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模拟试题1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中国古代史(一)1.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2.根据西周分封制,受封诸侯必须①定期向周天子朝觐述职②随从周天子作战③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④为周天子镇守疆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取消农业税,河北灵寿农民自己出钱铸青铜鼎(下图),记录“告别田赋”这一亘古未有的大事。我国最早向个体农户征收“农业税”出现在A.西周B.春秋C.战国D.西汉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表明A.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的演变趋势B.宰相位尊权重的地位进一步加强C.宰相由一人到多人,权力被分割D.汉代宰相掌握实权,唐代宰相形同虚设5.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6.《西夏文佛经》这一文物最早印刷的时间可推溯到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7.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之有关的措施包括①西汉设置“中朝”②唐朝实行三省制③明朝设立内阁④清朝设立军机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我们能读出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有①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②铸铁业是当时重要的手工业部门③东汉绘画技术高超④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下列主张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积极影响的是A.“为政以德”、“以德服人”B.“有教无类”、“温故知新”C.“君权神授”、“天人合一”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0.图为“中国科普博览——古代科技馆网站”的首页,页面设置了十一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A.浑仪B.神州六号C.唐诗D.数学11.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A.手工业者B.市民C.皇族D.农民12.“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以后要步入仕途须读儒家经典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13.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B.明清的君主专制C.浅议焚书坑儒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14.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喜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15.我国历朝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分散地方管理权力、防止割据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④对地方管理,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6.图是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17.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A.出现了农村集市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D.商业市镇兴盛18.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于“海禁”政策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①反映了明清时期抑商政策的强化②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③制约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发展④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①②19.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B.祈盼“朱”姓政权的长治久安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20.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清朝设置军机处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第二部分主观题21.阅读下列有关儒家思想的材料:材料一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目的何在?(2)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观点?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朱熹对儒家思想是什么态度?对儒学的历史地位产生怎样的影响?(4)据材料四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与朱熹有什么不同?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作用的认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制是一种多中心的复合共和制:(1)是关于自治、非集权、多样性的宪制安排。制定一部有严格修改程序的宪法,在全国政府与各构成单位(州、省、邦)之间分割国家权力;各构成单位人民有自治或自组织权。……(3)绝大多数联邦国家的构成单位都有自己的宪法,规定自己的政府组织形式。……1787年宪法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材料三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方式与材料一有何异同?(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4)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两国在管理地方的方式上有何共同之处?23.书籍的印刷出版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也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图中人物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是什么?(2)《康熙字典》为古代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是康熙帝命尚书张玉书、陈廷敬主持,组织全国众多学者,历经七年的时间编纂,共收字48990个。到乾隆年间,江西举人王锡侯认为《康熙字典》存在不足,称其“穿贯之难”,因此编写出版了一部名为《字贯》的新字典。但被揭发为“诋毁圣训”,以及直书康熙、乾隆的姓名,无所避讳。最终王锡侯被斩,连带子孙也被处决;就连没有能检出悖逆重情的官员也被革职,上上下下牵连近百人。上述材料反映出当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图7图8(3)在清代,图7被收入《四库全书》,并多次刊印,图8长期失传,直到近代才根据流传到外国的译本再次印行。试从我国古代经济政策的角度,分析二者命运不同的原因及这一政策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万历二十九年(160l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抒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材料二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丈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乾隆)《苏州府志》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提炼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丝织业的发展情况。(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2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试从两则材料中各摘引最有说服力的一句加以论证。参考答案1.A2.D上述几条都属于受封诸侯必须尽的义务,通过这些来体现分封制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的作用。3.B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向个体农户征收“农业税”4.C5.D6.C7.A8.D9.A10.D11.B12.B该材料比较形象地说明了朱熹思想和孔子思想的渊源。“高于孔子,长于先生”说明了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13.D“康雍乾”“军机处”“文字狱”都是清朝时期所独有的,后两者都极大加强了君主的专制统治。14.B材料中体现了李贽的诸多观点,这些观点的核心就是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15.B16.B17.D18.A19.B20.C“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指的是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置使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21.(1)核心:“仁”。目的: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文明的社会。(2)观点:“君权神授”、“天人感应”。(2分)目的:让人民服从君主,同时也对君主有一定的制约。(3)态度:推崇。影响: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4)态度:反对坚持儒家思想,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反映了明末的思想活跃局面。(5)看法: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儒家思想日益僵化保守,后来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2.(1)管理方式: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2)同: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异:秦朝,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没有自主权;美国,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力。(3)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用: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共同之处:一方面,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另一方面,地方的自治权力必须符合国家的宪法。23.(1)活字印刷术(2)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专制皇权能够集中力量推动文化事业,但文化专制的加强(或文字狱),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3)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农学受到了重视;严格限制手工业的规模,与工商业有关的科技不被重视。不利于科技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社会进步。24.(1)丝织业发达;从业人数多;有一定分工;出现雇佣关系;形成了劳动力市场。(2)材料一:“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材料二:“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这里的机户(主)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匠)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和机工之间形成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本文标题: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模拟试题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8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