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之貌:貂蝉“羞花”之貌:杨贵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词》“沉鱼”之容:西施咏怀古迹(其三)杜甫《咏怀古迹》是一组七言律诗,借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心怀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刘备)武侯祠(诸葛亮)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hèshuòzhǒngxǐng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王昭君(拟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你同意这种看法吗?1.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2.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的奇伟形象。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清吴瞻泰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王昭君(拟人)1、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2、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的奇伟形象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一去紫台连朔漠青冢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昭君墓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当代画师眼中的昭君电视剧中的昭君形象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远嫁朔漠,故乡千里死葬胡沙,魂魄空归画师无耻,元帝昏庸(对比)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琵琶与昭君”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王昭君远嫁朔漠,故乡千里死葬胡沙,魂魄空归画师无耻,元帝昏庸(拟人)(对比)问题探讨:1、昭君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昭君的遭遇•绝代佳人,美不得宠•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佩空归诗眼:“怨恨”:一怨:远嫁朔漠,故乡千里二怨:死葬胡沙,魂魄空归三怨:画师无耻,元帝昏庸。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引出歌咏对象概述悲剧一生揭示悲剧根源点明昭君之怨入题铺垫明旨2、《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诗言志”“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尧典》“香草美人”“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绝代佳人,美不得宠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昭君诗人才华横溢,才不得用不分忠佞,无辜遭贬漂泊西南,思乡难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悲昭君以自悲也”怀古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咏史诗鉴赏方法:明确史实鉴赏表现手法把握情感鉴赏怀古咏史诗三步骤步骤一、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步骤二、体悟感情为什么要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步骤三、分析技巧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归纳怀古咏史诗的特点1.标题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前后加“怀古”、“咏怀”等。2.内容特点:(1)咏古迹(2)怀古人(3)忆古事3、思想情感:(1)感慨身世(2)感伤兴衰(3)劝勉警戒等等诵读提示:这首诗于绵丽之中隐含着诗人的悲愤,不可以艳诗视之,应读得既有韵致,又不流于轻浮。前一层宜用叙述调读,但其间亦略有变化:“群山”二句点明咏歌的对象,可用诗人指点望中之景的口气读,不快不慢;“一去”二句概括叙述昭君一生,有怜其远嫁之意,速度要慢些,“台”“留”二字可有延长音,以示咏叹。后一层宜用咏叹调读。“画图”二句属于用事(亦称用典),借汉元帝后悔之情写昭君之怨,辞艳而情悲,字字皆泪,宜用沉抑、低回之调读;“千载”二句是全诗高潮,点明昭君之“怨”,两句须一气读出。“千载琵琶”四字用平调,“作胡语”三字用升调,至“分明怨恨”升到最高点,然后用降调徐徐读最后三字,有余音缭绕之感。结合注释,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作业: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2、预习《登高》。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hèshuòzhǒngxǐngpèi5、杜甫诗三首秋兴(xìng)凋伤(diāo)砧石(zhēn)万壑(hè)朔漠(shuò)青冢(zhǒng)省识(xǐng)环珮(pèi)渚(zhǔ)霜鬓(bìn)再见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全诗的感情基调——感伤、叹惋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七、拓展延伸思考:1、这首咏史诗吟咏的对象是谁?2、诗人在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3、分析颔联中“自”“空”的表达效果。挖掘二者连接点诸葛亮杜甫时代才情理想付出结果不同人物角度战争频仍动荡不安战争不断安史之乱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匡扶汉室,一统天下许身社稷,志在匡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拼尽全力,不遗余力统一大业未成内心壮志未酬仕途坎坷终遭贬谪志向未就壮志未酬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仕途屡遭贬谪,失意难耐。主旨: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亮自况。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没有实现梦想而表现出来的惋惜之情。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1.诸葛亮2.诗人在诗中歌颂了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他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3.阶前的草独自呈现一片碧绿,隔叶的黄鹂徒然地叫得好听。映阶碧草、黄鹂隔叶,本来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所含之情大有转折,写出了武侯祠冷清荒凉的特点。
本文标题:咏怀古迹优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19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