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产品内分工视角下FDI的贸易效应——以美国、日本对中国的FDI为例
产品内分工视角下FDI的贸易效应——以美国、日本对中国的FDI为例作者:孟祺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刊名:经济前沿英文刊名:FORWARDPOSITIONORECONOMICS年,卷(期):2009,(2)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22条)1.Morikawa,KoichiroImpactofJapaneseforeigndirectinvestmentontheJapanesetradesurplus1998(04)2.Eaton,Janathan.AkikoTamuraapaneseandU.S.ExpertandInvestmentasConduitsofGrowth19963.XingYuqing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China'sBilaterallntra-IndustrayTradewithJapanandtheUS2007(04)4.Mundell,R.AInternationalTradeandFactorMobility1957(06)5.Svensson,L-E-OPriceLevelTargetingvsInflationTargeting:AfreeLunch?19966.Markuson,J.R.SvensonE.OTradeinGoodsandFactorWithInternationalDifferencesinTechnology1984(01)7.Helpman,E.P.KrugmanMarketStructureandForeignTrade19858.Kojima,KDirectForeignInvestment19789.Kojima,Kiyoshi.TerutomoOzawaMicro-andMacro-EconomicModelsofDirectForeignInvestment:TowardaSynthesis1984(01)10.Lipsey,R.M.WeissForeignProductionandExpertsofIndividualFirms198411.Hejazi.W.Safarian.E.TradeInvestmentandUnitedStatesR&DSpillovers,[Toronto:CanadianInstituteforAdvancedResearchWorkingPaper,ECWP56]199612.Blomstrom,MagnusForeigninvestmentandtechnologytransfer:Asimplemodel1992(01)13.Yeats,AHowbigisglobalproductionsharinginArndt,S.andH.Kierzkowski200114.KolJ.RaymentPAllynYoungSpecializationandIntermediateGoodsinIntra-lndustryTrade,w:KolJ198915.Fecnstra,RobertC.GordonH.HansonProductivityMeasurementandtheImpactofTradeandTechnologyonWages:EstimatesfortheU.S,1972-19901999(03)16.JungSooSeo.Chung-SokSuhAnAnalysisofHomeCountryTradeEffectsofOutwardForeignDirectInvestment:TheKoreanExperiencewithASEAN,1987-2002200617.WalidHejazi.A.E.SafarianTheComplementarityBetweenUSFDIstockandTrade2001(04)18.项本武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03)19.张应武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互补或替代[期刊论文]-国际贸易问题2007(06)20.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期刊论文]-经济研究2004(10)21.田银华.朱文熟美国的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期刊论文]-当代财经2005(10)22.柳剑平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兼及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比较分析2006(07)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窦建华.DOUJian-hua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探析-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趋势是:投资呈浪型发展,近期速度加快;投资行业以贸易为主,逐步向非贸易领域扩展;投资区域从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向多元化市场转变;投资主体以外贸企业为主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投资方式以新建企业为主,开始涉足收购兼并等国际流行方式.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是:投资规模小;双向对外开放发展不协调;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宏观管理薄弱;效益欠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有:自然资源导向型投资的增长一方面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进口贸易的增长,但另一方面资源开发也带动了设备、制成品、技术和劳务的出口;市场导向型投资使企业建立了国外营销网络、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规避了贸易壁垒;生产要素型导向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出口额大幅增加.2.学位论文韩可卫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1997该文试图将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相结合,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分析和深入研究,在肯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得成绩的同时,找出目前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并提出发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与措施.3.期刊论文孙晓雯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问题-华章2009,(12)在国家不断提升政策支持以及企业日益主动对外直接投资之时,学界仍对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观点各异.本文以我国国情为依据,在评价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未来应大规模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并在投资主体结构、投资地区结构、投资行业结构以及投资方式结构等方面作适当调整和优化.4.学位论文王利华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2009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中国跨国公司竞争力不断增强。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为中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FDI)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刺激了中国FDI的快速增长,然而,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相对落后,中国FDI的区位分布过于集中于一些国家或地区,总体投资效率较低,甚至造成了资本的严重损失。因此,如何优化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分布、提高FDI投资效率就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从中国跨国公司FDI的区位分布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了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的主要问题,基于国内外环境、投资主体、产业结构、国内外区域优势等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优化中国跨国公司FDI的区位分布和提高投资效率的对策和建议。br 首先,本研究从FDI区位分布角度对中国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从总体来看,中国跨国公司FDI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虚假投资过多,真实投资较少。FDI的产业结构也偏离中国真正的比较优势,对商务服务业和资源产业投资过多,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投资过少。同时,FDI区位分布也过于集中于极少数国家或地区,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比例过高,对周边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比例过低,偏离发展中国家的常规。但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国内市场化、私营化的不断深入,中国FDI区位分布将逐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趋近。从区域角度看,国内来源地区域经济的变迁直接影响到中国跨国公司FDI的投资主体、投资结构、区位选择以及投资效率,国内区域经济的变化对国外投资区位的选择有直接影响。同时,国外投资地的政治、社会经济发展和变化都对FDI区位选择有重要影响。随着区域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持续深入,中国跨国公司FDI的区位分布将逐步发生改变。br 其次,本研究强调了制度依赖对中国跨国公司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中国跨国公司FDI中存在着各种扭曲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体制的不完善,贫富差距过大造成国内社会风险的剧增,法制不完善导致私人财产缺乏保障,其导致大量资本流失;歧视性的投资、市场准入、融资政策,过高的税费负担,其导致大量资本的制度逃逸,最终也形成巨额的虚假投资;而政府的过度干预,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的长期悬置以及垄断的普遍存在都导致劣胜优汰,使企业缺乏竞争力,产业结构不合理,助长虚假投资。由于国有企业主导的中国FDI特殊的产权结构、激励机制和软约束机制,其导致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投资行业的扭曲和投资区位的不合理,降低投资效率。因此,改善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布局,制度优化是其关键。br 再次,在对邓宁理论进行拓展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FDI区位选择规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以及FDI国际环境的复杂化,宏观的制度与文化因素已成为FDI的重要影响因素。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成为企业FDI的条件,比较优势和技术开发的比较成本优势也成为发展中国家FDI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投资动因、投资目标与区位优势相互结合,形成了各种FDI区位选择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FDI区位选择主要遵循五个原则:就近原则、比较优势原则、竞合原则、垄断竞争原则和交易成本原则,其中就近原则和比较优势原则是其主要原则。由于中国特殊的投资主体结构和扭曲的投资激励机制,导致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主要遵循垄断竞争原则和交易成本原则,偏离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常规,但随着中国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和中国跨国公司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原则也将逐步合理化。br 最后,本研究对优化中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分布提出了建议。指出只有从根本上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群的升级,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促进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中国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才能形成中国跨国公司FDI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并且最终优化中国跨国公司FDI的主体结构和产业结构,使中国跨国公司FDI的区位分布更为合理、投资效率不断提高。5.期刊论文张雪慧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06,(33)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保持国际直接投资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由此出发,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6.学位论文尹永全中日两国货币趋势性升值对OFDI规模和结构的影响2008对外直接投资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生产和流通国际化的客观经济现象,是适应生产力跨国发展要求的经济行为。尤其是在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工具,各国都试图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中获取超出国界范围的国际利益。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对外直接投资开始步入正轨,尤其是在1998年“走出去”战略以及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众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中,汇率目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中国2005年进行了汇率制度改革,开始了人民币的趋势性升值过程。中国的货币长期以来一直面临升值压力,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使人民币升值2%,其后又不断升值,期间虽有波动,但从长远趋势看,人民币仍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本文以日本、中国为研究对象,考察一国货币的趋势性升值对该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中、日两国的异同,结合中国的国情,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日本和中国的汇率升值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外直接
本文标题:产品内分工视角下FDI的贸易效应——以美国、日本对中国的FDI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