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第五章-陵寝建筑赏析
第五章陵寝建筑赏析第一节陵寝建筑的涵义第二节中国古代陵寝建筑的文化特征第三节中国古代丧葬的主要方式第四节中国古代帝王丧葬制度的演化第五节陵寝建筑的布局特征第六节中国主要代表性陵墓第一节陵寝建筑的涵义陵寝建筑——一般指古代帝王的墓葬。陵——指高大突起的土堆;东周三王陵庙——宗庙的正殿称庙,后人祭祀死者灵魂的地方。寝——原指宫殿后部的寝宫。秦汉时期,开始在帝王墓的侧面建寝,象征宫殿中的“寝宫”,专供帝王的衣冠、几杖和日常生活用具,以便帝王的灵魂享用。第二节中国古代陵寝建筑的文化心理特征一.“灵魂不死”观念二.“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三.“厚葬以明孝”、“媚祖以邀福”第三节中国古代丧葬的主要方式陵墓是安放故人的尸体,祭奠故人的场所的总称。若分开来讲,陵一般指地上建筑,墓则是地下部分。陵墓景观可分为:无陵无墓有陵无墓有陵有墓由于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不同民族的观念和传统习俗的差异,所以在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多种处理已故亲属的丧葬方式。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等。土葬土葬用的棺木火葬火葬墓坑水葬用的木筏湖中的水葬台天葬悬棺葬古代埋葬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并不掩埋同类的尸体,而是弃之于原野山谷。2、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类已经对死者进行有意识地埋葬。如:山顶洞人公共墓室山顶洞人公共墓室•山顶洞人过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他们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东北部,海拔170米的一个天然山洞里,因而被称为山顶洞人。洞长约12米,宽约8米,面积为90多平方米,可容数十人生活。•洞里自然分成“上室”和“下室”。上室在洞口处,是他们的公共居室。下室在洞的深处,是他们的公共墓室。•山顶洞人的成员都是平等的,遵守共同的习俗。他们生前互相保护,死后也埋葬在一起。古代埋葬制度的演变3、新石器时代开始,人们深掘土坑,把尸体埋在地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土葬。距今7000-5000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了2000多座墓葬,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土坑藏。成人葬器开始使用棺椁,儿童使用翁棺。陵墓木椁示意图翁棺•翁棺的口缘饰一周长乳钉,束腰尖底,下腹部有一小圆孔。翁棺多用于成殓夭折的婴儿尸体,腹部留小孔以供其灵魂出入。这类翁棺多埋在住房附近,而不是埋入氏族公共墓地,说明儿童受到了特别的照顾。古代埋葬制度的演变4、夏商西周和春秋前期。“不封不树”“墓而不坟”。殷墟王陵,虽然墓穴规模巨大,最大的联通墓道面积超过700平方米,但墓与地平。未见任何迹象表示曾筑大坟。5、春秋中期开始,中原地区的土丘坟已经出现。但是,帝王陵墓之外的一般坟丘,基本上都是圆锥形或半圆形。但是帝王帝王陵墓封土经过了一系列的变化。殷墟王陵•墓呈“甲”字形,墓道在墓室南部,呈坡状,墓室为一长方形竖穴坑。墓室底有一腰坑,内有一人一大玉戈。在墓道填土内,有集中在一起的22个人头骨。第四节中国古代帝王丧葬制度的演化一、古代帝王的葬制的演化中国古代帝王的葬制经历了由单葬制、陪葬制到群葬制的演化过程。单葬制•即一个皇帝一个完整的陵墓区。•选点分散,陵园独立。•汉武帝之前的帝王都是这种葬制。著名的陵墓,有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陪葬制•即在帝王陵园外围有生前的爱将、功臣、贵戚的陵墓陪伴,形成以一代帝王陵为中心的陵墓区。•这种葬制始于汉朝,到唐朝,群臣陪葬成了一个固定的制度。著名的陵墓有,位于陕西茂陵县的汉武帝的茂陵,位于陕西乾县的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等。群葬制•即同一朝代的帝王及其后妃、子女的陵墓集中在一个陵园内的葬制。•这种葬制始于北宋,沿用于明清。这种群葬制还影响到与宋朝同代的党项羌族的王朝——西夏。•这样的陵墓群有六个:位于河南巩县的北宋帝王陵墓群;位于浙江绍兴的南宋帝王陵墓区;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位于易县的清西陵;位于宁夏银川贺兰山脚下的西夏王陵;位于北京的明十三陵。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演化封土形制:是关于帝王墓穴上方堆土成丘的形状和规模的制度。大型陵墓建造是中国封建伦理对孝道的一种规定,也是对帝王生前就安排死后的“奢侈生活”行为的维护。“厚葬以明孝”起源于周礼。帝王陵墓封土形制自周朝以来,经历了:•“覆斗方上”式•“以山为陵”•“宝城宝顶”式1、覆斗方上式周朝隋朝、宋朝即在地宫上方用黄土堆成三阶逐级收缩的方形夯土台,形状很像倒扣的斗。这种封土形制沿用的朝代最多,自周朝一直延续到隋朝。之后,又被宋朝选用。以秦始皇陵墓的墓冢形体最大2、以山为陵就是将墓穴修在山体中,以整座山体作为墓冢,气势宏大,雄伟壮观。唐朝帝王陵墓最常使用这种封土方式。尤其是海拔1188m的嵕山的李世民昭陵和海拔1048m的梁山的李治、武则天的乾陵最为雄伟,连秦始皇的封土坟头也难相比。唐朝以山为陵昭陵唐太宗昭陵•昭陵依九嵕山峰,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据说是因贞观十年文德皇后临死时给唐太宗说要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旧唐书》卷五)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关于以山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写着:“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因此,唐初以山为陵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利用山岳雄伟形势和防盗掘而已。乾陵•乾陵:乾陵位于西安80公里的梁山。是中国唐代高宗皇帝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地,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总体特征:以山为陵,以山为阙,以山为穴。乾陵利用自然山势修建,陵园雄踞整个梁山山峦,海拔1047.9米的主峰。3、宝城宝顶即在地宫上方,用砖砌成圆形(或椭圆形)围墙,内填黄土,夯实,顶部做成穹隆状。圆形围墙称宝城,穹隆顶则称宝顶。这种形制用于明清两朝,清朝的宝城宝顶多为椭圆形。这种由宝城、宝顶和方城明楼构成的坟头,在结构上较以前复杂多了,艺术性加强了,也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宝城宝顶明朝、清朝明孝陵朱元璋的皇后马氏,先朱元璋而逝,葬入孝陵,因马氏的谥号为“孝慈”而命名的。清东陵二、古代帝王陵园建筑布局的演化历代帝王陵墓的陵园建筑群由三部分组成:•祭祀建筑区:主要有祭殿,两旁有配殿、廊庑。大殿前有朝房、值房等。•神道:又称“御路”、“甬路”,为通向祭殿、方城的宽广笔直大道。两侧为阙、坊、门、石像生等,增强肃穆气氛。•护陵监:保护陵墓人员的住所,据记载汉武帝茂陵区人口达27万,日常浇树、洒扫就有5000多人。三、古代帝王陵墓地宫结构的演化帝王墓穴及棺椁在汉初以前,多为石质。西汉主要用特殊木材修造地宫,称“黄肠题凑”。东汉以后,棺椁都用木质制作;地宫,除唐朝是直接在开凿的山洞中就地营造外,都是用砖石发券垒建。从明朝开始,地宫建筑发展到顶峰,用巨型条石建筑大型墓室。四、殉葬制度的演化帝王的殉葬品,除生前的主要生活用品和心爱的物件外,还包括其在位时的生产工具、科学发明、乐器、兵器、各种重要的书籍、史册、艺术品、珠宝乃至物种。殉葬品中的人物,商周时期为活人殉;战国后期开始,因大量的人殉造成劳动力的不足,遂改为俑殉制。但是人殉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消灭。殉葬品中的人物,商周时期为活人殉;战国后期开始,因大量的人殉造成劳动力的不足,遂改为俑殉制。但是人殉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消灭。第五节陵寝建筑的布局特征中国古代的帝王陵寝一般由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两部分组成。•地下建筑部分主要用于埋葬死者的遗体、遗物和随葬品等,多仿死者生前的居住状况。•地面建筑部分主要用于祭祀和护陵之用。一、帝王陵寝的分布历代帝王陵寝的分布与其建都地点有关。在帝陵的选址中,以“藏风得水”、“聚气”为核心。二、帝王陵寝的选址1、地下幽宫1、先秦至秦汉时期:“黄肠题凑”;2、东汉以后:砖石代替木材;3、明清:“前朝后寝”、地下宫殿。三、帝王陵寝的组成黄肠题凑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葬制,是西汉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黄肠”指的是材料,就是黄心的柏木,“题凑”是指将树根向内聚合拼凑而成的结构。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陵墓木椁示意图定陵地宫永泰公主墓2、地上陵园(1)春秋以前:不封不树;(2)战国秦汉时期:方锥体、黄土夯筑;(3)唐:以山为陵(4)明清:宝城宝顶三、帝王陵寝的组成大红门神道神功圣德碑这是一座体积巨大的、为帝王歌功颂德的碑石,其碑座为程质,碑上铭刻着帝王之种种“功绩”,赑屃力大无穷,曾在海上背过仙山,以此驮碑含有功德无量之意。朝房朝房祭殿祭殿与配殿石五供由石祭台和一个炉、2个花瓶、2个烛台组成。象征着皇陵香火永旺,神火不灭,仙花常开。长眠于地宫里的帝后们一年四季都在享受后代子孙的供养。方城明楼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四、陵墓的历史文化价值•(1)反映当时的历史;•(2)旅游的重要资源;•(3)历史文献的流传;•(4)了解历史的重要证据,•(5)历史文物的保护。第六节中国主要代表性陵墓秦代秦始皇陵汉代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唐高宗李治乾陵宋代北宋帝陵,西夏王陵元代成吉思汗陵明代朱元璋南京明孝陵,朱棣长陵清代关外三陵,清东5陵,清西4陵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秦始皇陵简介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皇帝陵之一。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即〝堆土为陵〞。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是秦始皇陵的精华。据《史记》记载,墓室屋顶有用各种熠熠生辉的珍珠宝石做成的天文星宿图,下边有五岳,九州及由机械驱动水银构成的江河湖海,有用人鱼膏做成的蜡烛,以期长明,还有能接受百官朝拜的大厅。为防止盗墓,墓室还装有严密的防盗技术装置。秦始皇像铜车马秦陵铜车马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兵马俑坑将军陶俑军吏陶俑陶鞍马铠甲俑汉茂陵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汉武帝(前140~前87)即位的第二年,就开始兴建茂陵,工程耗时长达53年之久。陵园呈方形,分为内外两城,四周环以围墙。茂陵的四周遍布嫔妃、宫女、功臣贵戚的陪葬墓,至今尚存封冢墓20多座。现在茂陵建立有茂陵博物馆。汉茂陵唐帝陵唐代共21帝20陵(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乾陵),除昭宗李晔和陵和哀帝李祝温陵分别在河南渑池和山东菏泽外,其余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陕西省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6县,东西绵延100余公里。几乎与渭水汉九陵成平行一线。高祖李渊—献陵太宗李世民—昭陵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乾陵中宗李显—定陵睿宗李旦—桥陵玄宗李隆基—泰陵肃宗李亨—建陵代宗李豫—元陵德宗李适—崇陵顺宗李诵—丰陵宪宗李纯—景陵穆宗李恒—光陵敬宗李湛—庄陵文宗李昂—章陵武宗李炎—端陵宣宗李忱—贞陵懿宗李漼—简陵僖宗李儇—靖陵唐昭陵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昭陵首开中国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河。昭陵全景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墓旁祭殿两侧有庑廊,“昭陵六骏”石刻就列置其中。石刻中的“六骏”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它们既象征唐太宗所经历的最主要六大战役,同时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昭陵六骏”采用高浮雕表现手法雕刻而成,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珍品。昭陵六骏马【昭陵六骏马之一白蹄乌】【昭陵六骏马之二特勤骠】【昭陵六骏马之三青骓】【昭陵六骏马之四什伐赤】【昭陵六骏马之五飒露紫】【昭陵六骏马之六拳毛騧】唐乾陵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因处于长安西北方八卦的乾位而称乾陵。唐乾陵在唐代18座帝王陵墓中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过,且保存最完整、气势最雄伟。乾陵——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合葬墓乾陵——武则天的无字碑北宋皇陵中国北宋皇陵位于河南省巩县嵩山北麓与洛河间的丘陵和平地上。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北宋9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
本文标题:第五章-陵寝建筑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2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