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华文化哲学篇期末满分论文范本20161203
从儒学之发展沿革浅析‘’己学‘’之现实发展意义1/12课程名称:中华文化(哲学篇)任课教师:麻尧宾专业:2015级化学学院基地班姓名:王宸从儒学之发展沿革浅析‘’己学‘’之现实发展意义2/12从儒学之发展沿革浅析“己学”之现实发展意义四川大学2015级化学学院基地班王宸学号:2015141231163联系方式:18224486015[绪论]“己学”,是麻尧宾先生在融会了孔孟荀等诸子的儒家思想、宋明理学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吸纳了冯友兰、钱穆、成中英等先生为代表的新儒学的精华,并立足现代社会,利用国际视野,中西合璧而构成的独一无二的新儒学体系。笔者在通读了《“己学”刍论:工夫传统与儒家的为己精神》后,尝试归纳孔子,小圣孟子的儒家思想、程朱理学、阳明心学与“己学”的关系并从现实角度粗浅地论述了“己学”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与意义。[关键词]历史沿革己学文化复兴[正文]1.己学与儒家思想,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的关系儒学发展自先秦始,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人作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孔子所处年代正是周王室衰败、王命不行列国内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其时,孔子开创了以“仁”为基本范畴的儒学思想,进行了关于人的价值的探讨。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更将其完善“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数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可见,在先贤看来,“为己”即指从儒学之发展沿革浅析‘’己学‘’之现实发展意义3/12学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我,并直落至将日常学习之所得与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对比。“反求诸己”反思己之不足,从而达到自我完善自我修复,日求完美成就理想人格的目的。从反思的内容上看,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其反省的具体内容是对其当下日常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修习,一种典型的德行考问,也可见得孔子思想重实践,重道德的生活践履。而《孟子·离娄上》则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与孔子的“为已之学”比较而言,孟子学说不但重实践,更突出的是内心性情的反躬求索以达到养心、正身、忠孝仁义、德业双修的目的。在修行的方法上孔子一方面要“修己以敬”从而“君子上达”,指努力学习从而明了为仁的意义,即“涵养面累积之‘加法’”;另一方面要克制自己的原始欲望,“克已复礼以仁”即“涵养的节制之‘减法’”,以此反复修行反复磨砺而达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圆满状态。秦朝“焚书坑儒”,其主要是针对六国灭后的“六国史书”,其次是“诗”“书”古文,而作为民间书籍的“百家之言”则不作为重点,可见焚书坑儒的主要政治目的是要毁灭历史记忆实现其万世一统,可笑可叹的是秦仅历二世而亡,短命的朝廷来不得消灭六国历史记忆就破产了。在秦代,百家之言未焚,仍保留史官、博士官的制度,可见儒家思想并未遭受重大破坏。后汉代初年,乱世中大儒叔孙通转投多方拜首而无门,终投至刘邦门下,及至汉朝初年方才一展身手。由于汉高祖刘邦出身草莽,其“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采古礼与秦仪杂就”率弟子百余人教汉初的文武从儒学之发展沿革浅析‘’己学‘’之现实发展意义4/12大臣学习礼法,大臣始知“以尊卑次起上寿”,后叔孙通被拜为太常。至汉武帝时,大儒广川董仲舒以《天人三策》奠定了西汉的政治格局,以“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提出抑黜百家,独尊儒术;以“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提出了君授神权,天人感应的思想,从此奠定了儒家独一无二的尊崇地位,但是,儒学也由此渐渐失去了先秦儒学生动活泼灵动的风范,成为了封建道统思想之发端。东晋时期,广大北方地区陷入五胡十六国的长期动乱争战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受了严重的打击。礼篇《韦宋宣文》记载“韦母宋氏。耄耋辛勤。隔纱讲礼。号宣文君。年八十余。视听无缺。乃就宋氏家。立讲堂。置生员百二十人。隔绛纱受业。号宋氏为宣文君。赐侍婢十人。由是周礼之学盛行于世”前秦一国满寻不到一本完整的《周官》,找不到一名精通《周官》音义的老师,只能麻烦一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可见当时礼乐遗缺,文化之凋蔽。宋代经的五代十国的混乱黑暗年代后,宋代士子中具有忧患意识的士人高举以天下为已任的旗帜,儒家“为己之学”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和深广,强调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中尤以北宋儒学家张载之“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代表。宋代儒学大家朱子所著《大学章句》是朱子毕生追求“为己之学”的结晶,朱子阐明了“为己之学”的功夫义和途径,即是先确立以“明明德”、“为己之学”的志向,然后以格物穷理和反躬践行为两种途径,以达到成德之最高境界。在《大学章句》从儒学之发展沿革浅析‘’己学‘’之现实发展意义5/12中朱子尝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为了明理,朱子对于“人欲”甚为贬低,“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主张“存天理,去人欲”这对于中国儒家哲学的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都极其有害,之后在道德内容上也越发偏狭而薄弱,其人本主义的合理内容也越来越少,直至发展为礼教思想“以理杀人”,严重地削弱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明代王阳明先生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建立了良知本心论,麻尧宾老师将王阳明的心学概括为五个方面:1、心外无物;2、心外无理;3、致良知;4、四句教;5、知行合一。阳明先生扬弃了程朱学说的心性论,认为心之体即性即良知,良知是人心之主宰,是德性、理性的本源,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王阳明重视身体力行,他认为“致良知”是透过实践和行动来达到的,因此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心学“知行合一”的思想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一切“知”都需要“行”,否则不可视为真知,教人不单要“静处体悟”天理,更要在“事上磨练”,从日常生活和行动中认识及实践天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了学术界的新风气。但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也明显有简易之处,如“致良知”之说没有客观的准据,往往使人空谈心性,而轻视实践造成“满街都是圣人”的荒诞景象。自宋明后中国就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中逐渐衰落固步自封,禁锢了民族发展壮大的活力,是与理学、心学的禁欲主义、空谈圣学思想分不开的。从众圣贤对“为己之学”的发展沿革看来,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从儒学之发展沿革浅析‘’己学‘’之现实发展意义6/12出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和思想贡献,在历朝历代儒学思想的历程似乎摆脱不了萌芽、发展、壮大、停滞、萎靡、势微的周期性运行规律。乱世儒家思想、士子倍受摧残,而治理国家则离不开儒学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完善稳定、社会道德的自律、民族精神的构建的强大作用力,正如赵普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学思想的发展壮大及至使之气象恢弘功夫周全离不了代代学人的继承、丰富、扬弃,今日吾师麻尧宾先生继承先贤学问创立“己学”,诚为今日新儒学思想的重大贡献,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积极调动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强调中西融合与儒学的根源性、包容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以解决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作为先生的学生,发扬光大先生的学术思想是当仁不让的任务。2.己学的学术主张“已学”承接了从先秦孔孟、宋程朱龙川至明代王阳明等儒学大家的“为已”精神,综合了程朱理学阳明心学龙川物学的思想精髓使之圆融,创造性地提出“物即理即心”的学术主张。从易本体演义转化,本体论既有广博弘远的宇宙观,又直落细微涓涓的日常人伦生活,以“一己遍照”为统摄,解决了古典儒学与现实生活脱节的问题,特别是圆满地化解了现代后工业时代的四大因素对儒学思想的冲击问题。2.1本体论。从“反求诸己”之所“求”就方向推论而言,依西方知识义之视线向外投射开出,即研究的对象为宇宙之本体,而从中国工夫义之视线向内审视即研究对象为人生之本体,人生的本体是否存在直接关系能否知“恻隐、羞恶、辞逊、是非”之“自辨”能力,儒家以太极、理气定义宇宙的本体,是直落至人生的层面的,也就是从儒学之发展沿革浅析‘’己学‘’之现实发展意义7/12生命与道德的本体。“已学”之本体一为本根一为本然,将宇宙面的本体与日常伦理生活进行无限接尽无限对接,宇宙本体的大变化最终着落于日常生活的人生本体上,“性命天道相贯通”,主张修养心性诚仁成圣的道德实践。因此,“已学”之研究既有宇宙宏大之大境界、又着落至“涓涓”之细微处的小格局,自我即是宇宙的本体,诚为可贵。这也就是“已学”之重要思想“一己遍照”的理论基础。2.2一己遍照。“一己遍照”是“己学”中至为重要的学术思想,为统摄“己学”之至重要的学问。“一己遍照”从易本体论转化衍生而来,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己遍照”之“己”为自我,“遍照”指明其范畴为全宇宙,从空间而言为大至无穷大到小至无穷小之集合,从时间而言则涵盖过去、现在、未来,其无限广博至无限细微之宇宙皆由“一”生生不息、生机勃勃而衍生转化而成。“一己遍照”之照体既被动承受又具有主观能动性,`即“能动”又有“所动”,反映出“己学”对于生命的主体性、道德精神完善的关切。2.3物即心即理。“己学”扬弃了程朱理学、阳明心学、龙川物学而创造性构建起“物即心即理”的新儒学思想,理学、心学、物学三个重要儒家思想既有交融又各有矛盾,“己学”将其进行了超融。程朱理学之“理本论”“理一分殊”即指理在气先,万物都存一理,格物致知,便可明明理成就圣人之道;阳明心学继承并发扬陆九渊之“心即理”思想,以“知行合一”“求理于吾心”思想为主旨强调身体力行实践的重要性,要“致良知”;陈龙川、叶水心之物本论是将本体论的研究直落至具体的物或器之上,故被当时之儒家所诟病。“己学”综合了理本论、心本论、物本论的思想,构建物、理、心三元不从儒学之发展沿革浅析‘’己学‘’之现实发展意义8/12离不杂的儒学体系,既强调内圣求道德素养的完美,又倡导外王成就功业重视事功致用。2.4“四良知”“四格物”。从阳明先生晚年提出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中转化而提出“四良知”“四格物”,“四良知”即“知善知恶,知真知假,知美知丑,知是知非”,“四格物”即“为善去恶,为真去假,为美去丑,为是去非”。我认为此“四良知”“四格物”可作为民间推广“己学”之通俗读本。3.己学对当今社会的意义近代中国儒学思想经受了四次冲击。1901年,清政府发布了《兴学诏书》,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建立新学堂,1905年,清朝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儒学教育从政治教育的舞台上退出;1917年至1919年,新文化运动兴起,高扬批判、反思、启蒙的旗帜,特别是把儒家礼教作为重要的批判对象,儒学在伦理精神的领域受到了第二次重大的冲击;文革中期批林批孔运动对儒家、对孔子进行各种荒诞的政治性的批判,对儒家文化进行了第三次大冲击,其中清华北大两校编写的《论语批注》,对《论语》逐条逐句进行批判;1978年中国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第四次冲击。今天,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要求民族文化的复兴,尽管我国传统文化是大融合了儒、释、道等多元文化,但是历史上儒学一直曾居于主流地位,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儒学的复兴是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密切攸关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文化伟大复兴,这个双重复兴的伟大时代正在到来,因此窃以为,“己学”思想的发扬光大正当其时。原因有四:从儒学之发展沿革浅析‘’己学‘’之现实发展意义9/123.1“己学”的重要思想主旨“一己遍照
本文标题:中华文化哲学篇期末满分论文范本2016120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7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