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JKY-ZS转动惯量实验仪实验操作指导书
世纪中科第1页成都世纪中科仪器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成都科分院邮编:610041电话:(028)8524700685243932传真:(028)85247006JKY-ZS(塔轮式)转动惯量实验仪实验及操作指导书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中惯性大小的量度。它取决于刚体的总质量,质量分布、形状大小和转轴位置。对于形状简单,质量均匀分布的刚体,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它绕特定转轴的转动惯量,但对于形状比较复杂,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刚体,用数学方法计算其转动惯量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大多采用实验方法来测定。转动惯量的测定,在涉及刚体转动的机电制造、航空、航天、航海、军工等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测定转动惯量常采用扭摆法或恒力矩转动法,本实验采用恒力矩转动法测定转动惯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恒力矩转动法测定刚体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2、观测刚体的转动惯量随其质量,质量分布及转轴不同而改变的情况,验证平行轴定理。3、学会使用智能计时计数器测量时间。二、实验原理1、恒力矩转动法测定转动惯量的原理根据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MI(1)只要测定刚体转动时所受的总合外力矩M及该力矩作用下刚体转动的角加速度β,则可计算出该刚体的转动惯量I。设以某初始角速度转动的空实验台转动惯量为I1,未加砝码时,在摩擦阻力矩Mμ的作用下,实验台将以角加速度β1作匀减速运动,即:11MI(2)将质量为m的砝码用细线绕在半径为R的实验台塔轮上,并让砝码下落,系统在恒外力作用下将作匀加速运动。若砝码的加速度为a,则细线所受张力为T=m(g-a)。若此时实验台的角加速度为β2,则有a=Rβ2。细线施加给实验台的力矩为MT=TR=m(g-Rβ2)R,此时有:212()mgRRMI(3)将(2)、(3)两式联立消去Mμ后,可得:2121()mRgRI(4)同理,若在实验台上加上被测物体后系统的转动惯量为I2,加砝码前后的角加速度分别为β3与β4,则有:4243()mRgRI(5)由转动惯量的迭加原理可知,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I为:21III(6)测得R、m及β1、β2、β3、β4,由(4),(5),(6)式即可计算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2、β的测量实验中采用智能计时计数器计录遮挡次数和相应的时间。固定在载物台圆周边缘相差π角的两遮光细棒,每转动半圈遮挡一次固定在底座上的光电门,即产生一个计数光电脉冲,计数器计下遮档次数k和相应的时间t。若从第一次挡光(k=0,t=0)开始计次,计时,且初始角速度为ω0,则对于匀变速运动中测量得到的任意两组数据(km,tm)、(kn,tn),相应的角位移θm、θn分别为:2021mmmmttk(7)2021nnnnttk(8)从(7)、(8)两式中消去ω0,可得:世纪中科第2页成都世纪中科仪器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成都科分院邮编:610041电话:(028)8524700685243932传真:(028)852470062()nmmnmnnmktkttttt(9)由(9)式即可计算角加速度β。3、平行轴定理理论分析表明,质量为m的物体围绕通过质心O的转轴转动时的转动惯量I0最小。当转轴平行移动距离d后,绕新转轴转动的转动惯量为:20IImd(10)图1转动惯量实验组合仪三、转动惯量实验组合仪简介1、ZKY-ZS转动惯量实验仪转动惯量实验仪如图1所示,绕线塔轮通过特制的轴承安装在主轴上,使转动时的摩擦力矩很小。塔轮半径为15,20,25,30,35mm共5挡,可与大约5g的砝码托及1个5g,4个10g的砝码组合,产生大小不同的力矩。载物台用螺钉与塔轮连接在一起,随塔轮转动。随仪器配的被测试样有1个圆盘,1个圆环,两个圆柱;试样上标有几何尺寸及质量。便于将转动惯量的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圆柱试样可插入载物台上的不同孔,这些孔离中心的距离分别为45,60,75,90,105mm,便于验证平行轴定理。铝制小滑轮的转动惯量与实验台相比可忽略不记。一只光电门作测量,一只作备用,可通过智能计时计数器上的按钮方便的切换。世纪中科第3页成都世纪中科仪器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成都科分院邮编:610041电话:(028)8524700685243932传真:(028)852470062、智能计数计时器(简称TD)简介及技术指标世纪中科第4页成都世纪中科仪器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成都科分院邮编:610041电话:(028)8524700685243932传真:(028)85247006(1)主要技术指标:时间分辨率(最小显示位)为0.0001秒,误差为0.004%,最大功耗0.3W。(2)智能计数计时器简介智能计数计时器配备一个+9V稳压直流电源。智能计数计时器:+9V直流电源输入段端;122X32点阵图形LCD;三个操作按钮:模式选择/查询下翻按钮、项目选择/查询上翻按钮、确定/暂停按钮;四个信号源输入端,两个4孔输入端是一组,两个3孔输入端是另一组,4孔的A通道同3孔的A通道同属同一通道,不管接那个效果一样,同样4孔的B通道和3孔的B通道统属同一通道。4孔输入端(主板座子)3孔输入端(主板座子)电源接口(主板座子)注意:1.有A、B两通道,每通道都各有两个不同的插件(分别为电源+5V的光电门4芯和电源+9V的光电门3芯),同一通道不同插件的的关系是互斥的,禁止同时接插同一通道不同插件。2.本实验只备有3孔信号连接线,所以只须连接3孔的信号源输入端。3.A、B通道可以互换,如为单电门时,使用A通道或B通道都可以,但是尽量避免同时插A、B两通道,以免互相干扰。4.如果光电门被遮挡时输出的信号端是高电平,则仪器是测脉冲的上升前沿间时间。如光电门被遮挡时输出的信号端是低电平,则仪器是测脉冲的上升后沿间时间的。(3)模式种类及功能:该智能计数计时器共有五种测试模式,本实验只用计时模式,以下为其测试项目图解。计时测量信号输入:世纪中科第5页成都世纪中科仪器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成都科分院邮编:610041电话:(028)8524700685243932传真:(028)852470061-1单电门:测试单电门连续两脉冲间距时间。1-2多脉冲:测量单电门连续脉冲间距时间,可测量99个脉冲间距时间1-3双电门:测量两个电门各自发出单脉冲之间的间距时间。1-4单摆周期:测量单电门第三脉冲到第一脉冲间隔时间。1-5时钟:类似跑表,按下确定则开始计时。注意:本实验只用计时测试模式,而且测试项目名称和序号下只选择“1-2多脉冲”选项。(3)智能计数计时器操作:通电开机后LCD显示“成都世纪中科智能计数计时器”画面延时一段时间后,显示操作界面,并操作如下:1)下行为测试模式名称和序号,按模式选择/查询下翻按钮可选择测试模式。本实验只用到计时测试模式即“1计时”(第一个显示的即为此模式,可不按模式选择/查询下翻按钮);2)上行为测试项目名称和序号,按项目选择/查询上翻按钮可选择测试项目。本实验在计时测试模式即在“1计时”模式下,按项目选择/查询上翻按钮选择“1-2多脉冲”;3)选择好测试项目后,按确定/暂停按钮,LCD将显示“选A通道测量”,然后通过按模式选择/查询下翻按钮或项目选择/查询上翻按钮进行A或B通道的选择,选择好后再次按下确定/暂停按钮即可开始测量,测量过程中将显示“测量中*****”,测量完成后再次按下确定/暂停按钮LCD将自动显示测量值。4)数据查阅和记录:该项目有几组数据,可按模式选择/查询下翻按钮或项目选择/查询上翻按钮进行查阅和记录,再次按下确定/暂停按钮退回到项目选择界面。如未测量完成就按下确定/暂停按钮,则测量停止,将根据已测量到的内容进行显示,再次按下确定/暂停按钮将退回到测量项目选择界面。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准备在桌面上放置ZKY-ZS转动惯量实验仪,并利用基座上的三颗调平螺钉,将仪器调平。将滑轮支架固定在实验台面边缘,调整滑轮高度及方位,使滑轮槽与选取的绕线塔轮槽等高,且其方位相互垂直,如图1所示。并且用数据线将智能计时计数器中A(或B)通道与转动惯量实验仪其中一个光电门相连。2、测量并计算实验台的转动惯量I1(1)测量β1通电开机后LCD显示“成都世纪中科智能计时计数器”欢迎界面延时一段时间后,显示操作界面:1)选择“计时1—2多脉冲”。2)选择通道。3)用手轻轻拨动载物台,使实验台有一初始转速并在摩擦阻力矩作用下作匀减速运动。4)按确定/暂停按钮进行测量。5)载物盘转动6-8圈后按确定/暂停按钮停止测量。6)查阅数据,并将查阅到的数据记入表1中;采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将第1和第5组,第2和第6组……,分别组成4组,用(9)式计算对应各组的β1值,然后求其平均值作为β1的测量值。7、按确定/暂停按钮后返回“计时1—2多脉冲”界面。(2)测量β21)选择塔轮半径R及砝码质量m,将一端打结的细线沿塔轮上开的细缝塞入,并且不重叠的密绕于所选定半径的轮上,细线另一端通过滑轮后连接砝码托上的挂钩,用手将载物台稳住;2)重复(1)中的2、3、4步3)释放载物台,砝码重力产生的恒力矩使实验台产生匀加速转动;记录8组数据后停止测量。查阅、记录数据于表1中并计算β2的测量值。由(4)式即可算出I1的值。3、测量并计算实验台放上试样(盘、台、柱)后的转动惯量I2,计算试样的转动惯量I并与理论值比较将待测试样放上载物台并使试样几何中心轴与转轴中心重合,按与测量I1同样的方法可分别测量未加法码的角世纪中科第6页成都世纪中科仪器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成都科分院邮编:610041电话:(028)8524700685243932传真:(028)85247006加速度β3与加砝码后的角加速度β4。由(5)式可计算I2的值,已知I1、I2,由(6)式可计算试样的转动惯量I。已知圆盘、圆柱绕几何中心轴转动的转动惯量理论值为:(11)圆环绕几何中心轴的转动惯量理论值为:(12)计算试样的转动惯量理论值I理并与测量值I测比较,计算测量值的相对误差:(13)4、验证平行轴定理将两圆柱体对称插入载物台上与中心距离为d的圆孔中,测量并计算两圆柱体在此位置的转动惯量。将测量值与由(11)、(10)式所得的计算值比较,若一致即验证了平行轴定理。数据记录表格与测量计算实例刚体K1=1K2=2K3=3K4=4K5=5K6=6K7=7K8=8i(S-2)(i=1、2、…)I(kgm2)t1(s)t2(s)t3(s)t4(s)t5(s)t6(s)t7(s)t8(s)空台无0.6341.2741.9202.5733.2323.8974.5685.247-0.072台I0.00666有0.6751.2141.6762.0872.4612.8073.1293.4341.931台+盘无盘台I=有台+环无0.5611.1251.6912.2602.8323.4063.9834.562-0.045环台I=0.01191有0.8981.6172.2322.7813.2813.7434.1754.5831.077台+柱d1=6cm无0.7171.4402.1712.9093.6544.4085.1705.940-0.0581I台柱0.00791有0.7601.3581.8682.3212.7323.1123.4663.7991.630d2=9cm无2I台柱有注:i是用逐差法选取数据计算4422442)iiiiiiiiiktkttttt((4个βi)的平均值。转角时间间外力矩221128Imrmd222211()28Imrrmdd外内外内100%IIEI理测理世纪中科第7页成都世纪中科仪器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成都科分院邮编:610041电话:(028)8524700685243932传真:(028)85247006其他有关
本文标题:JKY-ZS转动惯量实验仪实验操作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6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