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宫之奇谏假道》优秀课件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左丘明所撰,现代学者一般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所做。《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优秀散文名著。以《春秋》为纲,记载了春秋各诸侯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史实。记叙线索详略得当,善于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情节的描写,使所记叙的内容故事化。尤其擅长描写战争,注重交待战争的政治社会背景,谋划过程及战术的运用,从而揭示其胜负的必然性。在记叙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它往往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左传〉对后世文学和史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春秋时,晋国力量强大,一度曾为诸侯霸主。僖公二年,晋国向虞国借道,征伐虞之邻国虢国;僖公五年,晋国再次借道伐虢,终于将虢国灭掉,同时也吞并虞国。第一次借道时,虞国贤臣宫之奇曾劝谏而不被虞公接受;第二次借道,宫之奇再次劝谏,本文便是记述宫之奇再次劝谏的过程。•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表:外面,外围,这里指屏障•启:启发,开启,这里指启发晋的贪心。•寇: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玩:习惯而不留心,掉以轻心,放松警惕•一:数词活用为动词,表示做一次。•再:数词活用为动词,做第二次。•之:代借路这件事。•其:通“岂”,哪。•辅:面颊。车:牙床骨。•其:语气副词,表示委婉的语气,恐怕。•虞虢之谓:谓虞虢。宾语前置。•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掉以轻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车子和车版互相依傍,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宗:同姓,同一宗族。晋、虞、虢都是姬姓国,同一祖先。•大伯:大王的长子•是以:因此•嗣:继承(王位)。•昭、穆:“左昭右穆”,宗庙在左的位次叫昭,在右的为穆,昭穆相承。大王于周为穆,穆生昭,故大王之子为昭。•王季:大王的小儿子,宗庙位次为昭,其子为穆。•卿士:天子身边的执政大臣。•盟府:主管盟誓典策的政府部门。•虞公说,“晋国是我的同族,难道会害我吗?”宫之奇回答说:“大伯虞仲,是周大王的儿子。大伯没有依从大王,所以没有继承君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做过周文王的执政大臣,功勋记载在王室,收藏在掌管策命盟约的官府。•昭穆制度是指宗庙制度之一,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延伸到民间,祠堂神主牌的摆放次序也就是昭穆制度,如: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一世为昭,二世为穆;三世为昭,四世为穆;五世为昭,六世为穆;单数世为昭,双数世为穆;先世为昭,后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将虢是灭:宾语前置,(晋国)将灭虢。是,代词,复指前宾语“虢”,可以看作是前宾语标记。•爱:舍不得。何爱:爱何,宾语前置。•于:介词,“比”。•其:时间副词,将•之:指代虞,我们。•以为戮:以(之)为戮,把(他们)作为杀戮的对象,即把他们杀了。介词“以”的宾语省略常见。戮:杀,这里用如名词,表示杀戮的对象。•唯:仅仅因为。•逼:威胁•晋国一心要灭掉虢国,对虞国还有什么爱?况且虞国同晋国的关系能比桓叔、庄伯更亲吗,晋国将更加爱惜虞国吗?桓叔、庄伯两族有什么罪,却以他们为杀戮的对象,不就是仅仅因为他们威胁到晋侯自己吗?至亲以尊宠相威胁,尚且杀害他们,何况是以国家对国家呢?”•公曰:“吾享祀丰洁(jié),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享:把食物献给鬼神。•洁:洁净。•据:保佑。•非人实亲:非亲人,•惟,语气系词•依:意同“据”,保佑。虞公说,“我祭祀的物品丰盛洁净,神一定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下臣听说过,鬼神不是亲近个人,只是依据德行。所以《周书》说,‘上天没有亲近的人,只辅助有德行的人。’又说:‘祭祀的谷物没有芳香,光明的德行才有芳香。’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yī)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繄:是•冯:意同“依”,保佑•明德:使德明,即推行德政。•以:连词,表修饰•荐:献,即向神献祭品。•其:语气副词,表示委婉语气。•又说:‘百姓不能改换祭物,只有德行可以充当祭物。’这样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睦,神也就不来享用祭物了。神所保佑的,就只在于有德的人了。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而又在国内推行德政来向神灵奉献馨香的祭品,神难道会将它们吐出来吗?”•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使:使者•以:介词,表示带领、率领•腊:年终举行的一种祭祀,这里用如动词,举行腊祭•更:再。举:举兵。虞公不听宫之奇的劝谏,而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就率领他的全族人出走了,说:“虞国不可能举行今年的腊祭了。晋国灭掉虞国,就在这一次的行动了,晋国用不着再次举兵了。”•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且言易也。。奔:逃奔。•馆:公家为宾客所设的住处,这里用如动词,住宾馆。•执:活捉。•媵:作为……的陪嫁品•秦穆姬:晋献公的女儿,嫁给秦穆公。冬天,十二月初一,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丑逃奔到京师。晋国军队回国途中,在虞国住上宾馆,于是乘机袭击虞国,把它灭掉了。晋军抓住了虞公以及他的大夫井伯,把他们作为了晋侯的女儿秦穆姬的陪嫁品。然而仍继续祭祀虞国的祖先,并且把虞国的贡物仍归于周天子。所以《春秋》中记载说“晋国人捉住了虞公。”这是归罪于虞公,并且说事情进行得很容易。宫之奇对谏虞公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方法和论据说服虞公•宫之奇迹先从虞、虢之利害关系出发,引用谚语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指出虢、虞乃表里,不能借道晋国;•从情理出发,用晋对同宗同族的不义之举说明晋有狼子野心;•最后从治政之理的角度,引用《周书》上的话:“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民不易物,惟德繄物,指出君王行事应合于德,否则民不和,神不祀矣。•三段论述紧紧围绕一个主旨,充分说明了“虢亡,虞必从之”的道理,表现出一个成熟政治家对政治斗争残酷性的清醒认识和一个忠臣对国家前途的深谋远虑。•虞公曾经坐在宝座上,一朝沦为陪嫁奴,下场多么的可悲,原因在哪?•因为他不愿意接受建议。思考:对于建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听取意见是一种气度,它不是高天辽阔无际,却如大海容纳百川。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气度,我们才会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唐太宗自有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他不怀疑自己的才能,但同时也接纳了魏征的“十思”,而不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齐王也有管四方,理朝政的能耐,他也不会怀疑自己的才能,但他同时也接受了邹忌的“纳谏”,而使“燕、赵、韩、魏皆朝于齐”•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逆于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概括宫之奇的形象特点•通过宫之奇劝谏时精辟的分析,透彻说理看出宫之奇是一个具有敏锐眼光、远见卓识的成熟政治家和一个忠臣对国家前途深谋远虑讨论:你怎样看待宫之奇的意见不被采纳之后,“宫之奇以其族行”的行为?•赞成他的做法•理由•反对他的做法•理由•爱国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上世纪初的爱国青年,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浪潮中。三、四十年代的爱国青年,是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五十年代的爱国青年,是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现代的青年学生,正处和平年代,祖国又正日益强盛起来,我们该怎样爱国呢?•爱国是一种情愫,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的可贵精神是中华名族经历劫难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名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已经不再限于“抛头颅,洒热血”,青少年应当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标题:《宫之奇谏假道》优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47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