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附-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锐器伤是由锐器如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皮肤损伤。由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日趋严重。为规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根据2004年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2004年《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WHO第三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等,特制定本规定。一、基本预防控制措施坚持标准预防和安全操作是避免职业暴露医院感染的基本保证,明确自身的免疫状况和暴露源的感染情况将为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赢得宝贵的时间。(一)标准预防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均应视其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①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②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二)安全操作1.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须戴手套,有可能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2.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3.科室设置锐器盒应以方便随时丢弃为原则,禁止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回套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禁止折毁锐利器具、禁止使用过的头皮针插入瓶盖等。4.医务人员如有伤口、皮炎等,不应参加血源性传播疾病病人的直接护理工作。(三)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医务人员健康体检时应将血源性疾病的免疫情况,如乙肝、丙肝、梅毒抗体等作为必检项目,同时重视自身的预防接种。(四)重视对高危险人群的传染病筛查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需经过初筛、确证等检验程序,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在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则下,应对以下高危人群尽早进行艾滋病项目检查:1.静脉毒瘾者;2.同性恋、双性恋或异性性乱者;3.性病患者。4.暗娼、嫖客,尤其与境外人员有过性关系者;5.艾滋病患者的配偶、亲属或其他性伴侣;6.入境的外国人和港澳台人员;7.艾滋病门诊、咨询部门的医务人员,以及与HIV有关的检验人员;8.涉外部门,如旅游部门、宾馆的服务员和司机等。二、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一)伤口紧急处理1.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2.用流动水冲洗;3.复合碘或碘伏消毒伤口;(二)艾滋病:按照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三)乙型肝炎:病人HBsAg(+)或Anti-HBc(+)时,医务人员24小时内进行预防性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1周后注射HBV疫苗。暴露后6、12个月追踪血清学检查。丁型肝炎:同乙型肝炎。(四)丙型肝炎:无适用的暴露后治疗,暴露后3、6、9、个月定期追踪血清学转化。(五)梅毒:病人VDRL(+),医务人员青霉素预防注射,暴露后3个月追踪VDRL。三、报告(一)职业暴露发生后,当事人应尽快报告科室负责人(科主任或护士长);(二)按照《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进行填表登记,由科室负责人签字后由职业暴露当事人尽快送交医院感染监控科。四、评估及处理(一)医院感染监控科立即组织有关专家评估职业暴露情况并指导处理。(二)首先确定暴露源是否具有传染性(乙肝、丙肝、HIV、梅毒等)及职业暴露当事人免疫情况,如未进行检测须立即抽取患者及职业暴露当事人血液进行检查,但抽取患者血液应遵循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则。(三)根据暴露源及职业暴露当事人情况,医院感染监控科按照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提出处置建议,其他疾病的处置建议参照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原则。五、随访(一)追踪和随访:医院感染监控科负责督促职业暴露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化验,并负责追踪确认化验结果和服用药物,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二)医院有关知情人应为职业暴露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职业暴露当事人的情况。(三)锐器伤处理过程中,医院感染监控科要为职业暴露当事人提供咨询,必要时请心理医师帮助减轻其紧张恐慌心理,稳定情绪。附件1XXXX医科大学附属第X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一、基本资料锐器伤发生日期:20_年__月_日;记录编号_______医务人员资料病人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职称:工号:科室:住院号:参加工作时间:年月电话:联系电话:锐器伤后首次检验日期:20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锐器伤来源不明:□是□否检查结果:请按以下格式填写阳性:(+);阴性:(-);不明:(未知)项目扎伤前扎伤当时3个月6个月12个月病人如无结果,请立即检验Anti-HIV()()()()()Anti-HIV()HbsAg()()()()HBsAg()Anti-HBs()()()()Anti-HBC()Anti-HBC()()Anti-HCV()Anti-HCV()()()()()VDRL()GOT、GPT()()()曾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是(共次);□否曾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是(共次);□否二、锐器伤事件描述锐器伤发生的地点:医务人员锐器伤的部位:尖锐物品种类锐器伤时的操作锐器伤时的动作□(1)一般丢弃注射针□(1)采血□(1)打开针头套□(2)留置针□(2)放置导管等□(2)未对准或戳破□(3)头皮针□(3)手术□(3)加药时□(4)缝针□(4)配制液体□(4)套回针头套□(5)真空采血器□(5)皮内,皮下或肌肉注射□(5)分开针头及针筒弯曲或折断针头□(6)外科器械□(6)整理或清洗器械□(6)他人之意外扎伤□(7)玻璃物品□(7)其它(请详述):□(7)分合器械如装上或取下刀片□(8)其它(请详述):□(8)整理或清理物品□(9)尖锐物品穿出收集盒□(10)尖锐物品隐藏于其它物品中□(11)使用时破碎物□(12)其它(请详述):锐器伤物品曾接触过病人的血液及体液污染:□(1)是;□(2)否;□(3)未知锐器伤时是否戴手套:□(1)是(戴单层手套);□(2)是(戴双层手套);□(3)否受伤次数:□(1)首次受伤;□(2)曾经受伤(总共次数_____次)锐器伤后处理:□(1)挤血;□(2)冲水;□(3)消毒;□(4)病人抽血检查科室负责人(主任/护士长)签字:20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感染监控科主任签字:20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人力资源部主任签字:20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注:为维护自身利益和健康安全,请务必遵照防护处置流程;本单填妥后由当事者交感染监控科
本文标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附-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8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