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边塞诗鉴赏专题•学习目标:•1.品读《从军行》,学会怎么读懂一首古诗;•2.了解相关边塞诗的相关知识•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一、品读《从军行》1.请找出《从军行》之四》的意象。•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黄沙、将士•2.把握《从军行》之四》意象特点•写出了西北边疆空旷凄凉、条件艰苦、环境险恶的景物特点3.请概括《从军行》之四》的思想感情。•《从军行》之四》渲染西北边疆空旷凄凉、环境险恶、条件艰苦、战争频繁,借以反衬远征将士战胜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的歌颂,也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三、课外延伸:边塞诗歌•(一).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有对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不同时代的边塞诗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同一时代的边塞诗也有不同的思想感情。•A.初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郁勃。•B.盛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豪雄。•C.中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苍凉。•D.晚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则是萧飒。•E.宋代边塞诗的主导风格则是愤懑。•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案: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分析“思想感情”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1)诗中“貂锦”指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答:汉代羽林军穿棉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是借代手法。•(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答:本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句紧承前句,“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深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3)就这首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可怜”“犹是”两句,以特别伤惨和沉痛的心情,用跌宕有致的语句,表达诗人对阵亡战士的哀伤和悼念,为后方闺中人不知实情依然梦里与爱人相会的令人痛彻肝肠的情感与伤怀。•河湟旧卒张乔•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注:湟水源出青海,东流入甘肃与黄河汇合,合流的一带称“河湟”。诗中指吐蕃统治者从唐肃宗以来所进占的河西陇右之地。•(1)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记述了一个久戍河湟幸存的老兵,他的战友们都战死,自己有幸回到故乡,黄昏时分独自吹奏着边庭的乐曲,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沉的哀伤。••(2)全诗表现了什么主题?请作简要分析。•答:诗通过河湟旧卒的遭遇,反映了唐代人民为战争付出的惨重代价,战争给人民造成巨大痛苦,控诉了唐政府的无能。•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1)请概括诗中的人物形象•答: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的抗金英雄形象。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2)请分析这首词中典型的艺术手法。•答:这首词最大的特色是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以抒发作者心中的满腔的幽愤和无言的抗议。这里是匹马驰骋疆场,那边是蒙尘貂裘战袍.这里是壮心在前线站场(天山),那边是退居家乡(沧州)作者用如此强烈的对比,深层次地揭示了词人的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从而激起读者对爱国志士产生很大的同情,对昏庸的南宋朝廷的憎恨.
本文标题:边塞诗鉴赏专题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7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