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西安城市排水问题2
城市排水问题陕西阳光雨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由于短时暴雨,西安遭受了不少苦头据统计,从2019年开始,每逢大暴雨,昆明路、小寨等地区积水便达1.5米以上,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随着昆明路明渠、西斜三明渠、西斜四明渠、丈八东路、纬一街雨水截流工程等项目的完工或即将完工,西安市雨水排放系统即将形成。西安市主要道路积水点令人担忧的是,即使雨水排放系统形成,但由于大多数雨水排放管道低于河河床位置,短期内雨水无法按预期设想排放至河里,形成雨水有管道“输送”,却无地方排放的尴尬局面。也就是说,未来1-2年,西安仍将面临着昆明路、小寨、枣园路等近50个地区雨天积水问题。由于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危害历史事件西安来源:华商网-华商报星火路立交桥下最深处水深1米,市政人员紧急排除积水2019年07月26日晚8时影响:1小时暴雨夜袭西安城区20余户居民被淹积水:多处路段积水40厘米,星火路立交桥下积水1米停电:4孩子电梯被困1小时列车晚点:大批旅客滞留200米路水中泡了5个月三桥一处工业区修好的路没下水井,数家工厂被积水害惨即使早已雨过天晴,昨日下午3时多,西安市西郊三桥附近的天台五路,一段200多米长的路面还淹没在半米深的积水下。这条位于三桥街道办闫石村所属的工业区内、宽不过七八米的水泥路顺着西宝疏导路高高的路基向西延伸,越往西地势越低。导致路面长期积水的罪魁祸首是:500多米路面上找不到一个下水井口,高处流下的雨水根本排不出去。路两侧至少有12家小型加工企业天天“开门见水”,300多工人每天蹚水,有的厂干脆买了人力三轮车,拉上下班的工人“过河”。“水路”边一家风机生产厂的七八个年轻人蹲在厂门口半米多高的沙袋上,工人们说,厂子已停产好几个月了,运送原料的小货车进来就熄火。这家厂门口的积水至少60厘米以上,“就算不下雨,沙袋也不会搬走,平时积水最浅也有20多厘米。”“最西头那家修理厂今年初搬过来,干了三四个月就走了。”与风机厂相距几十米的西安科弘厨房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鲜祖洪说,自己这几天正在找地方准备搬走,“一下雨,水就淹到厂里,每家厂门口都挡着沙袋,厂里备着水泵,一开门就闻着恶臭,厂区办公楼也出现了塌陷,我实在是忍受不了了。”今年7月份大面积降雨我国严重受灾南方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给南方许多城市造成极大的“城市内涝”压力,广州城区遭受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内涝灾害。全市共发生内涝点118个,其中89处为新增内涝点,44处严重水浸。而广州市水务局刚刚于3月30口宣布,为期1年、总投资达9亿元的广州市水浸街整治工程已提前完成全部228个改造点中的176个,并称备受关注的岗顶排水管网改造和排涝泵站建设已基本完成。在继2009年3月28口遭遇特大暴雨之后,广州市斥巨资打造的所谓“全面升级”的城区防水浸系统并没有在此次强降雨过程中发挥作用,仅5月7口的强降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_5.4亿元。5月19口新加坡《联合早报》以《“重地上、轻地下”,城市规划弊端暴露》为题对中国南方暴雨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现象进行了专题评论。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和人口聚集程度提高,我国城市地区对洪涝的敏感性不断增强,而我国城市的排水基础设施经不起洪涝灾害的考验,进一步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能力的工作迫在眉睫。为此,特将国际上有关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经验予以总结整理,以资参考和借鉴。而面对各地的洪涝灾害,在江西赣州古城宋代排水系统仍发挥作用。让我们去探寻那里的奥秘吧今年南方遭遇强降水,发生洪灾的同时,当洪峰到达江西省第二大城市赣州时,遭遇的是这样一幕情景:儿童在城门口水滩里嬉戏钓鱼,买卖人在滔滔洪水边安然地做着生意。看起来,他们丝毫没有把“洪涝”当做“灾害”。6月21日,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近百毫米,市区却没有出现明显内涝,甚至“没有一辆汽车泡水”。此时,离赣州不远的广州、南宁、南昌等诸多城市却惨遭水浸,有的还被市民冠上“东方威尼斯”的绰号。一时间,效率低下、吞吐不灵的城市排水系统成了众矢之的。这一切的不同,都源于赣州市至今发挥作用的,以宋代福寿沟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包括广东省一位城管局局长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都承认,城市排水系统做得最好的是江西赣州。不过,他略显不服气地强调,“这个系统也是古人留下的”。不会被淹没的城市古人留下的福寿沟呈砖拱结构,沟顶分布着铜钱状的排水孔。据测量,现存排水孔最大处宽1米、高1.6米;最小处宽、深各0.6米,与志书上记载基本一致。经过3小时通风换气,再穿上有点儿像孕妇装的连体雨衣,顺着2米多高的竹梯往下,终于见到了900多年前的下水道——福寿沟。借着安全帽的灯光,前方是一条不见尽头的砖砌通道。空气很难闻,就像那种多年未经疏浚的死水塘搅拌着垃圾的混合气息。(足+尚)着齐膝的地下水和淤泥,人只能猫着腰往前走。好在没碰见目击者所述的“吐着信子的水蛇和成群结队的老鼠”,当然也未能如一位市政工人师傅那般幸运,她曾经在砖缝中发现了古人藏匿的金首饰。偶尔有几块刻着同心圆或井字形的青砖,经专家鉴定,都是唐代的花纹砖。地面上对应的这片区域是一条叫姚衙前的古巷,这里大体保留着宋代的格局,散落着历朝历代的房子。在被问及“老城为啥不淹水”时,老人们都说,赣州是座“浮城”,而且是乌龟形,龟首在城南,龟尾在城北,所以不管江水怎样涨,赣州城都能跟着浮起来。福寿沟的故事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明初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军师刘伯温欲破赣州城,久攻不下。最后刘伯温派人用铁钉将“龟”的四只脚钉住,才得以水淹赣州,破城而入。在赣州市博物馆文博专家万幼楠眼中,这些民间传说都不大靠谱。“不发生洪涝完全得益于一套现在看来都相当先进而科学的城市排水系统。”他说。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也常年饱受水患。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一个叫刘彝的官员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万幼楠分析说,在现代,如果下水道的坡度不够,一般都要用抽水机,而福寿沟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同时,为了保证水窗内沟道畅通和具备足够的冲力,刘彝采取了改变断面,加大坡度等方法。有专家曾以度龙桥处水窗为例计算,该水窗断面尺寸宽1.15米、高1.65米,而度龙桥宽4米、高2.5米,于是通过度龙桥的水进入水窗时,流速陡然增加了2~3倍。同时,该水窗沟道的坡度为4.25%(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或下降4.25米),这是正常下水道采用坡度的4倍。这样确保水窗内能形成强大的水流,足以带走泥沙,排入江中。至今,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仍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有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都可以应付,也不会发生内涝,“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赞叹”。不过,每逢雨季,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在万幼楠看来,水窗是一项最具科技含量的设计。原理很简单,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在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其他国家是如何面对排水问题的吧面对这些自然问题,国外是怎么做的呢?日本日本于1963年开始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并于1992年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日本政府规定:在城市中新开发土地,每公顷土地应附设_500m3的雨洪调蓄池。在城市中广泛利用公共场所,甚至住宅院落、地下室、地下隧洞等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调蓄雨洪,止城市内涝灾害。具体措施包括:降低操场、绿地、公园、花坛、楼间空地的地面高程,一般使其较地面低0.5}-1.Om,在遭遇较大降雨时可蓄滞雨洪;在停车场、广场铺设透水路面或碎石路面,并建设渗水井,加速雨水渗流;在运动场下修建大型地下水库,并利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作为水库调蓄雨洪;在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建设地下河,直径10余米,长度数十公里,将低洼地区雨水导入地下河,排入海中;为防止上游雨洪涌入市区,在城市上游侧修建分洪水路,将水直接导至下游,在城市河道狭窄处修筑旁通水道;在低洼处建设大型泵站排水,排水量可达200-300m3/s。日本东京拥有全世界最知名的排水系统。东京下水道系统以合流制管道系统(污水和雨水采用同一管道排放)为主,包括管渠、抽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场。其污水管,雨水管和合流管的总长度超过1.5万公里,用于管道清扫和维护管理的检查井超过47万个,平均每33米就有一个。德国为提高城市排涝能力,近年来,德国开始推广新型雨水处理系统一一“洼地一渗渠系统”。该系统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该系统代表了“径流零增长”的排水系统设计新理念,其目标是使城市范围内的水量平衡尽量接近城市化之前的降雨径流状况。系统的优点在于不仅大大减少了因城市化而增加的雨洪暴雨径流,延缓了雨洪汇流时间,对防灾减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从降雨径流传输与贮存技术来看,德国传输径流主要有地下管道和地表明沟两种形式,其中地下雨水管线不仅要考虑雨水传输,同时还要考虑储存雨水和减缓洪峰的功能;地表明沟则既考虑了雨水传输的功能,也考虑了对构造城市景观的作用,通常是将其模拟为蜿蜒曲折的天然河道。降雨径流的贮存形式,家庭中一般采用预制混凝土或塑料蓄水池;居民区一般采用人工湖或构造水景观,或者通过绿地、花园或人工湿地增加雨水入渗。总之,德国将雨水的传输储存与城市景观建设和环境改善融为一体,既有效地利用了雨水资源、减轻了水处理厂对雨水处理的压力,又有效地改善了城市景观。德国汉堡建有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洪水期可以发挥很强的调度水量作用,大规模蓄水,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在柏林,由于广泛推行城市集雨措施,不仅提高了城市的防涝能力,而且实现了对雨水的最大收集利用。此外,德国还通过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率来减少雨水径流。在立法保障方面,德国立法规定在新建小区之前,无论是工业、商用还是居民区,均要设计雨洪利用设施,否则政府将征收雨洪排放设施费和雨洪排放费。法国由于因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而导致的严重水污染和城区内涝的历史教训,法国历来十分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规划,并且以历史悠久而著称。法国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完善,目前总长达2347公里,远远超出了其地铁系统规模。除规模瞩目外,其设计和管理也极为周到。城区下水道均建于地面以下_50米,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管道设计采用多功能设计理念,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如此宽大的排水系统,不仅有利于快速排水,而且有利于电力、通讯设施线路的布局。具体到细节,基于对地面雨水流量的充分估计,巴黎城区主干道的井盖孔密且直径大;住宅区内的下水道入口设计成簸箕状,进水口也较大。城区总数达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均统一编号,由1300多名专业人员负责维护。凭借发达的排水系统,使巴黎可以从容应对大至暴雨。不仅如此,由于设计合理,整洁美观且规模宏大,其下水道系统已经成为代表性景观。此外,巴黎的城市排水法律保障体系也相当完善,专门制定《城市防洪法》,内容涉及城市内涝预防、规划以及政府责任等与城市防洪相关的各个方面。美国美国在城市防涝方面采取立法与工程举措并重的手段。美国早已有强制性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其多个州均立法规定,城市新开发区域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并制定了详尽的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以及问责手段。如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和宾夕法
本文标题:西安城市排水问题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72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