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琵琶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声音和语言文字)有人说,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古人听了一曲好的音乐之后,说有“绕梁三日”之感。孔子听到齐国的《韶》乐之后,甚至“三月不知肉味”。乐声之美,其魅力之大,由此可以想见。但音乐并不象高耸入云的山峰,奔腾不息的河流,翁郁苍翠的林木那样形象可感,它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这就不禁让我们发问,如何用语言文字将音乐的美传递出来,《琵琶行》给了我们一个好的范例,今天我们来鉴赏《琵琶行》的音乐描摹艺术。(板书)二、激情配乐朗诵“大弦嘈嘈如急雨”至段末(一位学生朗读和全体学生齐读,教师做指导):三、鉴赏《琵琶行》第二段音乐描摹部分:讨论:所用手法(比喻、侧面烘托手法)、乐曲的起伏变化明确: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划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不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扬,或低回鸣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而且仔细欣赏起来,还可以听出这一声和那一声又有明显的音色、音调上的区别,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投影: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2小弦切切如私语幽细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流利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入微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雄壮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四、比较《琵琶行》、《明湖居听书》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探讨描摹重点(提示:是除了描摹音乐或声音还描摹了什么)和手法的异同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清。刘鹗《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3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琴声袅袅升起,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接着又转成风和日丽,远处飘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飘柳絮,它们漂浮不定,若有若无。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它一心向上,结果还是一落千丈。惭愧呀,我空有一双耳朵,不会欣赏音乐。但是听了颖师的琴声之后,我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颖师你高超的琴艺,一会儿把我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我置入悲苦的地狱,就好像同时把冰火投入了我的胸膛。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总结:以声摹声和以状摹声(不直接摹写音乐本身,而是写听到音乐后联想的场景、画面或心理感受)或二者兼有投影:以声摹声↘比喻以状摹声↗通感、侧面描写……音乐←→语言文字4五、学生描摹音乐佳作展示和老师下水作文配乐朗读将军令高一六班宋育蕾“铮!”一声浑厚低音拉开乐章的序幕。紧接着,便是一连串儿的急促的重低音,好似一触即发形势下的战场上匆忙报告的士兵的脚步声。中间杂着似战鼓擂声,战报终于送到了将军手上。蓦地,丝弦之间骤起高昂,像是烈马踏蹄、雄象长鸣,激荡里不乏飞扬的少年热血,鼎沸下又暗含谋划的而立三思。又是急转,抹挑变幻,这是清脆的中高音的舞台:如花枪带起的呼呼风声,又如长矢破空的细促嗖声;勾打流连,那是高亢的高音的世界:若响哨吹出的尖锐笛声,又若利剑刺衣的短急嗤声。眼前仿佛是自负的将军,一身银甲,手持令箭,准备下令。一声令下,战场厮杀更胜先前,战鼓不知疲倦地擂动,逐渐加快、紧张。拨弦复为紧促,撮摇相合,硝烟都像是要从音符里流出弥漫一般。金戈铁马,士兵在嘶吼;鞍鞯冷刃,将军方下令。忽急停,仿若沸水骤寒,惊得众人恍惚一下。曲罢在激烈处,没有结局,可无穷的遐想却令人欲罢不能。偕天同苍(曹亮)开头的音乐如泉水般清冽,似水滴落入清池,泛起淡淡的涟漪,回荡着莫名的伤感。童谣朗朗,幼鸟轻鸣。平静,只是平静,心生一种凄凉,无法平静。好似拉开弓,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转而音乐变得低沉。兵刃既接,战马嘶鸣,士兵在呐喊,鲜血在横流。一幅战争的画面浮现在眼前。音乐变得悲凉,随即又变得高亢。战鼓雷雷,战争变得更加激烈。最终归于平淡,又是一段童谣。整首歌,波澜起伏,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最终归于平静后,心却静不下来。战鼓在脑中隆隆作响,撕心裂肺的呐喊还在回荡……在林中小道上散步,听着电台上正放着的钢琴曲《维也纳的森林》。“叽-叽-喳”仿佛有鸟儿在互相鸣叫着,我向四周看看,什么也没有啊!原来是乐曲中的声音。伴着舒缓的节奏,心情顿时静了下来,曲子中时不时夹杂着清脆的鸟鸣,或是青蛙“咕咕”的叫声,好似你就正处身于这样一个静谧祥和又生机勃勃的大森林中。突然,是什么打破了林中的安静?节奏变得轻快起来,高低起伏的旋律,好似正有一只活泼的小鹿,在丛林中一蹦一跳,踩着乐点欢快地向前跑着。“咚-”突然,耳边静了下来,世界在那几秒内仿佛停住了一样,紧接着是低沉而节奏感极强的旋律,让我不由得紧张起来,曲调忽的高了上去,仿佛被抛在浪尖上的小船,顷刻间又像大鼓敲出的沉闷的响声那样低沉得令人感到压抑。终于森林还是恢复了活力,紧张的时刻过去了,琴声好像雨点落地般的清脆,又好像和风拂过那样温柔,每一个音符跳动着,奏出了一曲生机盎然的森林之歌。二泉映月高一六班孙博抽弦一声,出云见月,星落四野。悲声大发,泉涌一处,对影两重。欲抑既扬破春雨,缓拨慢拉二月风。垂风静而影乎止,惊只雀而逐波流。呜呜咽咽,掩掩抑抑,高处诉尽无限泪,转调自成许多情。信手短拨,并慢叠长调,有临水苦寒之侵骨,兼多病霜鬓之摧枯。音缈缈而入昭云,下转凄凄难成声,闻者莫不动容,非沾襟濯袖不能已也。离乡别井者,拊膺5却步;拽布披麻者,泪落潸然。其泉贮月,水波横绝连清光,上达九天也。欲借心事与明月,明月何故作半弦?月固无心,风移云蔽,虽千金难买一圆,犹人之托身于冥冥,辗转于戚戚,寄痴呓于少年,枉白头于人间。碧落穷尽难觅时,黄泉底下有故知!是曲动天下之大悲,合日月之多情,插弦顿声,水落月沉,断肠未已。第一个音符响起,像一滴珍珠般的露水从叶子上滑落,不小心惊醒了太阳,她从山顶投下一缕阳光,慢慢的,天亮了起来。动物们渐渐从漫长的冬天里苏醒。歌曲进入了高潮部分,万物复苏,百花争奇斗艳,黄鹂鸟是最受欢迎的歌手,她正卖弄着自己动听的歌声。小溪潺潺,和煦的春风吹动绿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在阳光的映衬下,花朵愈加娇艳动人、五彩缤纷,每一朵都与众不同。江岸边柳树的枝桠垂到水中,一叶扁舟驶过,舟上的孩子弯腰掀起了水花。天色渐暗,月满西楼,乐曲渐渐慢下来,进入了尾声。眼前的景像越来越远,最终缩成了一点,帷幕合上,一曲终了。真是像经历了早春的一天。《春旅人》筝锋“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怕是能对这首曲子较为贴切的形容了。这首讲的古筝曲,很容易的枸杞人们心中的热血,甚至有种男儿当自强的豪情壮志在心头油然而生。仿佛是曲子在感叹,世间竟没有与其匹敌的曲子。像是江湖中的血雨腥风,从曲子中好似透过一个冷漠无情,黑衣蔽体,压着黑黑的斗笠,身后背着古琴的绝世杀手。前奏是较轻快的部分,很容易让人松懈下来,但是也处处埋着陷阱,细腻的小奏中,是不是的出现让人心惊肉跳的重拍,玖拾、像是身处于杀手面前,明明是空灵、悠远的琴音,而你的秀发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削下来,到了中间部分,节奏明显的加快加强,你眼前立马冲出一道道锋利的琴刃,正向你冲过来,你拿起了武器与琴声抵抗,耳边又浮现出金属刀剑互相碰撞发出的清脆响声,入侵者接连不断地发起进攻,节奏跌宕起伏。这时出现了停顿,好似是片刻的休战,气质不然,在一声声琴音中又猛地窜出了几个凶狠的带刀喽啰,张开血腥大口,冲向你砍来。而这时,你已经无力阻挡,倒在血泊中,曲调也变得悠扬、婉转,就像代表着杀手胜利时的得力自豪。结尾处的几个重低音,仿佛是他对你的怜悯之心,也或是对这件事做个彻底的了断,最后干脆、利落地走开,脚底不染一丝尘土。奈何,谁与筝锋。李春浩六、当场练笔:播放一首欢快的曲子,写一段描摹性的文字,要求使用以声摹声或以状摹声的写法,并展开评比。
本文标题:琵琶行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772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