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实验八:尿素中氮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甲醛法测定氮含量,掌握间接滴定的原理。2.学会NH4+的强化,掌握试样消化操作。3.掌握容量瓶、移液管的正确操作。4.进一步熟悉分析天平的使用。二.实验原理:1.尿素是有机碱,不能被强酸直接滴定,需要先消化。尿素的消化尿素CO(NH2)2是有机弱碱,Kb=1.3×10-14,不能满足cKb≥10-8弱碱直接被准确滴定的条件,可用浓硫酸将其转化为(NH4)2SO4:CO(NH2)2+2H2SO4=(NH4)2SO4+CO2↑+SO3↑CO(NH2)2+H2SO4+H2O=(NH4)2SO4+CO2↑尿素CO(NH2)2经浓硫酸消化后转化为(NH4)2SO4,过量的H2SO4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从红色到黄色。2.NH4+是弱酸,不能被强碱直接滴定,要把弱酸强化弱酸的强化NH4+是一个弱酸,Ka=5.6×10-10,也不满足cKa≥10-8弱酸直接被准确滴定的条件,可用甲醛将其转化。4NH4++6HCHO=(CH2)6N4H++3H++6H2O由于生成的(CH2)6N4H+(Ka=7.1×10-6)和H+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生成的(CH2)6N4是弱碱,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约为8.7,应选用酚酞为指示剂,溶液中有两种指示剂,在滴定前溶液为红色,滴入NaOH标准溶液后,随着溶液中氢离子的减少,颜色的变化次序为红→橙→金黄(第一次)→黄→金黄(第二次)。第一次出现金黄时未到终点,此时是指示剂甲基红的颜色变化,待过纯黄后,再出现第二次的金黄,已到终点,此时是指示剂酚酞的颜色变化在起作用。。铵盐与甲醛的反应在室温下进行较慢,加甲醛后,需放置几分钟,使反应进行完全。三.主要仪器与试剂主要仪器:分析天平,250m烧杯(3个),50mL滴定管,称量瓶,干燥器,量筒,250mL容量瓶。主要试剂:NaOH溶液(2mol·L-1及0.1mol·L-1的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甲醛溶液,基准试剂,尿素试样四、实验步骤序号步骤思考1在一周前洗净100mL小烧杯、小表面皿、10mL量筒,放实验柜中晾干。为什么尿素消化步骤中所用器皿均需干燥,怎样干燥?2准确称取尿素试样0.6~0.7g于100mL烧杯中,加6mL浓硫酸,盖上表面皿。1.怎样取用浓硫酸,实验中要注意什么?2.为什么小烧杯只盖表面皿,不能放玻棒?3在通风橱内缓缓加热,当有密集的CO2溢出时,移走煤气灯,至无CO2气泡少时,用大火加热至冒出的浓白雾又变稀时,再加热2min,在通风橱中冷却。1.消化过程中怎样掌握火焰的大小,大火加热后能观察到哪些现象?2.消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3.为什么要在通风橱中冷却?4吹洗表面皿和杯壁,加30mL纯水稀释,稍冷后完全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1.为什么吹洗表面皿和杯壁,为什么冷却后才能吹洗?2.怎样将试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3.怎样混合容量瓶中的试液?5准确移取25.00mL试液三份,分别加3滴甲基红指示剂,先用2mol·L-1,后用0.1mol·L-1NaOH溶液中和过剩的H2SO4至纯黄。1.能否将洗至纯水的吸管直接伸入容量瓶中,吸取溶液荡洗三次?2.用吸管移取试液时,是移取一份测一份,还是移取三份后测?3.中和多余的强酸时,为什么用甲基红作指示剂,而不用酚酞?4.怎样中和多余的硫酸?6取30ml甲醛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微红色。7在中和好的消化液中,加入10ml甲醛溶液,充分摇动,放置5min。8加入5滴1%酚酞指示剂,溶液由红色至金黄色,到纯黄,最后到金黄色即为终点。五.实验结果及分析序号123尿素的总质量m/g0.6236尿素的体积/mL25.0025.0025.00初读数V1(NaOH)/mL0.000.000.00终读数V2(NaOH)/mL19.0919.0219.00△V(NaOH)/mL19.0919.0219.00氮的含量N%46.2246.0546.00相对相差%氮的含量N%(舍前)46.09S0.001153计算T1.130.350.78查表3-1的T(置信界限95%)1.15氮的含量N%(舍后)46.09用到的计算公式:1.N—H+—OH-N%=[C(NaOH)×V(NaOH)×M(N)]÷[m(CO(NH)2×25.00/250.00)]×100%2.平均值的计算:=(X1+X2+X3+……+Xn)/n3.标准偏差计算:4:统计量计算式为:Tn=(Xn-)/S六.问题及思考题★思考题1.尿素是个有机碱,为什么不能用标准酸直接滴定?尿素消化后转化成,为什么不能用标准碱直接滴定?实验中NH4+如何强化?答:尿素为弱碱,因此不能用标准酸溶液直接滴定。由于NH4+的酸性太弱(Ka=5.6×10-10),因此不能直接用标准溶液滴定。甲醛与NH4+作用,生成质子化的六次甲基四胺(Ka=7.1×10-6)和H+,其反应如下:4NH4++6HCHO=(CH2)6N4H++3H++6H2O所生成的H+和(CH2)6N4H+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采用酚酞作指示剂。2.写出尿素消化和NH4+强化的主要反应式,拟出尿素中含氮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答:尿素消化:CO(NH2)2+3H2SO4=(NH4)2SO4+2SO2↑+2H20+CO2↑NH4+强化:4NH4++6HCHO=(CH2)6N4H++3H++6H2ON%=[C(NaOH)×V(NaOH)×M(N)]÷[m(CO(NH)2×25.00/250.00)]×100%3.中和硫酸过程中氢氧化钠的量是否要准确控制?若不足或过量时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碱加过量了该怎么办?中和过量的碱是否要记录?答:要准确控制,不足是消耗氢氧化钠偏大,使测出氮的含量偏高,反之,过量则偏低。碱加过量了滴加0.5mol·L-1H2SO4溶液至试液为橙红或红色,再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至纯黄,10s后为金黄。不需要记录不会影响氮含量的测定。4.为什么加入的甲醛事先要用碱中和,中和所用的减量是否要准确?要不要记录?答:甲醛中常含有微量的甲酸(甲醛受空气氧化所致),应将其除去,否则会产生误差用的碱量需要准确,否则会产生误差,但不需要记录。5.随着滴定的进行,溶液的颜色由红色—金黄色—纯黄色—金黄色。是哪些指示剂在起作用?答:红色和第一次出现金黄色及纯黄色,是指示剂甲基红的颜色变化,待过纯黄后,再出现第二次的金黄,已到终点,此时是指示剂酚酞的颜色变化在起作用。★问题:1.当中和过剩硫酸,若用酚酞做指示剂,对测定结果将产生正误差还是负误差?答:负误差,以酚酞为指示剂,会有部分NH4+被中和。所用的碱偏多,从而滴定待测溶液用的碱量偏小。2.滴定待测酸量时,若不在加酚酞而仍用甲基红作指示剂,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答:虽然甲醛溶液中有少量酚酞指示剂,由于量少,不能灵敏的指示终点。如不加酚酞,试液中原有的指示剂是甲基红,是酸性范围变色的指示剂,使弱酸的氢离子不能被滴定,使N%偏小。1.1为什么尿素消化步骤中所用器皿均需干燥,怎样干燥?尿素消化时溶解酸为浓硫酸,稀释对酸解不利。如尿素未完全酸解,则测定结果将偏低,所以所用器皿(100mL烧杯,小表面皿、10mL量筒)均要干燥。⑵一周前,将它们洗至纯水,在实验柜内铺上吸水纸,将烧杯倒合、表面皿凹面朝上放在吸水纸上,量筒倒放在洗净的烧杯中,自然晾干一周。2.1怎样取用浓硫酸?实验中要注意什么?⑴从浓硫酸滴瓶中取,滴瓶的滴管垂直,不伸进量筒。⑵注意:①不要将浓硫酸滴在量筒以外的地方。如不小心滴在桌上,应立即处理干净,因实验桌桌面不耐浓硫酸腐蚀。建议:将浓硫酸滴瓶放在搪瓷盘中滴加。②操作中不要碰翻盛浓硫酸的量筒或烧杯。2.2为什么小烧杯只盖表面皿,不能放玻棒?⑴为防止尿素消化时溅出试液,须盖表面皿,但不能放玻璃棒,以免小烧杯倾翻。⑵用实验室提供的烧杯夹夹住100mL烧杯,在稍离石棉网的上方摇动烧杯可使试液混合均匀。使用烧杯夹需注意夹稳烧杯,取下烧杯夹时,不要带翻烧杯。3.1消化过程中怎样掌握火焰的大小?大火加热后能观察到哪些现象?⑴溶解开始时,只要缓缓加热,用中火。当看到细而密的气泡出现时退火,避免反应过于剧烈。待大量CO2逸出后,继续加热至无CO2逸出,改用大火加热,此时火焰要接触石棉网,必要时垫木块,加热温度要高。⑵大火加热后,烧杯内有大量白雾产生。继续加热,在烧杯壁逐渐看到有浓硫酸的回流圈,并慢慢上升,随后看到液面上方白雾变稀甚至变清,烧杯上部有雾,雾又慢慢变淡,再加热2min,此时还可能会观察到试液内出现大气泡,停止加热。3.2消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⑴不要打开表面皿,以免有试液溅出;⑵消化过程一定要大火,大火才能反应完全;大火加热才会有足够强的气流托起雾,使液面上方变清,白雾变稀,借此判断反应完成。若消化不完全,测定结果将偏低。⑶由于实验室用的是液化气,灯是由煤气灯改装而来,所以火焰中的黄色可能不会全部消失,这意味着火焰中有炭黑存在。若黄火接触到表面皿,使表面皿上沾有炭黑,下一步洗表面皿时会将炭黑洗入试液中,因此消化时要尽量大火,但又不能超过石棉网的石棉芯,避免黄火接触表面皿。此外通风橱抽风功率大时,会使火焰斜向一边,使黄火接触到表面皿,因此要调节好通风橱的抽力,或调节通风橱门开启的大小,使黄火不斜向一边。3.3为什么要在通风橱中冷却?因烧杯中还有SO3,放在通风橱外会污染实验室环境。4.1为什么吹洗表面皿和杯壁,为什么冷却后才能吹洗?⑴将反应过程中溅在表面皿和杯壁上的试液冲洗到溶液中,以免试液损失;⑵稀释浓硫酸是一个放热过程,若在热的时候冲洗杯壁和表面皿,会使试液溅出,发生意外。此外,大火加热后的表面皿、烧杯突然碰到冷水容易炸裂。4.2怎样将试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⑴从通风橱中取出已冷却的烧杯,用洗瓶吹洗表面皿、烧杯壁,加30mL纯水稀释,搅拌,稍冷后,在容量瓶口上方取出玻璃棒伸入瓶口,玻璃棒的顶端靠近瓶颈内壁,杯嘴靠住玻璃棒,沿玻璃棒慢慢加入试液,溶液沿瓶壁流下,待试液全部流完后,将烧杯轻轻上提,同时直立,使附着在玻璃棒和烧杯嘴之间的1滴试液收回到烧杯中,将玻璃棒放回到烧杯(不放在烧杯嘴处)。用洗瓶吹洗玻璃棒、杯壁3次,每次的洗涤液都要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吹洗瓶颈,加纯水到容量瓶容积的2/3。右手拿住瓶颈标线以上处,直立旋摇容量瓶,使试液初步混合,消除体积效应。⑵待溶液冷至室温,慢慢加水到接近标线1cm处,等1~2min,使沾附在瓶颈上方的水流下。在原烧杯内加少许纯水,用滴管取水后伸入瓶颈,但稍向旁侧倾斜滴加水,使水顺壁流下,直到弯月面的最低点和标线相切为止。4.3怎样混合容量瓶中的试液?塞好瓶塞,左手大拇指在前,中指及无名指、小指在后,拿住瓶颈标线以上部分,而以食指压住瓶塞上部,用右手指尖顶住瓶底边缘。如容量瓶小于100mL,则不必用手顶住,将容量瓶倒转,使气泡上升到顶,如此反复倒转十余次即可。5.1能否将洗至纯水的吸管直接伸入容量瓶中,吸取溶液荡洗三次?不能。将洗至纯水的吸管伸入容量瓶中,已将纯水带入容量瓶,导致试液浓度改变,应将容量瓶中的试液倒入小烧杯后荡洗吸管,烧杯与吸管同时荡洗后倒去试液,再取新的试液进行第二次荡洗,重复操作进行第三次荡洗。5.2用吸管移取试液时,是移取一份测一份,还是移取三份后测?同时移取3份试液分别放在三只250mL烧杯中,然后测试,因在同一状态下移取试液,测定结果精密度好。5.3中和多余的强酸时,为什么用甲基红作指示剂,而不用酚酞?若用酚酞做指示剂,会有部分NH4+被中和。由于试液中同时存在强酸H2SO4和弱酸NH4+,但中和多余的强酸时不能中和NH4+。由于NH4+是弱酸,Ka=5.56×10-10,其溶液显弱酸性,如0.1mol·L-1NH4Cl溶液的pH值为5.12。若用酚酞做指示剂,NaOH溶液中和至试液微红时,pH=9,就有部分NH4+被中和。甲基红为酸性范围指示剂,变色pH范围为4.4~6.2,pKa=5.2,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处于强碱滴定强酸的突跃范围(pH从
本文标题:尿素中氮含量的测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03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