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第1章-绪论: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第1章绪论: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1政策科学的兴起“政策科学及政策分析”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之初,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的政策科学及政策分析的出现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近发展》(1951)一书出版作为其诞生标志,现代政策科学及政策分析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从拉斯韦尔和德洛尔(Y.Dror)等人对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全新政策科学的界定到另一些学者对作为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的政策分析的强调,则反映了这个研究领域的理论发展及“范式”的变化。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1政策科学的兴起1.1.1政策研究溯源政策科学所关注的是政策相关知识,即公共决策过程知识和公共决策过程中的知识。当人类文明进化到这样的阶段,即人类开始自觉地反思知识与行动的关系,追求政策相关知识的时候,政策科学及政策分析就发端了。产生于公元前21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HommurabianCode)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与公共政策有关的文献。它涉及司法程序、财产权、贸易和商业、家庭和婚姻关系以及公共责任等等。古希腊的“智者”阶层古代中国的“士”阶层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1政策科学的兴起中世纪的城市文明的分化和扩展产生了一种方便于专门知识发展的职业化结构,政策相关知识及这种知识的产生者的角色在缓慢地发生演化。中世纪政策相关知识的产生者的角色已经分化,主要的团体有:专家官员或韦伯所称的“职业政治家”教会牧师包括基督教徒、婆罗门教徒和佛教徒……大学教师大学培养出来的法官以及人文主义的文学家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1政策科学的兴起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和经验研究的成长,政策研究或政策相关知识的产生逐步变成一种相对自主的、由它自己的特殊程序所指导的活动,并逐步建立在系统的经验数据的基础上。这一时期,政策研究中用于理解社会及其问题的程序或方法发生了变化。经验的、定量的科学方法的得到应用和发展。在当时,这种方法得到应用的目的不是为了科学,而是统治者要利用科研产品来控制和管理社会。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1政策科学的兴起进入20世纪,政策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主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及行政学的职业化。20世纪政策相关知识的团体主要是大学教授尤其是社会科学学者。他们既从事专门的教学研究,也为政府提供有关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的建议。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1政策科学的兴起1.1.2政策科学运动1951年,拉纳和拉斯韦尔主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近发展》一书出版,被人们认为是现代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政治科学的未来》(1963)《政策科学展望》(1971)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理论构成政策科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指明了社会科学中的政策科学方向,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美国的“政策科学运动”。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1政策科学的兴起德洛尔是现代政策科学发展上的另一个关键人物。他在1968—1971年短短的几年里,出版了政策科学的“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1968)、《政策科学构想》(1971)、《政策科学进展》(1971)。德洛尔的政策科学“范式”是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构成政策科学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1政策科学的兴起70年代中期,拉斯韦尔所倡导的政策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政策方向在美国已基本体制化了。每个社会科学学科都建立了特殊的、与政策研究相关的组织。80年代,美国出现了多学科的职业学会。20世纪后半期,政策科学及政策分析作为一个知识型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1政策科学的兴起1.1.3从政策科学到政策分析以量化分析为主导的政策分析领域在政策科学运动中得到迅速的发展。促进因素:运筹学家、系统分析家和应用数学家,运筹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分析的定量方法及技术的发展类似兰德公司一类的思想库的示范性影响以及私人基金会对应用社会科学领域的支持20世纪50、60年代,以及整个70年代,围绕“全面的”(synoptic)途径与“反全面的”(anti-synoptic)途径而展开的争论。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1政策科学的兴起从政策科学及政策分析的历史演化中得出的几个基本结论:第一,政策科学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时期。第二,从历史上看,政策研究的主要目的使其从一开始就具有了明确的实践方向。第三,政策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历史上发生过明显的改变。第四,政策科学及政策分析的进化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迁而发生的。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2什么是政策科学1.2.1政策科学的概念政策科学是“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2什么是政策科学1.2.2政策科学的学科性质政策科学作为一个全新的、独立的学科,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1)政策科学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新研究领域。(2)政策科学是一门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3)政策科学不仅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而且是一门规范性学科。(4)政策科学是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2什么是政策科学1.2.3政策科学的范围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政策系统、决策体制及政策过程、政策分析方法和技术、政策思维、政策价值观、未来研究、政策战略(元政策研究)、政策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的论证与评估、从大政方针到各层次、各部门的具体政策研究等等。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2什么是政策科学1.2.4政策科学的研究途径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1)系统途径(2)过程途径(3)团体途径(4)精英途径(5)制度途径2.经济学的研究途径(1)福利经济学(2)公共选择理论(3)新制度主义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2什么是政策科学1.2.5政策科学的划界1.与政治学2.与经济学3.与社会学4.与其他学科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3中国政策科学的建构1.3.1中国政策发展的现状1.中国政策科学发展的成就(1)学术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初步建立起中国政策科学的理论框架。(2)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学科制度化建设初具规模。(3)政策科学逐步在高校扎根,人才培养的形势喜人。(4)政策科学知识的应用已经起步,政策科学的产业化的广阔前景开始展现。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3中国政策科学的建构2.中国政策科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策科学的宣传普及工作做得不够,政策科学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特别是它可以作为决策科学民主化的主要支撑学科,它对社会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并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2)政策科学的学术研究水平不高,学科的基础不牢,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3)政策科学的制度化或学科的组织化建设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4)对现实政策问题的研究不深,政策科学的应用性、现实性未能充分体现。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3中国政策科学的建构1.3.2中国政策科学研究的取向1.紧密跟踪国外政策科学发展的最新趋势,大胆借鉴其新理论和新方法成果。2.大力加强政策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迅速提高中国政策科学的学术水平。3.全面展开对政策科学分支领域的探索,建立健全中国政策科学的学科体系。4.立足于对中国现实政策问题的调查研究,增强中国政策科学的应用性、现实性和本土化。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1.3中国政策科学的建构1.3.3中国政策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1.科学理论体系构造的一般方法(1)演绎方法;(2)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4)外在的编排方法2.政策科学理论体系的构造方法可以采用系统发生论方法,即把系统论和过程论的方法结合起来。3.中国政策科学的理论体系(本书的理论框架)(1)绪论;(2)政策系统篇;(3)政策过程篇;(4)政策分析方法篇;(5)结论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政策科学?如何看待它的学科性质?2.如何评价公共政策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3.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的政治学途径与经济学途径的内容及作用。4.试分析政策科学与政治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5.结合案例,论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极端重要性以及研究政策科学的现实意义。
本文标题: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第1章-绪论: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5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