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服饰目录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服饰宋元明清服饰旗袍什么是服饰?服饰,就是指服装和装饰,它不仅有防寒、护体的作用,而且也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它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从诗词看服饰变迁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踏哮虎。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开门烂用水衡钱。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陌上桑《汉乐府》秦宫诗唐李贺永遇乐【宋】李清照国风·邶风·绿衣先秦服饰先秦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等历史时期。先秦服饰上衣下裳上衣是指身上穿的衣服,下裳是指下身围的衣服后称为“裙子”。衣裳连体深衣,人们为了出行方便,把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大概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这是儒家特别倡导的一种服装款式。装饰用的头衣,有一个冠圈,圈上有一根不太宽的梁,戴在头上以后,用冠梁和冠圈把头发固定住。带钩是装在革带的顶端、用来束腰的钩子。发冠带钩秦汉服饰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朝代。汉朝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衣裳连体的深衣,成为秦汉时期最流行的服装,男装女装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深衣的特点是交领右衽。深衣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秦将领铠甲将领铠甲以整片皮革或织绵材料制成,上面再嵌上金属或犀牛皮、野牛皮甲片,四周一般留有较宽的边缘。所嵌甲片分为固定甲片和活动甲片两种。固定甲片主要用于胸前和背后;活动甲片则多用于双肩、腰腹和领口等活动较大的部位,高级将领的铠甲除制作精细以外,还绘有美观的纹样。先秦时期的深衣,发展到汉代,成为曲裾袍。曲裾袍是汉代男女都穿的一种流行服装。它的特点是采用较低的交领,穿的时候要故意露出里面所穿衣服的几层不同的领子,时称“三重衣”;此外,衣服的襟裾边饰秀丽,随曲裾盘旋缠裹在身上,成为一种流动的装饰;曲裾袍衣长曳地,行不露足,具有含蓄、儒雅的特征。单裙秦汉的女子所穿的单裙,是一种缠裹型的裙子,也是中国古代女裙的基本造型。单裙是用四片宽一幅的绢缝制起来的,这四片绢都是上窄下宽,居中的两片稍窄,两侧的两片稍宽。在裙身的上部加缝裙腰,将裙腰两端延长成裙带,也可以在着衣时另配裙带。魏晋南北朝服饰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替最频繁的时期。“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建立的西晋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东晋。“南北朝”指晋朝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洛神赋》图魏晋南北朝服饰褒衣博带成为流行时尚,男子穿肥大的长袍,追求轻松、自然的感觉;女子穿长裙,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尽力展示优雅和飘逸的风姿。大袖宽衫魏晋时期的人们崇尚道教和玄学,因为祈望长生不老,所以炼制丹药服用的情况较为普遍。服食丹药后常使身体发热,不适合穿紧身的衣服,加之当时的人们大多追求“仙风道骨”的风度,所以这一时期的人们喜欢穿宽松肥大的衣服,世称“大袖宽衫”隋唐服饰隋朝于公元589年重新统一中国,秦汉时期的服饰制度得到了逐渐的恢复。隋朝将“日月星辰”等纹饰放回到皇帝的冕服上,从此“肩挑日月,背负星辰”成为后世历代帝王冕服的基本形式。公元618年,唐代建立,它国力强盛、疆域广大、政令统一、对外交流十分频繁、文化艺术空前繁荣,服饰文化因此呈现出自信开放、雍容华贵、百美竞呈的局面。唐代男子的圆领袍衫隋唐时期,男子普遍穿着圆领袍衫。相比前几个朝代的男装,圆领袍衫整体各部位变化不大,一般为圆领、右衽,领、袖及襟处有缘边。唐朝帝王服黄色只有皇帝和皇室亲臣、贵臣才可穿用,他人穿用则为犯罪,因此黄色为皇权的特殊象征。另外,唐朝还以服装的颜色区分官职的品级:三品以上服紫色,五品以上服朱色,六品为绿色,七品为青色。浪漫开放的唐朝女装唐朝女子流行的服装是襦裙服,即上身穿短襦,下穿长裙。为了显得身材修长,唐代女子往往将裙腰束到腋下或胸部,这种长裙称为齐胸襦裙。坦胸装明纱服饰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元代服饰元代的服装制度与辽金相似。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明代服饰朱元璋统一天下,明代开始整体上大致恢复汉人衣冠,从唐代吸收了胡人习惯以后,发展出的汉人衣冠。清朝服饰中国男子被迫改穿满族的长衫、马褂、唐装,女子被迫改穿满族的旗袍。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变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背心)。旗袍旗袍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无专业服装研究中心,服装式样的变化以千家万户,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旗袍是清代的旗人袍,是贵族的衣饰,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20年代初,京派旗袍初露头脚。•民国之初——悄然过渡的旗袍: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女学生与女教师爱着的黑色裙成为时尚。上衣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衫袄摆长不过臀袖短露时或露腕呈喇叭形袖口一般为7寸称之为倒大袖,衣摆多为圆弧形略有纹饰裙为套穿式初尚黑色长裙长及足踝后渐至小腿上部。•20年代—倒大袖与新样式:旗袍是清代的旗人袍,是贵族的衣饰,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20年代初,京派旗袍初露头脚。•民国之初——悄然过渡的旗袍:20年代以后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使得以后的旗袍始终难以跳出该种廓形,只能在长短、胖瘦及装饰上略作变化而已……•30-40年代—旗袍的黄金年代建国之初,妇女穿衣服都学解放区的样子,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似乎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1956年,这时出现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气质。不妖、不媚、不纤巧、不病态,符合当时美观大方的标准,而且更为实用……•建国初—被冷落的旗袍80、90年代,时装化的旗袍或有旗袍风味的时装,是这一时期设计界的焦点之一。做为最能体现这种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照说当年大受青睐的旗袍会再次回到人们当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并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数人在穿……•当代旗袍—新兴的国际旗袍热旗袍已越来越受到中国乃至世界小姐们的喜爱,她已成为中国的象征,甚至一种文化,一种中国特有的端庄典雅的文化,让世界舞台增添了亮色。古老的旗袍焕发出春天的色彩。旗袍不是完全的古典,更多的是一种资源,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苏醒,一种怀旧情绪的放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旗袍作为一种物质制品的文化符号,她更是中国人自信自豪的表情,中华民族的腾飞需要这种表情的展示。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义。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服饰观赏谢谢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服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3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