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了19世纪前期英国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的原因,其中不包括()A.开辟国外市场B.推销工业品C.索取战争赔款D.掠夺原料2.“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黄海大战D.义和团运动4.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5.《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增辟通商口岸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6.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A.王老德B.李老金C.张老木D.赵老刚7.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①中华民国的建立②五四运动的爆发③日军大屠杀④蒋家王朝的覆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8.清政府终于无力抵抗殖民主义血与火的劫掠,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奇异的悲歌”,其根本原因是()A.实行闭关政策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D.实行文字狱9.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A.战争爆发于1894年,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B.黄海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C.威海卫战役中,南洋舰队全军覆没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10.学习了辛亥革命一课后,归纳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是“从国外起步到南京结果”,并按其关键活动地点梳理成线,下列答案正确的是()A.檀香山——东京——南京B.檀香山——武昌——南京C.东京——檀香山——南京D.东京——武昌——南京11.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③创办江南制造总局④谭嗣同英勇就义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12.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的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XkB1.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3.“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A.发动武昌起义B.领导南昌起义C.发动秋收起义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4.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的词语()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C.光明前途良好开端D.科学发展高举旗帜15.2017年有许多周年纪念事件定格在时间轴上,留下了永恒的记忆。1927年应该是()A.黄埔军校建立B.中共一大召开C.南昌起义D.会宁会师16.下列人物与抗击日本侵略有关的是()①邓世昌②康有为③彭德怀④李宗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7.“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新课标第一网A.增强国力B.地方自治C.拥蒋反共D.逼蒋抗日18.1936年12月13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张杨发表对时局宣言》的新闻报道。该新闻报道的是()A.七七事变爆发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C.西安事变爆发D.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9.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总是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遭到失败,而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心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共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下列史实能体现这段话含义的是()①台儿庄战役②百团大战③地道战④华侨为抗战捐飞机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虎子是第二十九军的一名战士,当时他驻守宛平县。1937年7月7日拂晓,日军向宛平县射击,中国守军立刻予以还击。此战役为()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八一三事变D.台儿庄战役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渡江战役②南昌起义③平津战役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⑤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⑤B.②⑤④③①C.②⑤③①④D.⑤②④③①22.下表是八年级一班“历史学习园地”里展示的某人物简历,请你推断该人物是()1894年,考中状元;1896年,筹办大生纱厂;1905年,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A.李鸿章B.荣德生C.张謇D.张之洞23.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第1页第2页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24.人民音乐家聂耳谱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优秀歌曲,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A.《松花江上》B.《黄河大合唱》C.《游击队之歌》D.《义勇军进行曲》25.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A.出行可以乘坐火车B.在咖啡馆喝咖啡C.可以看到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D.用电报和亲友联系二.非选择题26.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材料一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材料二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1)1840年到1901年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4分)(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时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分)(3)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在五四运动前在政治领域经历了哪两次近代化的探索?(4分)(4)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章的学习,给你的最大感悟是什么?(2分)27.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3分)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摘编自《内战百科》九一八事变纪念碑(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3分)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28.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和北京各校学生的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第3页第4页材料二材料三:北京“六三”大逮捕消息传到上海后,经上海学联联络,实现了商店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罢工斗争不断扩大,进入最高潮,以致上海市外市内、海上陆上。交通和电话通讯均告断绝。与此同时,全国三十多个城市,也卷入到斗争中来,五四爱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口号“外争国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3分)(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分别指出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2分)(4)五四运动过去的九十多年来,“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你谈谈对五四精神的理解。(2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1)材料一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中写下的诗句,长征的原因是什么?(2分)(2)长征的出发地点和三军会师的地点分别在哪里?(4分)(3)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是什么会议?(2分)材料二8月上旬,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并设总指挥部。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依据材料二,红军改编表明第几次国共合作正在形成?改编后担任八路军总指挥的是谁?(2分)材料三(解放战争时期)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一年的内战和外线作战,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据《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整理依据材料三,人民解放军揭开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战略决战中首先发起的战役是什么?(2分)第5页第6页
本文标题: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50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