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六章土地适宜性评价.
第六章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指某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地貌、水文等)的适宜程度。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某块土地针对特定利用方式是否适宜、适宜程度如何进行等级评定。土地适宜性评价按方法:按目的:按对象:评价类别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定性定量定性+定量当前适宜性评价潜在适宜性评价单适宜性评价多适宜性评价综合适宜性评价评价类别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第一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目前国际上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案就是联合国粮农组织1976年正式公布的《土地评价纲要》.产生背景:1970年前后,世界大多数国家已经开展土地评价研究,但评价系统各异,不统一,给对比研究和国际交流带来困难.1972年10月,在荷兰瓦格宁根会议上,拟定了《土地评价纲要》的草稿.并广泛征求意见.1975年1月对《土地评价纲要》草稿作了修订.1976年,《土地评价纲要》正式公布一、《纲要》的评价系统与评价类别(一)《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土地适宜性评价《纲要》所规定的评价系统有四个等级:适宜纲(order)、适宜类(class)、适宜亚类(subclass)和适宜单元(unit)。1)土地适宜纲表示土地对所考虑的特定利用方式评价为适宜(S)或者不适宜(N)。回答适宜(S)还是不适宜(N),是从自然属性、经济属性两方面,一方面不符合即不适宜。不适宜纲是指土地质量显示不能按所考虑的用途进行持久利用。土地被列入不适宜纲原因很多,如提出的用途可能在技术上不能实行,例如在裸岩山耕作,但经济原因往往居多,即预期投资获得的效益小,得不偿失。适宜纲是指在此土地上按所考虑的用途进行持久利用预期所产生的效益值得进行投资,而对土地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破坏危险。Yourfooterhere7Yourdatehere土地适宜类反映土地对某些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用阿拉伯字母按适宜纲内的适宜程度递减顺序编列。类的数目不加具体规定。最常见的是在适宜纲内分出三类:非常适宜类(S1):土地可持久应用于某种用途而不受重要限制,或受限制较小,不至于降低生产力或效益,不需要增加超出可承担水平的费用。中等适宜类(S2):土地有限制性,持久利用会出现中等程度的不利,降低生产力或效益并增加投资及费用,但仍能获得利益。临界适宜类(S3):土地有限制性,对某种用途的持续利用是严酷的,将降低生产能力或效益,或者需要增加投入,而这种投入从经济上说只能算勉强合理的。上述适宜程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费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2)土地适宜类参评因子非常适宜(S1)中等适宜(S2)临界适宜(S3)不适宜(N)坡面坡度(度)66-1515-2525例如:Yourfooterhere8Yourdatehere2)土地适宜类土地不适宜类通常可分成两类:当前不适宜类(N1):土地有限制性,但终究可加以克服,而在目前的技术和现行成本下不宜加以利用,或限制性相当严重,以致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确保对土地进行有效而持久的利用。永久不适宜类(N2):土地的限制性相当严重,以致在一般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利用。对这两类土地一般不需要作经济上的定量分析,因为它们所指定的用途从经济角度来说都是不适合的。当前不适宜类的上限正是适宜纲内的临界适宜类的下限,它可随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而变化。而永久不适宜类的上限主要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因而一般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一、《纲要》的评价系统与评价类别一、《纲要》的评价系统与评价类别3)土地适宜亚类土地适宜亚类反映土地限制类别的差异,如土壤侵蚀危害。亚类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附在适宜级符号之后。高度适宜类无明显限制因素,故不设亚类。在实际工作中设置亚类有两个原则:亚类的数目愈少愈好,只要能区分开适宜类的不同质量的土地就可以;对于任何亚类而言,在符号中应尽可能少用限制因素。一般只用一个字母就可以。不适宜纲内的土地也可以按照其限制性划分亚类,但实际意义不大,因为这种土地不投入经营使用。4)土地适宜单元土地适宜单元是土地适宜亚类的续分。每一适宜亚类内所有的适宜单元具有同样的程度的适宜性和相似的限制性。不同适宜单元之间在生产特点或经营管理要求的细节方面不同。适宜单元的划分对于农场一级土地规划时很有意义的。适宜单元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置于适宜亚类之后。如S2e-1。一、《纲要》的评价系统与评价类别一、《纲要》的评价系统与评价类别在具体评价中,究竟划分到哪一等级,是全部评出纲、类、亚类和单元,还是只评出纲、类和亚类,取决于研究区的范围大小和研究目的与深度。在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其制图中还涉及到某些区域,它们与所考虑的评价目的关系不大,例如居民地等,对于这些区域,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角度而言是无关地区,FAO评价图上用NR表示,即在这些区域内不进行评价。注意纲(Order)级(Class)亚级(Subclass)单元(Unit)S(适宜)S1S2mS2eS2meS2e-1S2e-2S2e-3S2S3Sc(有条件适宜)N(不适宜)N1N1mN1eN2一、《纲要》的评价系统与评价类别(二)评价类别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只就质量上表示土地对某一利用方式的适宜性,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生产潜力,不精确计算投入和产出,经济情况只作为一般背景说明。这类评价一般旨在用于大范围区域的综合性土地适宜性评价。定量评价:是利用定量数字规定土地的适宜性级别,这样可以对不同类别的土地利用方式作出客观的对比,在评价中要对投入和产出等作出大量的分析和计算。定量评价主要应用于大型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从而作出较合理的投资与开发方案。目前适宜性评价与潜在适宜性评价:目前适宜性性是指土地在未经重大改良的现状下对规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而潜在适宜性是指土地在经过重大改良之后对规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一)规划土地评价最重要的是与委托方协商:评价目标、评价所依据的资料与摄像、评价的区域范围及边界、评价为之服务的土地利用类型、评价按两步法还是平行法进行、拟采用的适宜性类别、需要进行野外调查的范围和深度、评价的具体步骤。二、《纲要》评价步骤与方法注意明确评价目标是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的首要条件,也是委托者与评价者之间进行协商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评价目标评价地区概况评价的资料与假设评价计划与市场及物料供应有关的地理位置可能影响土地适宜性.待评价的土地范围和边界;适于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适宜性评价的类别;所需资料的性质与深度;工作阶段划分.地理位置于交通情况、气候情况、地势、土地改良情况、人口及变动情况、生活水准等等特别注意地理位置Yourfooterhere16Yourdatehere总之,规划土地评价是任何土地评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确目标和假设之后才有可能计划以后的评价工作,使各项活动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最后产生与评价目标有关的成果,同时避免无效劳动,特别是避免费用多,耗时间的野外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做出的某些决定,在评价过程中可能会有所改变,因此,对这些决定应该留有余地.二、《纲要》评价步骤与方法例如1:分析雨养农业对土地的需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作物需求(热量、温度、水分、土壤排水能力、养分的有效性、发芽条件、灾害性天气、盐渍化程度、大田病虫害等);B.管理需求(土壤耕作的难易程度、机械化潜力、土地备耕和清理状况、管理单位的规模及增长状况以及区位条件等);C.保护需求(侵蚀危险、土地退化等)例题二:分析用材林对土地的需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生产需求(辐射、温度、湿度、土壤排水能力、养分状况、根系条件、土壤毒性、森林密度、森林成熟率、森林病虫害、洪水及滑坡等灾害);B.管理需求(机械化操作、采伐操作、林区道路修建及养护、苗圃占地等);C.保护需求(土壤侵蚀、溪流影响、植物动物保护需求)两个重要的概念:土地性状:是指可以用来量化的表征土地特质的自然属性,如坡度、降雨量、土壤有效水容量、植被生物量、土壤质地和土层厚度等。土地质量:是指若干土地性状综合构成的复杂土地属性。换句话说,土地质量是“与利用有关,并有一组相互作用的简单土地性质组成的复杂土地属性(FAO,1976)”与农林牧三种土地利用方式有关的土地质量:(1)与农作物有关的土地质量因子(2)与畜牧生产有关的土地质量因子(3)与林业生产有关的土地质量因子(4)与土地经营管理有关的土地质量因子2.土地质量的选择:在一个具体地区进行某一类型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时,不必全部使用上述土地质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种土地质量也不是只限于对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影响.因此,在适宜性评价时,必须对土地质量有所选择.土地质量的选择要满足三个条件:(1)对所研究的作物或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有影响;(2)在研究区内出现对土地利用施加不利影响的临界值;(3)可进行计量或估量,即有可行的收集资料方法.3.评定土地质量:在确定采用哪些土地质量之后,接着要对这些土地质量进行评定.如何评定土地质量呢?通过土地性状评价土地质量。步骤包括:A.选择适当的土地性状因子;B.排列选定的评价因子;C.编制土地质量评价表土地质量评价表实例-对农业机械的限制土地性质对农业机械使用的限制性等级S1S2S3N坡度(°)55-1010-2020地表裸岩和砾石分布面积(%)11-44-1515表土含石量(%)11-55-2020重粘土无少量多极多4.单项土地质量的综合:在针对某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时,如果使用不止一项土地质量,那么在针对某一土地评价单元分别评定每一项土地质量的适宜等级后,还必须将它们加以综合,即评出总的土地适宜等级.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经验法:评价人员与当地科技人员和有实际经验的人讨论,并依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决定如何将各别单项土地质量的适宜等级综合为总的土地适宜等级.2)极限条件法:如同土地潜力评价中的做法那样,将级别最低的土地质量等级作为总的土地适宜性等级.即最小因子法.3)运算法.将每个适宜等级规定一个数值,进行乘法或加法运算得到总的土地适宜性等级.加法举例:1995年杨立廷在冀西北风沙半干旱区土地资源评价及利用—划分土壤类型:以地貌、植被、剖面确定:4类、8土属、36土种—土地质量评级土地评价单元及评价因子的确定以地貌划分第一级土地评价单元,以地貌和土壤类型划分第二级土地评价单元以坡度、土层厚度、土质、地下水位等12个因子制定限制等级,分为0、1、2、3共4个等级土地质量评级:利用评价因子的限制等级对不同土地单元进行综合评价,将土地质量按优劣分为5级(表)土地单元限制因子等级合计土地质量等级1滩地11湿草甸土下湿滩地102级12草甸土二阴滩地51级13草甸栗钙土旱滩地6-82级14盐渍土滩地92级2坡梁地21轻度沙化缓坡地102级22中度沙化缓坡地153级23重度沙化梁地204级3土石丘陵地31粗骨土土石小丘215级32侵蚀栗钙土丘陵坡地164级33粗骨性丘顶地215级土地利用与土地的比较,更确切地说是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地的要求与每一个土地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的比较.包括四个步骤:(1)“供需”的匹配(2)土地利用对土地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3)社会经济分析(4)实地验证(四)土地利用与土地的匹配比较(一)对纲要的评述FAO《土地评价纲要》特点(1)评价时使用了土地质量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供需”关系;(2)评价考虑了土地利用的管理水平;(3)评价方法简便易行、使用面广;(4)可在较多尺度上使用。(5)对各种利用方式进行评价(多宜性评价):为最优利用提供了可能(6)评价时使用土地质量而非土地性质三、对《纲要》的改进Yourfooterhere30Yourdatehere(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为编制全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拟定的分类系统),该系统由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和土地资源单位5级
本文标题:第六章土地适宜性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1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