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1《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设计者:陈经卫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文中重点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3)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4)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2、过程与方法预习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熟读课文,合作探讨相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政治的高尚品质;(2)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2、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3、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4、感悟文章中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2、感悟文章中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线索,把握文章主题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当鲁迅先生在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而屡遭挫折之时,一位异国恩师机遇了他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往事。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去认识一下那位令作者久久不能忘怀的藤野先生,去了解那件永远也挥之不去的往事。(板书课题:《藤野先生》,出示目标)二、检查预习情况1、生字字音驿.(yì)站不逊.(xùn)诘.责(jie)烂熳.(màn)芦荟.(huì)杳.无消息(yǎo)油光可鉴.(jiàn)深恶.(wù)痛疾抑扬顿挫.(cuò)22、词语解释【烂熳】即“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诘责】质问并责备。【匿名】不具名或隐匿真名。匿,隐藏。【绯红】鲜红。【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杳无消息】形容一点消息都没有。【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油光可鉴】课文里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3、写作背景《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作者于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到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候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其中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重要关系的藤野先生。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院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个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进行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残酷的现实,让他终于意识到“学医救国”并不能真正的救国救民,国人急需解救的,不是身体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改造人们的精神与思想。于是1906年秋,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们。鲁迅在仙台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三、整体感知课文1、文章中作者写了那么多件事情,这些事情分别发生在哪里?据此,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明确:在东京(第1——3段)、在仙台(第6——35段)、在北京(第36——38段),据此,课文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2、课文中,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是什么?明确:本文的线索有两条:即明线和暗线。明线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来组织材料,暗线则是主要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来贯穿始终的。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文章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四、小结为了救国救民,鲁迅先生怀着一腔热血选择了到东京来寻找方法和道路;可是,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却使他失望之极。失望中,他苦苦追寻,他又一次寻找,选择到了仙台去学医。在仙台,鲁迅认识了这位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回忆的恩师——藤野先生。五、布置作业1、再次浏览课文,从中寻找出文章中,作者写了有关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2、完成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3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重点研读,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整体感知,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并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了作者到仙台的原因。本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的叙述,去深入的了解一下藤野先生,去寻找作者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二、小组合作,问题探讨(一)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一部分“在东京”,并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开头对于清国留学生的种种描写,在内容和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明确:这一部分内容,作者着重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恶形象。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这一部分内容,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二)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二部分“在仙台”,并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第4自然段为什么要穿插有关“日暮里”、“水户”的描写?有何作用?明确:作者在去仙台的途中,有关于“日暮里”的叙述,其中包含着“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叙述“水户”,缘于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二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强烈关切,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2、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用“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来解释?明确:作者到仙台之后,受到了诸多优待和职员们的众多关心。这对于一个异国学子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反映出了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而作者感到的不是真的尊重和友好,而是“物以稀为贵”,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3、该部分中,作者主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高贵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明确:(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修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至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2)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在藤野先生亲切和蔼的话语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他尊重学生、更尊重科学;(3)关心解剖实习:体现出藤野先生一直在关心“我”的学习,一直惦记着“我”的解剖实习,“我”考试及格了,他很高兴,如释重负;(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他严谨求实的精神。4、如何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明确:反语,揭示了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所谓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作者的愤恨和不平。5、“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一句中,“偏”字有何表达作用?明确:“偏”字一方面写出了中国人作为弱国国民的悲惨境地;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作者对中国国民的愚昧麻木的批评态度。6、怎样理解“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一句话?明确:“醉似的喝采”原来是指日本学生在影片中看到枪毙中国“犯人”时候兴高采烈的表现。鲁迅回国后,看到一些闲人围观反动统治着屠杀革命者时候,也像日本人一样喝彩,说明这些闲人的精神已经麻木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所以4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极其沉痛的情感。7、该部分中,最终导致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有哪些?明确:(1)匿名信事件:侧重写国人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了作者立志要使自己的祖国强盛起来;(2)看电影事件:侧重写中国的老百姓的麻木不仁,揭示了这一造成我们民族衰落的重要原因。这两件事情促成了作者为了改造国民的精神而最终弃医从文。(三)快速浏览课文“在北京”部分,并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明确:之所以以说藤野先生是伟大的,原因在于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公正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并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2、如何理解“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句话?明确:“良心发现”指作者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了触动;“增加勇气”指作者长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的迫害,但是想到藤野先生,便增加了继续斗争的勇气;“正人君子”指的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以及反动政府的文人帮凶;整句话表明作者希望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前途继续奋斗。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爱国主义统一在一起,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三、小结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几件往事,在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无限感激之情。四、布置作业1、将自己课堂上交流过的一段对话整理在作业本上。2、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通过两三件具体事例来刻画给你最大帮助的一位老师,600字左右。
本文标题:《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77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