直接投资;但是,按照完全竞争模型,这种情况不会引起对该国的直接投资,因为该国当地存在潜在的竞争者,当地新厂商可加入竞争,使超额利润消失,而完全竞争假定下的外国厂商不具有超越当地厂商的特殊优势,将比当地厂商更难进入。•海默认为:这种理论所描述的完全竞争的情况与现实不符。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进展(一)西方主流优势理论微观主流优势理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了从厂商寡占行为角度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新理论。新理论采用更接近现实的不完全竞争假设:市场的不完全性、寡占者相互依赖关系及厂商垄断优势。1、厂商垄断优势理论•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Hymer)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与“垄断优势”。•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具有效率,信息不产生费用,没有贸易障碍、公平竞争),国际贸易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或对外扩张的唯一方式,企业根据比较利益从事出口活动。•而事实是:美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筹集并投资而不是在美国筹集(举债投资);大量证券资本涌入美国,而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美国;只投向某些部门。•这种事实难以用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来解释。市场的不完全性如:⑴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商品的特异化、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以及价格联盟等;获得资本的不同难易程度以及技术水平差异等;少数卖主或买主能够凭借控制产量或购买量来影响市场价格决定的现象的存在;(2)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表现为:企业由于大幅度增加产量而获得规模收益递增。跨国公司内能共享的一些好处,如很低的技术使用费等等。(3)政府的介入:如政府对价格和利润的管制;关税、非关税壁垒、税收、利率与汇率等政策。正是由于上述障碍和干扰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减少了贸易带来的益处。海默认为当企业处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独占性生产要素”即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足以抵消跨国竞争和国外经营所面对的种种不利而使企业处于有利地位。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垄断优势排斥东道国企业的竞争,维持垄断高价,导致不完全竞争和寡占的市场格局,这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理论主要是回答一家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什么能够与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并能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海默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具备的两个条件:•一、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以抵销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二、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得企业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海默理论对传统理论的突破:突破一: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将国际生产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和资本流动理论区别开来。突破二:提出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区别市场不完全情况下,跨国企业对投资经营过程的控制不仅是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更可能是因为寡占竞争的需要而产生。而证券投资不涉及企业的控制权。该理论的发展:•金德尔伯格:在东道国,跨国公司是外来者,他们不太熟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在经营过程中遇到很多麻烦,惟有凭借胜过东道国企业的强有力的垄断优势,才能成功地进行国际经营活动。•约翰逊: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所具有的垄断优势主要是对知识资本的占有和使用。•凯夫斯:跨国公司所具有的垄断优势体现在它能够使产品产生异质化的能力。•评论:垄断优势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垄断优势理论的不足之处•缺乏普遍意义。•由于研究依据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对西欧大量投资的美国跨国公司的统计资料,因此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很好的解释力,但却无法解释60年代后期日益增多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并不比发达国家有更强的垄断优势。•而且,该理论偏重于静态研究,忽略了时间因素和区位因素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动态作用。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于1966年在其论文《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运用比较优势原理来分析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提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动是与产品生命周期密切联系的,并认为美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条件随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而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比较优势的变化又取决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流向和时间。弗农认为:•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成熟、标准化三阶段。•假定世界上有三类国家:一是新产品的发明国,通常为发达国家;二是发达程度略低的国家,通常为较发达国家;三是落后国家,通常为发展中国家。•弗农认为:新产品随其创新、成熟、标准化将在这三类国家间进行转移,其转移过程是:发达国家、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Ⅰ、创新阶段:新产品开发与投产的最初阶段特点:创新国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新产品并投入本国市场。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力量和人力资本,产品的技术密集度高生产技术不稳定、产量低,所以成本很高。生产主要集中在创新国,因为新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创新企业通过对新产品技术工艺的垄断地位即可在国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次发达国家偶尔的少量需求,创新企业通过出口即可满足。结论:这一阶段无须到海外进行直接投资。Ⅱ、成熟阶段:新产品及其生产技术逐渐成熟的阶段。随着新产品生产和市场竞争的发展,市场出现了一系列变化:(1)新产品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开始大批量生产;(2)产品的价值已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次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所认识,国外需求强劲;(3)需求价格弹性增大,企业开始关注降低生产成本;(4)生产工艺和方法已成熟并扩散到国外,研发的重要性下降,产品由技术密集型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与此同时,随着创新国向次发达国家的出口不断增加,进口国当地企业开始仿制生产,而进口国为了保护新成长的幼稚产业,开始实施进口壁垒限制创新国产品输入,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国的对外出口能力。因此,创新国企业开始到次发达国家投资建立海外子公司,直接在当地从事生产与销售,以降低生产成本、冲破市场壁垒,占领当地市场。Ⅲ、标准化阶段: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定型化阶段。特点: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产品和生产达到了完全标准化,研发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降低,资本与非技术型熟练劳动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企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创新国已完全失去垄断优势。于是,创新国企业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将标准化的生产工艺转移到具有低成本比较优势的欠发达国家,离岸生产并返销母国市场和次发达国家市场。最后当该技术不再有利可图时,创新国企业将其通过许可方式转让。结论•可见,随着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演进,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转移的特点,国际贸易格局相应发生变动,各国的贸易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创新国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而劳动成本低的欠发达国家最终则由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根据该理论,各国应当依据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决定生产区位选择与贸易方向。评价:进步性:●把比较优势原理从国际贸易领域(流通)引入到国际投资(生产)领域;●引入时间概念,将比较优势研究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将区位考虑在内,弥补了垄断优势理论的不足。●用同一理论解释了美国企业战后出口和投资格局与流向。不足:•不能解释现代工业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能很好地解释实践。因为几乎没有跨国公司是按照产品生命周期原理来进行国际生产和国际投资的。而是按照全球战略研制不同产品。•没有反映新技术革命对当代国际投资的影响。产品更新速度加快,生命周期缩短,致使三个阶段并不一定都依次在最发达、较发达、发展中国家中进行。而且三阶段在三国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不明显。3、内部化理论(市场内部化理论)该理论出现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巴克雷、卡森和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最早溯及1937年提出的“交易成本”。科斯强调:企业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体,除生产外,还必须从事营销、采购、研究开发、招聘、培训等,而非仅仅是投入、产出。企业的一系列活动都要通过市场实现,科斯认识到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时所发生的市场交易成本问题。科斯的基本观点:通过市场来从事某种类型的交易,既是昂贵的又是低效的。只要企业在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比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低,就会自己来从事这些交易并使之内部化。内部化是指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以企业的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由于市场不完整而带来的不能保证供需交换正常进行的问题。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存在不完整性和交易成本上升,因此企业通过外部市场的买卖关系不能保证企业获利,并导致许多附加成本。因此,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即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形成的公司内市场,就能克服外部市场不完整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内部化理论从外部市场不完全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关系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以下四个因素促使市场内部化:(1)产业特定因素,这与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的结构和规模经济有关;(尤其是中间产品定价、知识产权保护)(2)区位特定因素,如区位地理上的距离、文化差异和社会特点等;(3)国家特定因素,如有关国家的政治和财政制度(政府在关税、税收、利润汇回、汇率政策等方面对外部市场实施干预时,跨国公司可通过内部化来避免其某些政府的干预;市场进入限制等);(4)公司特定因素,如不同企业组织内部市场的管理能力。(转移价格、消除交易的不确定性)在这几个因素中,产业特定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理由:因为如果某一产业的生产活动存在着多阶段生产的特点,那么就必然存在中间产品,若中间产品的供需在外部市场进行,则供需双方无论如何协调,也难以排除外部市场供需间的剧烈变动,于是为了克服中间产品的市场不完全性,就可能出现市场内部化。市场内部化会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收益。(我国对外投资中较少采用高度控股权方式与投资规模小有关,无法实施内部化)内部化的收益与成本成本:(1)内部化产
本文标题:4.国际投资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4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