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施工方案1、立柱安装与垂直度调整(1)按图纸要求将各立柱安装在相应位置的地锚预埋件上,首先从有剪刀撑处的立柱开始安装,然后紧跟着安装此处的剪刀撑和组合梁,经过安装调垂直后,再安装其余的立柱、组合梁。(2)立柱安装前要检查立柱的直线性,如弯曲过大则需校直(要求弯曲度f111000,L为立柱米长度)。调好立柱后,按照图纸要求(注意划十字线和测量准确十字线中心的坐标)将立柱焊接在相应的位置上。(3)尽量从靠近温室中间的那根轴线开始焊接立柱,以便把误差向两边赶。注意焊接的质量,无虚焊现象。所有的立柱可先点焊上,检验调整好后再满焊。(4)在焊接立柱的同时安装底槽,底槽有方向性,所有的长底槽都要在同一个方向上(观察底槽上的孑L就可以确定)。用立柱夹片及M12×80的螺栓固定。(5)为保证立柱垂直于水平面,用2米靠尺来调整。底槽安装完毕后,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每条轴线的直线度,避免底槽出现凸凹不平的现象。(6)底槽下面的两个螺栓孔穿出螺栓时螺杆在内侧拧紧,上面的两条螺栓螺杆在外侧稍带上螺母即可(待固定桁架时拧紧)。2、柱间斜支撑安装底槽安装完毕即进行柱间斜支撑的安装,以保证纵向稳定性。位置为每条轴线的等分点(数量依轴线长度而定,有二件,有四件)。用柱间斜支撑卡A、B固定。3、桁架安装桁架应从温室中间跨开始安装,每个跨装完以后再安装另一跨,也可以隔跨安装,同样可以减少误差积累。桁架由底槽侧面预留的两个螺栓固定。注意保证桁架在垂直面上。4、纵拉杆、稳定桁架用支撑、端部跨间斜支撑的安装(1)纵拉杆有顶开窗机构,安装纵拉杆时按图纸排列要求把顶窗臂端部铰链及A连接按位置穿好并用顶丝及自攻钉固定。纵拉杆在固定在E型组件前要调整好桁架的位置,保证桁架与水平面垂直,纵拉杆接头处用自攻钉固定。(2)稳定桥架用支撑安装此支撑时要检查是否将顶窗臂铰链及A连接安装在里面,然后固定在垂直析条及纵拉杆上,(用48圆卡箍及立撑斜撑接片。(3)端部跨间斜支撑A、B、C:每栋首尾两跨安装此连杆。棚头是否垂直、2平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杆的安装。(4)从端头角连接支向第二拱肩处为2900mm;水平杆为2700mm;第二跨48圆卡箍支向第一拱肩处为3lOOmm。(5)安装以上杆件时应调整桁架的垂直度并紧固杆件;纵拉杆E型连接件间一定要用自攻钉固定;桁架及斜撑的找正要由专人负责。5、水槽安装注意水槽安装的方向性,一定要与底槽搭配。水槽螺栓应从上向下穿,保证水槽内平整,水槽中部的两个9孔相对应的在底槽上打8孔(现场打孔),然后穿M8×30的螺栓。水槽与底槽的连接螺栓为M8×30,它从上到下依次穿过:M8大平垫、胶垫30×2-2、水槽内接片、防水胶条、水槽、底槽、M8大平垫、M8螺母。6、端面连接杆、侧面连接杆、遮阳幕端横梁等安装端面连接杆及侧面连接杆安装前应设定一水平基准,按此基准以图纸尺寸确定各杆件的垂直间距及位置。弯曲严重者要校直.并保证每道连接杆的水平直线性。各杆件外沿应与外沿齐,保证躲藏面胸平整。除了最上面靠近底槽的一道沿着底槽的坡度外,其余的侧面连接杆均为水平安装。遮荫幕梁的安装应找正垂直高度,保证托幕线不与其它零件相干涉。7、四角立柱侧杆及四角包边安装四角立柱侧杆为带大小孔的方管,四角包边为LC9909铝型材。8、主体安装的验收(1)构件结构符合合同要求和设计图纸要求;(2)构件钢材表面镀锌光滑、无毛刺,无锈斑、掉锌现象;(3)结构件焊波较均匀,明显处的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4)螺栓连接无松动,垫片齐全,螺栓朝向的一致性;(5)棚头和侧面横杆直线度≤10mm:(6)其余参阅GBS020-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盖材料安装1、卡膜槽安装说明(1)顶部棚头卡膜槽安装顶部棚头卡膜槽安装时,应首先安装棚头弧形角板固定件及弧形角板,然后将卡膜槽连同弧形角板一起用自攻钉固定在棚头桁架上,自攻钉间距为0.4米一个。卡膜槽两端头及卡膜槽锯断处应用锉刀修光滑,另外在上膜前最好在卡槽接头处垫些废膜,或贴上透明胶带,防止刮膜。3(2)顶部水槽卡膜槽安装顶部水槽处卡膜槽安装时,将卡膜槽紧靠水槽支板每隔0.4米用自攻钉固定在水槽上。卡膜槽两端头及卡膜槽锯断处应用锉刀修光滑,另外在上膜前最好在卡槽接头处垫些废膜,或贴上透明胶带,防止刮膜。(3)顶部卷膜窗卡膜槽安装顶部卷膜窗口上下各固定一道卡膜槽,在安装卡膜槽时,应在每道桁架上均用自攻钉固定,自攻钉间隔为l米。另外,在距棚头2米处及上、下窗口间各固定一道卡膜槽,用于固定卷膜重合部及防虫网,固定卡槽自攻钉间距为0.4米。卡膜槽两端头及卡膜槽锯断处应用锉刀修光滑,另外在上膜前最好在卡槽接头处垫些废膜,或贴上透明胶带,防止刮膜。(4)顶卷膜窗防虫网卡膜槽安装顶卷膜窗防虫网分别固定在卷膜窗上、下窗口的卡膜槽内,与顶部薄膜共用卡膜槽及卡簧,不再单加卡膜槽及卡簧。(5)湿帘窗防虫网卡膜槽安装湿帘窗防虫网安装时,在湿帘侧立杆侧面及湿帘上、下横杆顶面或底面紧靠湿帘固定卡槽,用于固定防虫网。每个湿帘窗只在湿帘四周固定一圈卡膜槽,将防虫网从立柱内侧穿过,用包塑卡簧卡好。卡膜槽两端头及卡膜槽锯断处应用锉刀修光滑。2、塑料膜的安装(1)薄膜在运输过程中,应用软布包裹,防止硬物划伤和硌伤。(2)薄膜在安装使用之前应存储在遮阳的地方,并且不得超过6个月,如在冬季安装,安装前须将薄膜放置在室温下2-3天为宜。(3)安装薄膜前,应仔细阅读薄膜上文字说明,分清哪一面涂有防滴剂,安装时一定要保证将涂有防滴剂的一面朝室内,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装反将直接造成温室滴露,影响温室的使用性能,甚至造成对温室植物的伤害。(4)在建设中应观察不足之处,由于错误的温室构造问题很可能会造成安装中断。安装薄膜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桁架、水槽、连接件等与膜直接接触的零件上是否有毛刺,如果有一定要提前修光,对不能修光的一定要包裹透明胶带,防止刮伤薄膜。(5)不要在土地上拖拽薄膜卷以防薄膜破裂,在打开薄膜卷时检查地面状况(避免物体刺破或划伤薄膜)。不可以在薄膜上行走,也不应该把装配工具或其他物体放在薄膜上以防它们弄破薄膜。(6)安装薄膜一定要选择无风的天气进行,以防损坏薄膜。在拉动或展开薄4膜时,动作一定要轻,防止薄膜刮在温室构件上,从而造成薄膜损坏。(7)安装后塑料薄膜一定要保证一定的张力,一定要平整,不能扭曲。保证薄膜有统一的松紧度以防其与构件的摩擦和撞击,但不应该绷得太紧,否则会在寒冷的季节里由于收缩或雄积雨雪而造成破裂。(8)卷膜窗安装后,一定要保证窗膜与下部固定膜有200g上的重合量,以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另外在两端卷膜轴下方增加保护胶皮,防止卷膜轴长期滚动而将薄膜轧断,两端卷膜轴上方增加编织膜,防止刮风时将窗膜刮起,造成薄膜损坏。(9)薄膜安装后立即进行压膜线安装,防止风损坏薄膜。3、卷膜窗卡膜槽与防虫网安装(1)卷膜窗防虫网分别固定在卷膜窗上、下窗口的卡膜槽内,与覆盖薄膜共用卡膜槽及卡簧,不再单加卡膜槽及卡簧。(2)防虫网的安装方式有多种,本工程采用固定安装法,固定在开窗卡槽上。防虫网的安装必须与周边覆盖物叠压、卡紧或并拢,安装后应平整无折皱,相互间不得有缝隙。4、压膜线的安装顶部每隔1米布置一道压膜线,压膜线两端分别系在两侧水槽的吊环螺栓上,在系压膜线时一定要注意,压膜线两端头要修光、藏头,不要裸露在外边,以防将薄膜刮坏。5、覆盖工程验收(1)提供相关资料提供覆盖材料生产厂家、品牌、出厂日期和主要参数;覆盖材料的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2)安装外观板材安装外观平整,分隔均匀,无明显倾斜、空鼓;板材固定应用带防水垫圈的镀锌螺栓或自攻钉,钉距均匀且满足设计要求:膜安装外观平整,无较大皱折,卡具应为镀锌活铝制等不锈材料,固定可靠;(3)功能检测水密性:用压力大于300Pa,流量2~3fr13/h的水流在选定温室测点持续喷淋3分钟,不得出现明显的滴漏现象。温室测点可随机选取,50m长度内不少于3点,500m2不少于10处。透光性:材料平均透光率须达到70%以上。通风系统施工51、顶窗臂、顶窗横梁、顶窗臂间斜支撑安装(1)顶窗臂按图纸尺寸将顶窗臂铰链固定好,将顶窗臂上端插入铰链,下端与顶窗横梁连接。先用项丝顶紧,待调整好后在铰链上用自攻钉固定。(2)顶窗横梁首先按图纸要求将横梁工、11、111、W放好(注意方向),并彼此用连接套管连接,用顶窗臂连接铰链与顶窗臂固定。(3)顶窗臂间支撑首尾两跨安装支撑,以后每隔8米安装。首尾两跨安装支撑成“八”字;“八”字的顶端在拱顶上,中间的“八”字相对即可。2、开窗电机及轴安装、调试在安装电机及轴前,先将传动轴支架及齿条端部按图纸尺寸固定好,传动轴支架安装在析架的60×40mm的矩形管上,齿条端部支架安装在顶窗臂上。(1)(开窗电机:安装在每栋中部的一跨。(2)电机轴:安装前一定要将轴调直,然后将开窗机齿条副穿在相应的位置上,调整好后固定(用自攻钉)。注意:端拱与其它拱上的轴支架不同。调试时应使顶窗横梁起落一致,落下后与水槽密封。3、卡槽固定、端部顶窗角板安装卡槽固定:每根卡槽在距端部30mm处用5.2钻头打孔(同时穿透卡槽固定的另一零件),然后用M5X8拉铆钉固定之。以后每隔300rnm-个拉铆钉。二道卡槽垂直相交时不要在卡槽端部锯坡口。端部顶窗角板:在安装角板前,应先将端部密封件分别安装上,安装角板时应和端拱上的卡槽一同固定,并在卡槽与角板之间加上密封胶条。开窗的一侧固定在顶窗臂上,不开窗的一侧固定在端拱上。长短角板搭接时应注意接茬不能进水,要顺水流方向搭接(高处的角板在上面)。变配电项目1、工艺流程配电箱安装要求一弹线定位一明(暗)装配电箱一绝缘摇测2、操作工艺(l)配电箱安装要求配电箱应安装在安全、干燥、易操作的场所,设计要求为箱体用40MM×40lffivi角铁制作的支架架撑,高1.3M,下设固定砼底座,共计6个。导线剥削处不应损伤线芯或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如多股导线与端子排连接时,应加装压线端子(鼻子),然后一起涮锡,再压按在端子排上。如与压线孔连接时,应把多股导线涮锡后穿孔用顶丝压接,注意不得减少6导线股数。导线引出面板时,面板线孔应光滑无毛刺,金属面板应装设绝缘保护套。一般情况一孔只穿一线,但下列情况除外:指示灯配线;制两个分闸的总闸配线线号相同:孔进多线的配线。配电箱内装设的螺旋熔断器,其电源线应接在中间触点的端子上,负荷线应接在螺丝的端子上。配电箱内盘面闸具位置应与支路相对应,其下面应装设卡片框,标明回路名称。配电箱内的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电源,应具有明显的标志。配电箱盘面上安装的各种刀闸及自动开关等,当处于断路状态时,刀片可动部分均不应带电(特殊情况除外)。配电箱上的水母线应带有黄(LI相)、绿(.L2相)、红(L3掴,),淡蓝(N零线)等颜色,黄绿相间双色线为保护地线。配电箱上电具、仪表应牢固平正整洁、间距均匀,铜端子无松动,启闭灵活,零部件齐全。在照明配电工程中,当采用TN-C系统时,N线干线不应设接线端子板(排)。当采用TN~C~.S系统时,一般应在建筑物进线Ⅱ接配电箱内分别设置N母线和PE母线,并自此分开。电源进线的PEN线应先接到PE母线上,再以连接板或其他方式与母线相连,N线应与地绝缘,PE线应采用专门的导线,并应尽量靠近相线敷设。配电箱内应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地线(PE线)汇流排,各支路零线和保护地线应在汇流排上连接,不得绞接,并应有编号。配电箱内的接地应牢固良好。保护接地线的截面应按下表的规定选择,并应与设备的主接地端子有效连接。配电箱的箱体及二层金属覆板均、应与保护接地电路连接,在订货时应提出设置专用的、不可拆卸的接地螺丝母,其保护接地线截面按上表的规定选择,并应与其专用接地螺丝有效连接。注意:PE线不允许利用箱体、盒体串接。配电箱如装有超过50V电器设备可开启的门、活动面板、活动台面,必须用裸铜软线与接地良好的金属构架可靠连接。3、安装配电箱(1)拆开配电箱:安装配电箱应先将配电箱拆开分为箱体、箱内盘芯、箱门三部分。拆开配电籍时留好拆卸下来的螺丝、螺母、垫圈等。(2)安装
本文标题:大棚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73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