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陈涉世家》完美归纳整理
21课·《陈涉世家》一、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其父司马谈学识渊博,曾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司马迁20岁开始游历,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继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编写《史记》。后因上书替李陵辩解而触怒汉武帝,下狱并被处以宫刑。太始元年(前96年)获赦出狱,担任中书令。司马迁发愤著书,大约在55岁那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修改工作。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为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公元前209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揭开了反对秦王朝残暴统治的序幕。此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详细地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全过程,以及相继而起的各路起义军的胜败兴替。文章记述了起义军的浩大声势,肯定了陈胜在反对秦王朝统治斗争中的功绩。同时,作者司马迁也论述了陈胜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起义领袖缺乏指挥全局的能力、自身蜕化、用人不当,导致起义军作战失利,内部离心离德。陈胜、吴广都死于自己的随从或部下之手,其结局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二、写作背景: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筑长城、修驿道,并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秦朝统治者还制订了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二世元年七月大泽乡九百人走投无路的命运,正是全国劳苦大众处境的缩影,这也是大泽乡的星星之火能点燃全国范围农民起义燎原烈火的原因。由于当时秦王朝的力量还很强大,加之陈胜本人不善于团结内部和贪图王侯生活,脱离群众,这支起义军经过短短六个月就失败了,陈胜本人也被叛徒杀害。但在这次起义的影响和推动下,各路起义军迅速席卷全国,使由秦始皇子孙万世统治中国的幻想破灭,秦王朝仅存在了15年便被推翻。三、字词:(1)注音夏(jiǎ)辍(chuò)嗟(jiē)鸿鹄(hú)闾(lǘ)左適戍(zhéshù)当行(hánɡ)度(duó)已失期以数谏(shuòjiàn)上使外将(jiànɡ)兵陈胜王(wànɡ)罾(zēnɡ)间(jiàn)令祠(cí)篝(ɡōu)火忿恚(huì)尉毋(wú)笞(chī)宁(nìnɡ)有种乎为(wéi)坛而盟蕲(qí)铚(zhì)酂(cuó)苦(hù)柘(zhè)谯(qiáo)会(huì)计事社稷(jì)杀之以应(yìnɡ)陈涉比(bì)至陈与(jǔ)皆来(2)通假字【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发配。【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图、用意。【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勿,不要。【与皆来会计事】“与”(jǔ,與)通“举”(舉),全部,全都。[形近通假](3)词类活用【大楚兴,陈胜王】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破读为wànɡ,称王,当王。【尉果笞广】笞: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天下苦秦久矣、诸郡县苦秦吏者】苦: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对……感到痛苦,认为……痛苦。【夜篝火】夜:名词用作状语,天黑以后,在晚上。篝: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狐鸣呼曰】狐: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一样。(其一犬坐于前、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死国可乎】死:名词为动用法,为……而死。【乃丹书】丹: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工具,用丹砂。【法皆斩】法:名词做介宾短语,按法律。【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忿恚尉】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失期,法皆斩】法:名词作“斩”的状语,依法。【皆指目陈胜】指: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指。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看看。【上使外将兵】外: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在外边、在外面。【袒右】袒:动词使动用法,使……露出。(4)一词多义之:①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动词,到,去,往。)②怅恨久之(语气助词、结构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意义。)③二世杀之(代词,他,这里指代公子扶苏。)楚人怜之(代词,他,这里指代项燕。)然足下卜之鬼乎(代词,它,这里指代“举大计”,即起义。)固以怪之矣(代词,它,这里指代鱼腹中书,即鱼肚子中的帛书。)令辱之、陈胜佐之(代词,他,这里指代吴广。)皆下之(代词,它们,这里指代前列诸地。)杀之以应陈涉(代词,他们,这里指代“秦吏”。)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次: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介词,处在;名词,编次。)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会:①会天大雨(副词,适逢,恰巧遇到。)②与皆来会计事(动词,聚集,集合,集会。)将:①上使外将兵(jiànɡ,动词,带领,率领。)②项燕为楚将(jiànɡ,名词,将领,带兵的人。)③自立为将军(jiānɡ,双音节名词,将领,带兵的人。)为:①为屯长(wéi,动词,担任。)②为天下唱(wèi,介词,作为。)③士卒多为用者(wéi,介词,被。)④为坛而盟(wéi,动词,修筑。)⑤项燕为楚将(wéi,判断动词,是。)书:①乃丹书帛曰(动词,写。)②得鱼腹中书(名词,帛书、书信、字条。)数:①数有功、广故数言欲亡、扶苏以数谏故(shuò,副词,屡次,多次。)②卒数万人(shù,数词,表示概数,表示不确定的数目,几。)乃: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②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号:①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动词,号令、命令。)②号为张楚(名词用作动词,定国号、定称号。)以:①扶苏以数谏故(介词,因为。)②固以怪之矣(副词,通“已”,已经。)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介词,用、拿、把。)④祭以尉首(介词,用。)⑤或以为死(和“为”组成动词,以为,认为。)⑥以激怒其众(介词,来、以便。)与:①尝与人佣耕(yǔ,连词,和。)②与皆来会计事(jǔ,副词,全,都。)行: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hánɡ,名词,行列、队伍。)②乃行卜(xínɡ,动词,进行。)③行收兵(xínɡ,动词,行军。)故:①广故数言欲亡(副词,故意,特意,专门。)②扶苏以数谏故(名词,缘故,缘由,原因。)上:①辍耕之垄上(方位名词,上面。)②上使外将兵(名词,皇上。)道:①道不通(名词,道路。)②伐无道(名词,仁道,道义。)然:①吴广以为然(代词,这样。)②然足下卜之鬼乎(转折连词,然而。)指:①卜这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图、用意。)②皆指目陈胜(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指。)等:①等死,死国可乎(副词,相同,一样。)②公等遇雨(代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复数,相当于“们”。)所:①置人所罾鱼腹中(辅助性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短语,相当于“……的东西”。)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名词,处所。)令: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派、派遣。)②令辱之(动词,使、让、叫。)③召令徒属、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号令召三老(动词,命令。)④陈守令皆不在(名词,县令。)当: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介词,处在。)②不当立(助动词,应当、应该。)③当此时(介词,相当于“正在……的时候”。)欲:①广故数言欲亡(助动词,想、想要。)②从民欲也(名词,欲望、愿望。)(5)古今异义【等死】古义:同样是死。今义:等待死亡。【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处处。今义:经常,常常。【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可怜,怜悯,怜爱。【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藉第令毋斩】古义: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今亡亦死】古义:逃走,逃跑,逃亡。今义:死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月光由门缝射入,这里是“窥伺间隙,不欲令众知之”,可以解为“暗中,暗地里”。今义:①jiān,意为中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②jiàn,意为间隔,间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动词,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今义:①名词,次序,次第。②量词,用于反复出现或可能反复出现的事情。【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自,自己。今义:人,动物的躯体。【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古义:如果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比方。【会天大雨】古义:适逢,恰巧。今义:会议,集会,见面,理解,熟悉,通晓等。【会计】古义:huìjì,集会计事,聚会谋划。今义:kuàijì,财会人员。【篝火】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今义:指在野外或开阔地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古义:有的人。今义:或者,也许。【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四、理解性默写:1、表明陈胜少时身份的句子是:尝与人佣耕2、表现陈胜摆脱贫困、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的句子是:苟富贵,无相忘3、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非凡抱负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4、本段叙述了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有什么作用?为以后领导起义作伏笔.5、本段都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陈胜?语言描写、神态描写6、起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7、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8、陈胜为起义军制定的策略口号是: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9、提出这一口号目的是为了:为天下唱,宜多应者.10、为什么陈胜认为提出这一口号就可以“宜多应者”?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2.“项燕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11、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是:鱼腹中书篝火狐鸣12、这样的舆论准备是为了什么目的?“威众”13、哪一句表明吴广在戍卒中有一定的威望?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14、“广故数言欲亡”的目的是什么?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15、最能表现陈胜反抗精神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6、“诸郡县苦秦吏者”照应上文哪一句话?天下苦秦久矣17、“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照应上文哪一句话?宜多应者18、这两句话的前后照应说明了什么?说明陈胜的分析完全正确,局势的发展恰如他起义前所料.19.陈胜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作者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作者对陈胜是肯定和赞扬的.“世家”是《史记》中为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司马迁将陈胜与一般的王侯齐观,可见对他首先发难的功绩是予以充分肯定的。1、起义的直接原因(起义的导火线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置书鱼腹。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6、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7、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8、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吏。9、通过对天下形势的分析,陈胜认为起义能够成功的条件有两个,第一是“天下苦秦久矣”;第二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1.起义的直接原因(起义的导火线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置书鱼腹。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6.陈涉召令徒属时,向封建统
本文标题:《陈涉世家》完美归纳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6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