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什么是种子课--读俞正强老师《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有感今年开学之初,学校给每个老师都送了一本书,迫于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的缺乏,我选择的是特级教师俞正强的《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拿到书后,便坚持每天都会阅读,到现在可以说粗略地看了第一遍,给我带来了颇多感触。俞老师把课分为“种子课”和“生长课”。对课的这种分法思想源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他用“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来描述对“树”的态度。如果将某一知识系统作为一棵树,这棵树的生长过程表现为若干节“课”,那么一定有一些课需要“莳也若子”充分理透脉络;一定也有一些课可以“置也若弃”,让学生充分自主。种子课,生长的力量,生长的课堂。那么什么是种子课?俞老师是通过举例的方法来说明的。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那些需要“莳也若子”充分理透脉络,通常处于起点或节点的课,可以称之为“种子课”。种子课就是可供迁移,可供生长的关键课。其特点是需要深耕细作,不怕花时间,以深刻达成简约。比如在“数的认识”这一知识系中,具有种子特征的课有:《自然数1的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分数的认识》,这三节课是需要教师花力气去磨出其中滋味来的种子课。图形与几何也是如此。比如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看成种子课,因为它是可供迁移的,如果学生掌握好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并能够充分理透脉络,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就会轻而易举,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与种子课对应的是生长课,生长课就是“置也若弃”的课,通常处于点与点之间,是让学生充分自主的课。相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认为《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都可以看成生长课。同时,我也认为“生长课”更适合使用导学案。说得更通俗点,数学教学和打仗的道理是一样的;一定要打好关键的几仗,关键的几仗打好了,就形成势了,其他仗就会势如破竹般地获胜。种子课上好了,生长课就会轻而易举。叶圣陶老师说过“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的确,种子有生长的力量。
本文标题:什么是种子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5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