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汉服定义及简史汉服,即华夏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也就是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都被称为汉服【注意:很多人认为汉服是汉朝的服装,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后来汉服这个词汇的基本内涵也固定下来,即汉族传统服饰。在唐代樊绰的书中就明确地称大唐的服饰为汉服.到了宋元明时期,一些异族执政者也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服饰,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中国古代,除了清装外,只要是明末以前的汉人所穿的服装,不论样式、地域、融合、分化、发展,都可称为汉服(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元代服饰,蒙古人由于没有进行“剃发易服”的残暴政策,北方少数民族穿着纳石失锦袍和皮靴,南方汉人仍以汉服为主,但是糅合了部分蒙古元素)。1644年清军入关后,为打击、奴化汉族,尤其是上层士人的民族精神,以保持满清的统治地位,统治者下令全国实行“剃发易服”,此政策引起全国性的愤怒、不满及武装抵抗,随后,满清统治者进行武力镇压并血腥屠杀了6000万汉人,在此情况下,汉服逐渐消亡,而和汉服一同消亡的还有汉族的精神,“满清剃发易服后,华夏从此变鞑靼”,从此之后,奴性与愚昧开始生长在了汉族人的心中。汉人在满清的奴化和高压下逐渐习惯了满装和辫子,在推翻满清王朝后,当政者袁世凯也把长袍马褂定为常礼服;而五四运动后,北京大学要整饬校风,规定制服,请学生们公议,那议决也是袍子和马褂(满族服饰)!到此时,传统“汉服”冠冕即使要光复也无迹可寻了。接下来,建国后极左思潮、在“破四旧”的飓风里,中国进入了一个没有传统、没有文化的审美真空地带,汉民族传统文化一道粉身碎骨,遭到了真正致命的打击,乃至被汉族人自己遗忘。到了改革开放初,人们在早已被打倒的传统里茫然无措。取而代之的是西式或日式的时髦,上个世纪90年代,APEC会议领导人穿“唐装”曾经在民间引发过短暂的“唐装”流行,但是很快销声匿迹,“那样的大团花图案并不符合中式服装内敛、含蓄的内在精神。”有人剖析其原因。到了21世纪,一些青年人开始把汉服由虚拟带入现实,由断代带入复兴,开始为“华服”哀悼,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汉服复兴运动。二、汉服的特点及分类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族各朝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体部分相同。西汉的深衣和明朝的汉服基本式样是相同的,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不同。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根据众多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汉服基本样式已经完全成型。这一时期的服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较窄,没有扣子,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蔽膝”,用来遮蔽膝盖。(图:商朝汉服)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蓝、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服制而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为宽松。衣袖有大小两种样式,领子通用交领右衽。不使用钮扣,一般腰间系带,有的在腰上还挂有玉制饰物。裙或裤的长度短的及膝,长的及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图:东周汉服)东周士人汉服秦汉时期出现了深衣,深衣分曲裾袍和直裾袍两种。曲裾袍分大曲裾,小曲裾,短曲裾之分。大曲裾裙身为三绕式,又叫三绕曲裾。从服装正面分开。往往礼服为大曲裾,大曲裾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图:大曲裾短曲裾一般为两绕,图:短曲裾小曲裾则多为一绕,图:小曲裾与其他服饰相比,曲裾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汉朝曲裾袍:曲裾深衣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是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图:三重衣)直裾在西汉时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以后,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有裆的裤子(称为“裈”)。由于内衣的改进(出现了中衣、中裤、中裙),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曲裾绕襟深衣。(图:中衣中裤中衣中裙)下面这种汉代妇女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到了汉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的妇女逐渐减少。据此,有人认为汉代根本不存在这种服饰,只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重新兴起。其实,汉代妇女并没有摒弃这种服饰,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国妇女服装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战国直至明朝,前后二千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自魏晋南北朝开始,汉服男装和汉服女装区别逐渐明显,故以下分女装和男装单独论述。女装杂裾始于汉,兴于魏晋南北朝,当时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比较典型的,是在服装上饰以“纤髾”。所谓“纤”,是指一种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的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所谓“髾”,指的是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图:杂裾魏晋南北朝杂裾女)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腰用帛带系扎,款式多为上俭下丰,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交领,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于此同时,出现了半臂这种款式(图:半臂),半臂又称半袖,是从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到了隋唐时期,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多穿在衫襦之外。流行于隋代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唐代传至民间,历久不衰。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分为齐胸襦裙,交领襦裙,对领襦裙: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唐代妇女,由于身材丰硕,中唐女服也渐趋宽大,裙子的宽度比隋末唐初时要肥大的多。衣衫虽为小袖,但与初唐、盛唐女服相比,也明显趋于宽松。图:披帛宋代一般妇女所穿服饰有袄、襦、衫、背子、半臂、裙子、裤等服装样式。宋代妇女以裙装穿着为主,但也有长裤。宋代妇女的穿着与汉代妇女相似,都是瘦长、窄袖、交领,下穿各式的长裙。襦和袄是基本相似的衣着,形式比较短小,下身配裙子。颜色常以红、紫为主,黄次之。宋代的襦裙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除披帛以外,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至会随风飘舞而影响美观,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图:宋代妇女汉服另外,宋朝流行一种叫“褙子”的外衣(到了明代被也称为“披风”),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这腋下的双带本来可以把前后两片衣襟系住,可是宋代的褙子并不用它系结,而是垂挂着作装饰用,意义是模仿古代中单(内衣)交带的形式,表示好古存旧。宋代褙子的领型有直领对襟式、斜领交襟式、盘领交襟式三种,以直领式为多。斜领和盘领二式只是在男子穿在公服里面时所穿,妇女都穿直领对襟式。有身份的主妇正妻则穿大袖衣。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后来加长,发展为袖大于衫、长与裙齐的标准格式。图:大袖衫【大袖衫和褙子的区别】大袖衫没有开衩没有系带;而褙子有开衩有系带,一般在袖子下13cm处开衩进入蒙古帝国元朝的统治,由于蒙元没有进行“剃发易服”,故汉人仍保持着宋代汉民族的着装。历经蒙元的统治,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上全面倒退。蒙元末,中国经济与社会陷入彻底崩溃和混乱。为重塑礼仪与汉民族的自尊心,明朝复国以后,十分重视整顿和恢复服饰制度,很快丢弃了蒙元少数民族服度,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全面恢复了汉族服饰的特点。当今中国戏曲服装的款式纹彩,多采自明代服饰。明代妇女的服装,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明制袄裙、女衫较有特色,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女袄衫长度有长有短,有交领、竖领、方领、对衿等。此外,明代的女袄衫和男袄衫一样,也有直袖和箭袖。图:袄裙袖制之辨明朝的霞帔、禙子(背子)、比甲为对襟,左右两侧开衩。成年妇女的服饰,随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变化,有各种不同形制,普通妇女服饰比较朴实,主要有襦裙、禙子、袄衫云肩及袍服等。明代禙子,有宽袖禙子、有窄袖禙子。宽袖背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背子,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图:褙子明代的襦裙,与唐宋时期的襦裙相比,只是在年轻妇女中间,常加一条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动,有些侍女丫环也喜欢这种装束。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子的颜色,初尚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至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腰带上往往挂上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作用与宋代的玉环绶相似。图:明朝襦裙下面开始男装部分在魏晋之前,汉服男装与女装差别不大,也是分直裾、曲裾、中衣中裤。直裾:曲裾:到了魏晋时期,男子一般都穿大袖衫-大袖翩翩的衫子,衫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照汉代习俗,凡称为袍的,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口。而衫子却不需施祛,袖口宽敞。魏晋服装日趋宽博,而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约束,故成为一时风俗。图:魏晋南北朝汉服男隋唐时代开始盛行汉服的一种重要变体-圆领衫。圆领式样在中国服饰历史上很早便有出现,但一直到隋唐才开始盛行,成为官式常服。这种服装延续了唐,五代,宋,明,并对日本,高丽等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图:圆领
本文标题:汉服知识素材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90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