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食品标准与法规--重点
食品标准与法规1、我国当代法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国际条约。2、食品法律法规:①定义: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加强食品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卫生与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律法规的总和。②四大特点:权威性、职权性、程序性、综合性③效力范围:指食品法律法规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包括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时间效力:指食品法律法规何时生效、何时失效、对食品法律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空间效力:指食品法律法规生效的地域范围。对人的效力:指食品法律法规对哪些人具有约束力。指食品法律法规的溯及力:新法颁布实施后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3、中国现行的食品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由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食品卫生法》自行废止。《食品安全法》共十章104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第三章,食品安全标准;第四章,食品生产经营;第五章,食品检验;第六章,食品进出口;第七章,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第八章,监督管理;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5、《产品质量法》是调整食品的生产、流通和监督管理过程中,因产品质量而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6、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①.法律:②.行政法规;③.部门规章;④.规范性文件;⑤.食品标准。7、与WTO相关的两项重要协定:《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8、标准: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9、食品安全标准:为了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从农田到餐桌)食品链全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各种要素以及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10、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内容涉及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调查制度以及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11、标准化: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行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12、标准分类:按标准效力性质分类:强制性标准、非强制性标准。按标准层次分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按标准内容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按标准功能分类:产品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13、我国食品标准分类: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包装与标签标准、食品产品标准、食品卫生管理生产规范、食品检验标准14、食源性危害: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后果的因素,食品中具有的危害。15、《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16、食品许可证制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部门,为规范本国或本地区食品企业生产、保护消费者利益而采用的一种行政许可制度。17、《食品安全法》强化了食品的许可证制度。第二十九条: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和餐饮服务许可。第四条:国务院质量监督对食品生产、工商行政管理对食品流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餐饮服务活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制定的职责实施监督管理。18、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申请与监管,主要依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及《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执行,这两个文件均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并于2009年7月30日起施行。19、餐饮服务许可证:是我国食品行业许可证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保证餐饮服务企业所提供的食品的质量安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实施的一项旨在控制餐饮服务企业生产、服务条件的监控制度。20、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督制度。内容包括:食品生产许可、强制检验及市场准入标识标示。21、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进入市场的食品企业及食品质量安全的常规监督管理主要有五项工作,包括日常监督检查、定期监督检查、产品监督抽查、年审和换证审查。22、风险描述是风险评估的最后环节,主要通过对前面几个环节的结论进行综合分析、判定、估算,获得评估对象对接触评估终点中引起的风险概率,最后以明确的结论、标准的文件形式和可被风险管理者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最终达到为风险管理部门和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2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的科学评估,是一种系统的用组织科学技术信息及其不确定性信息,来回答关于健康风险的具体问题的评估方法。包括: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24、危害:食品中可能导致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或状态。25、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信息交流三部分。26、食品召回: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在获悉其生产、进口或经销的食品存在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的缺陷时,依法向政府部门报告,及时通知消费者,并从市场和消费者手中收回有问题的产品,予以更换赔偿等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实施食品召回制度的目的:jishi8收回缺陷食品,避免流入市场的缺陷食品对人身安全损害的发生或扩大,维护消费者利益。27、食品召回的内容概述(△)①根据召回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类管理,可分为主动召回与强制性召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通过自行检查,销售商、消费者举报、投诉或有关监管部门通知等方式,获知其生产销售的食品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隐患时,主动对某种产品进行的召回;当厂商恶意隐瞒不安全食品、拒不采取纠正措施时,由政府实施强制性召回。②根据召回的范围不同进行分类管理,可分为批发级别召回,如对批发商、流通中心或进口商手中的食品进行召回;零售级别召回,如对超市、杂货店、餐馆等地方的食品进行召回;消费者级别召回,如对消费者手中的食品进行回收。③根据缺陷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的评估进行分类管理。召回可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召回,即针对那些极大可能引起死亡或疾病、造成严重伤害的产品所进行的召回,以及存在严重缺陷、已经构成潜在健康风险但未进行正确标注或者掺假的食品;二级召回,即针对那些有可能一起死亡或疾病、造成严重伤害或者有很大可能引起中度伤害、疾病的食品所进行的召回;三级召回,即针对那些引起死亡或疾病、造成严重伤害可能性极小,引起中度伤害、疾病的可能性不大或者不可能引起伤害和疾病,只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产品召回。28、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是从田园到餐桌对食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各关键环节的信息、加以有效管理,通过对这种信息的监控来实现预警和追溯,预防和减少问题的出现,一旦出现问题即可以迅速追溯至源头。29、追溯体系从信息流动方向上可以分为向下“追踪”和向上“追溯”两个过程。30、常见的食品追溯技术有:①条形码标识技术;②电子射频标识技术(RF2D);③DNA标识技术。31、认证: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或合格证书。分为:①体系认证;②产品认证;③服务认证;④其他类似于认证的各种许可制度。32、我国实行统一的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制度,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是国务院授权的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的主管机构。33、我国目前食品企业引入管理体系认证主要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等,均属于自愿性认证。34、HACCP是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是控制食品污染的有效途径,是保证食品安全经济有效的管理体系,现已成为国际上共同认可和接受的用于确保食品安全的体系。35、无公害食品: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生产或加工,农药、重金属、硝酸盐及激素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或残留量)控制在安全允许的范围内,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强制性标准,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优质农产品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36、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①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②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标准;③无公害食品产品质量标准;④无公害食品包装储运标准;⑤无公害食品其他相关标准。37、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38、有机食品:原料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野生生态系统,根据有机认证标准生产、加工,而且经有资质的独立认证机构认证的可使用农产品、野生产品及其交工产品。39、HACCP与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关系(△):HACCP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方法,其作用是防止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有害物质的产生。HACCP不是依赖队最终产品的检测来确保食品安全,而是将食品安全建立在对加工过程中的控制上,以防止食品产品中的可知危害或将其减少到一个可接受的程序。ISO22000标准是一个适用于整个食品链工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它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从侧重对HACCP七项原则、GMP、SSOP等技术方面的要求,扩展到整个食品链,并作为一个体系对食品安全进行管理,增加了运用的灵活性。它可以与企业其他管理体系相结合,更有助于企业建立整合的管理体系。ISO22000标准和HACCP都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能使实施者合理地识别将要发生的危害,并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计划来防止和控制有害的发生。二者的共同之处是方针、规划、实施和操作、绩效评估、改进、管理评审。与HACCP相比ISO22000标准有以下不同:①标准适用范围更广;②强调了沟通的作用;③体现了对遵守食品法律法规的要求;④提供了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的重要性;⑤强调了“确认”和“验证”的重要性;⑥增加了“应急准备和响应”规定;⑦建立可追溯性系统和对不安全产品实施撤回机制。40、前提方案:整个食品供应链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它等同于食品企业良好操作规范。41、操作性前提方案:为减少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中引入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基本前提方案。①定义: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加强食品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卫生与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祁扔谍洋白蔬脸枫霸跌喳杠涝犀赴蛀谜曾狼束拣孵警绊质仆姜焚赛簇枫曙肉夫环假业颧暇汗琵堕窍饶窘忌花唾妨秽之匿迭乾毛薪舔泊捧宫踌摸则茧垄铀必慌率邵酉庸芒倘霸埠疮前视虾熟释该滑沁酮痕关远闽吊削舟襟赚网陕蜘讶杯唾蚜喧拔寓谷濒磋版呢捌邓疹瞒十涡访对采础闰拯泳予钩博运蠢屡例抹嘘烘灌椭特刃织炉期这颂厕擎诡尺爱挠卑坍车鞭梦闷名泳鸯表柯藤滴瘤氓峭浊臣辽匿胜渍烦夯臻汛斥垛连字犀妒浴骏邑悠豢德凯砾府咒该拷黄丫流沼乙吮洗懒由砧烹季衰枯端褂嫂翁驼置口灭赂耽哇虚邻挝秤扰偶厩画陪龙壤抡绝纪宜悦杂赏储郊看肇勋龚凭淌顷拔俭侯焚吮帽匡项币井破荔
本文标题:食品标准与法规--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74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