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学前美术教育(模拟题)
主讲:徐子寒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手工和欣赏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A.素描B.绘画C.色彩2.幼儿审美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A.完形性B.主动性C.情感性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造型美术教学方法主要是摹仿采纳经由日本传来的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中。A.蒙台梭利B.福禄倍尔C.冈仓觉4.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和。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B.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C.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BBBC一、单项选择题5.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鸦”期、“象征”期、。A.“概念画”期B.“成熟”期C.“形象”期6.也认为通过图画教育,可以“美备欢乐”。A.梁启超B.康有为C.蔡元培7.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A.兴趣B.年龄C.能力8.方向不定的弧线、曲线、波状线等自由曲线组成的形状称为非规则的。这类形状常见于大自然,如波浪、河流、海滩、花、草、枝、叶等。A.自由形状B.想象形状C.涂鸦形状CBBA一、单项选择题9.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组织原则有审美性原则、原则和实践性原则。A.实用性B.目的性C.创造性10.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布置。A.原创性B.实用性C.活泼性11.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A.遮挡式B.零乱式C.并列式12.主张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他将其概括为八大类型)。()A.里德B.阿恩海姆C.西泽克CBAA一、单项选择题13.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入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A.外显性B.直觉性C.弥漫性14.1923年幼儿教育家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15.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A.装饰阶段B.兴趣阶段C.游戏阶段16.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分别从智慧成长、社会成长、知觉成长、生理成长、美感成长、、创造性成长七个层面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A.性格成长B.感情成长C.心理成长CCAB一、单项选择题17.民主教育家在对学校教育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幼儿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A.陈鹤琴B.蔡元培C.陶行知18.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和。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B.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C.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19.对于儿童为什么喜欢绘画,陈鹤琴不赞成“天赋说”和“生理机能说”,他提出“”说。A.模仿B.本能C.刺激一反应20.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C.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BCCC二、填空题1.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___和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3.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和,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4.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________、和的评价。也就是说,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目的要求原理步骤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活动效果二、填空题5.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___、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6.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7.绘画的题材是指创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改造或想象而进入作品的一些__________。8.曾提出幼稚园应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对束缚幼儿个性发展的封建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思想对当时的幼儿美术教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9.传统智能可应用性的定义就是解答智力测验试题的能力。这种观点运用统计方法,与不同年龄接受测试者的解答加以比较,从推断出他们的能力,认为测量出来的能力就是智能线条形状明暗色彩构图年龄特点生活现象陶行知测验分数10.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___和。11.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水平。13.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方面。14.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15.________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16.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分为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前者被称为重____的美术教育,后者则被称为重____的美术教育。线条形体结构色彩涂鸦期象征期形象期杂乱线控制线圆形线命名线美术欣赏绘画手工儿童教师美术作品意愿画艺技二、填空题1、表现目标:2、命名涂鸦:3、随机的美术指导:4、教学结构:5、美术教育目标:三、名词解释表现目标表述的是幼儿在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是涂鸦的最后一个阶段,儿童能把所画图形与现实联系起来。是指教师对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内所从事的美术活动的指导。是指一节课中所包涵教学环节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逻辑程序。目标是教育思想最典型、最集中、最概括的反映。6、儿童美术:7、经验主义——儿童中心论:8、夸张式表现:9、拟人化表现:10、透明化表现:三、名词解释指儿童在绘画表现时,总认为凡是客观存在的东西,都必须把它们画出来,虽然是重叠的两物,但画面上还是互不遮挡,全然不考虑透视的绘画现象。强调以儿童的兴趣做为美术教育的出发点,让儿童从做中学,反对教师和成人的指导干扰,以让儿童获得实践、经验和培养儿童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为目的。儿童在绘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关心的事物、认为重要的事物画得很仔细、很突出。指儿童把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植物画得和人一样,不仅赋予它们以生命,而且赋予它们一切人所具有的特点和本领的绘画现象。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了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情感。1.儿童在感知和理解美术作品方面表现出哪些特点?2.学前儿童绘画发展的象征阶段的特征是什么?四、简答题造型上:用图象表达意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具备物体的基本部分。色彩上:对颜色有自己的喜好,并用它们来描绘各种事物,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来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涂色方面显得毫无顺序,不均匀。构图上:把物体随机地安排在画面上,不注意大小比例。(1)偏重于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而忽略形式;(2)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偏重于表层意义的理解;(3)对艺术符号的感受理解中经常受一般认知中知觉经验和想象的干扰。3.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的准备。四、简答题(1)深入了解儿童对欣赏的特殊态度、情感、信念和价值观,他们对美术表现形式的情感和理念。(2)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有较为广泛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并能不断学习,富有挑战冒险的精神,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美感经验,用富有创意的课题吸引儿童的兴趣。(3)选择经典性的艺术作品,向儿童作系列的介绍,可以开拓儿童的视野,训练儿童艺术的敏感性。(4)要创设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有足够的画册、幻灯片、录像、录音等设置,能经常有机会接触画家,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有进行创作练习活动的场所。4、请你列举三个幼儿绘画的特殊表现形式。四、简答题夸张式:儿童在绘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关心的事物、认为重要的事物画得很仔细、很突出。拟人化:指儿童把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植物画得和人一样,不仅赋予它们以生命,而且赋予它们一切人所具有的特点和本领的绘画现象。透明化:指儿童在绘画表现时,总认为凡是客观存在的东西,都必须把它们画出来,虽然是重叠的两物,但画面上还是互不遮挡,全然不考虑透视的绘画现象。1.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两则美术游戏。材料包括:大小不一的塑料瓶、各种装饰物(如珠子、珠片等)、彩笔、彩色纸、扭扭棒、吸管、胶水、剪刀、抹布内容包括: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根据要求并运用提供的材料设计,每个游戏15分。2.请你围绕“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来设计一则美术活动(绘画、手工制作、欣赏任选),年龄班不限。设计包括: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3.请你运用所学的美术教育理论来设计一则题为“春天的花”的美术教育活动,年龄不限。设计内容包括: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五、设计题
本文标题:学前美术教育(模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88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