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 10121-SCADA系统报警管理规范
Q/SY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YXG10121—2013SCADA系统报警管理规范RegulationforSCADAsystemAlarmmanagement2013-10-14发布2013-11-01实施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发布Q/SYXG10121—201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职责...............................................................................25管理内容与要求.....................................................................25.1一般原则.......................................................................25.2一般要求.......................................................................35.3报警类别与内容.................................................................35.4报警显示.......................................................................45.5报警设置.......................................................................55.6报警输出.......................................................................65.7报警响应.......................................................................65.8报警系统权限及维护.............................................................6附录A(规范性附录)报警级别划分依据................................................8Q/SYXG10121—2013I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生产运行处提出。本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生产运行处、酒泉输油气分公司。本标准起草人:肖连、杨文光、汪开雄、韩朋科、胡春平、陈超声、周会萍、董涛。Q/SYXG10121—20131SCADA系统报警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管道SCADA系统报警设置、报警响应、管理、维护等管理内容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油气管道SCADA系统报警管理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Q/SYXG10003记录管理程序Q/SYXG10171调度管理规范Q/SYXG10222管道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sytem由调度控制中心主计算机与多套分布在各站场的远程终端相连的系统。该系统可通过计算机实时地接收来自远程终端的数据,或向其发布数据和指令,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数据采集、监视与控制。3.2远程反传终端reversetransmissionterminal设置在公司调度监控中心或分公司的监视终端,用于对所辖输油(气)管道生产过程的监视,为公司的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远程监视终端的生产数据由调度控制中心SCADA系统发布。远程监视终端公具有显示功能。3.3作业区监视终端monitoringterminal作业区接收并显示从公司PI数据库接出,经光缆、公网等通信链路传输至作业区的油(气)管道SCADA数据的终端。作业区监视终端具有显示和报警功能。3.4站控系统stationcontrolsytem对全站的工艺设备及辅助设施进行自动化控制的系统。3.5报警alarmQ/SYXG10121—20132当系统有不正常的指标或者意外的情况时,通过声音、视觉形式,或者由消息或其它标识符,而通知操作员予以重视或者采取行动的信息。3.6预设报警值preservealarmvalue针对SCADA系统模拟变量的当前值设置一定浮动范围,超出浮动范围后即显示报警,提示值班人员关注或干预。3.7数据变量variabledata上传至SCADA系统的模拟变量和开关变量。4职责4.1生产运行处是公司SCADA系统报警管理的归口部门,主要负责:a)SCADA系统报警信号屏敝的审批工作;b)作业区(站队)监视终端0级、Ⅰ级、Ⅱ级和Ⅲ级报警级别的变更审批工作;c)作业区(站队)监视终端0级、Ⅰ级、Ⅱ级和Ⅲ级报警模拟量高高、低低限的变更审批工作;d)向北京油气调控中心提出一级调控管道Ⅰ级、Ⅱ级和Ⅲ级报警级别、限值的变更需求;e)公司范围内所辖管道SCADA系统维护的指导工作,协调和督促分公司、运维单位整改数据变量的缺陷,并于整改工作结束后的3个工作日内向调度监控中心提供整改完成情况。4.2调度监控中心主要负责:a)提出公司作业区(站队)监视终端报警分级设置及报警画面的优化;b)公司范围内一级、二级调控管道上传至调度监控中心的SCADA系统数据变量异常状态的发现,提出问题整改单,并进行督促和跟踪;c)公司范围内在调度监控中心进行集中调控的二级调控管道SCADA系统报警的确认和处理;协助北京油气调控中心确认一级调控管道SCADA系统Ⅰ级报警信息。4.3分公司主要负责:a)所辖管道SCADA系统0级、Ⅰ级、Ⅱ级和Ⅲ级报警级别变更的申请工作;b)所辖管道SCADA系统数据变量三级报警中模拟量高高限和低低限变更的审批工作,并报生产运行处备案;c)所辖管道SCADA系统所有数据变量异常状态的整改工作,并于整改完成后向生产运行处报送整改完成情况。4.4作业区(站队)主要负责:a)对作业区(站队)监视终端上显示的管道运行参数、消防、可燃气体报警、火焰探测器等报警信息的分析、确认和处理;b)对作业区(站队)监视终端错误报警信息进行识别,向分公司提交整改需求,并报调度监控中心备案;c)设定作业区(站队)监视终端预设报警值,并进行确认。5管理内容与要求5.1一般原则Q/SYXG10121—201335.1.1SCADA系统设置的报警应实时准确反映出设备或参数的异常变化,且显示出的报警信息易于理解,可读性强。5.1.2报警应进行分级,应根据不同等级和产生报警的时间进行顺序显示。5.1.3报警的分级应根据不同的生产管理或人员需求进行设置;调度监控中心和各分公司远程监视终端、站控制系统报警仍维持现有三级报警模式不变,即Ⅰ级、Ⅱ级和Ⅲ级;作业区监视终端报警级别分为四级,即0级、Ⅰ级、Ⅱ级和Ⅲ级。5.1.4所有报警记录都应进行存储,方便查询。5.1.5SCADA系统中各级报警的数量比例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分为三级报警设置时,Ⅰ级报警:Ⅱ级报警:Ⅲ级报警的比例为5%:15%:80%;分为四级报警设置时,0级:Ⅰ级报警:Ⅱ级报警:Ⅲ级报警的比例为40%:5%:10%:45%。5.1.6除远程反传终端由北京油气调控中心设置预设报警值外,公司所辖管道的站控系统、作业区(站队)监视终端和二级调控管道中控SCADA系统上均应设置预设报警值功能,由相应值班人员按照规定设定。5.2一般要求5.2.1PLC或RTU采集的重要过程值应以状态点形式出现,由PLC或RTU比较后产生一个状态点出现,信息点来源于PLC或RTU。5.2.2应将站场ESD动作、火气系统、消防系统、储罐、主要输油(气)设备保护参数等报警纳入作业区监视终端0级报警管理。5.2.3应避免随意将报警信息进行屏敝,对于因误报警率高易触发保护系统动作的报警可提出变更管理,具体执行Q/SYXG10222《管道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范》。5.2.4应避免出现以一定的规律或者间歇性反复出现无效报警。5.2.5应避免无用的报警信息,不能对操作员提供的原因或者纠正动作的信息。若报警条件不需要提示告知操作员且不需要操作人员采取行动,不应设为报警。5.2.6由于正常控制命令导致的设备达到预期的状态变化,且不需要告知调度员的信息不应列为报警,仅作为事件记录。5.2.7报警管理系统应提供调度人员或作业区(站队)值班人员自设预报警信号功能,以便于在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管道的异常工况。预设报警应设置为压力或流量等关键参数的△值一键设定报警;自设预警信号应区分于工艺保护限值,其改变不应影响相关PLC或RTU触发连锁逻辑的限值。5.2.8所有的各类报警、预设报警、操作命令及设备状态改变等信息都应完整记录在系统事件记录中。5.2.9公司调度监控中心、作业区(站队)值班室、站控室应设置报警外放音箱,不应关闭报警外放声音,且应保持音量能被值班人员关注。5.2.10调度人员或作业区值班人员应对所监视(控)到的0级、Ⅰ级报警、Ⅱ级报警进行逐项确认,在未进行确认运行影响前不应点击确认;对预设报警值报警时,应予以确认后重新设定。5.3报警类别与内容5.3.1第一类是远程反传终端、二级调控管道中控SCADA系统、站控系统,分三级,即Ⅰ级(最高级)、Ⅱ级(中级)和Ⅲ级(低级)报警,报警级别划分表见表A.1、表A.2。5.3.2第二类是作业区(站队)监视终端报警信息,分为四级,即0级(最高级)、Ⅰ级(较高级)、Ⅱ级(中级)和Ⅲ级(低级)报警,报警级别划分表见表A.3、表A.4。5.3.3各级报警等级说明如下:Q/SYXG10121—20134a)0级报警。仅用于作业区(站队)监视终端,为重要事件报警,按照中控与作业区操作界面划分内容,不属于北京油气调控中心中控调度监视,直接影响或威胁管道正常运行,以辅助系统为主的工艺参数和设备设施的状态信息。此类报警信息由作业区(站队)值班人员进行重点监视并及时确认,向中控调度提出预警的报警;b)Ⅰ级报警。为严重事件报警,影响管道正常安全运行,需要调度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触发事件有管道与站场ESD系统启动、站场关闭、远控线路截断阀关闭、液体管道的水击保护系统启动等;c)Ⅱ级报警。为重要事件报警,管道运行发生重要变化,需要调度员采取适应的措施或重点关注。触发事件有设备故障、站场重要变量超限报警、数据通信线路中断等;d)Ⅲ级报警。为一般报警,即除上述0级、Ⅰ级(较高级)、Ⅱ级报警以外的其他报警。如果持续下去可能对管道正常运行造成影响。5.4报警显示5.4.1报警信息构成5.4.1.1报警信息应容易阅读和理解。5.4.1.2任何级别报警都应通过字体颜色及声音区分级别,每一种级别的报警应有唯一的颜色界面(见表1),每种级别的报警都应设置唯一的报警声音(见表2),声音大小可通过音量开关调节。5.4.1.3报警信息未被确认前,报警栏中的报警时间项一直闪烁,且持
本文标题:10121-SCADA系统报警管理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89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