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桃花心木》磨课教案(聂延平)
《桃花心木》磨课教案、实录、评课_聂延平《桃花心木》一、学情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桃花心木》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撰写的一篇中心突出、内容含蓄、寓意深刻的散文。全文借种树喻育人,清新平淡之中饱含深远的意味。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生在《白杨》、《落花生》等文章的学习中,曾经接触过,并不陌生。但是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借物喻人,又是如何把“树”和“人”联系起来的,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再把学生身边的事和课文的内容联系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篇课文,抓住“种树——育树——悟道”这一脉络,让学生感知事实、感悟道理、发表见解。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自学6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锻炼”。2.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道理。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句段。3.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三、教学重难点1、在品读重点语句的基础上,感悟课文借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2、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四、教学准备1、读林清玄的其它作品。2.课前读学过的《落花生》《白杨》两篇文章。3.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一、作者、课题入手,全文感知(一)了解作者1、同学们,四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和时间赛跑》,还记得文章作者是谁吗?(板书林清玄)2、谁想介绍一下这位作家?(生结合课前的资料查找介绍林清玄)介绍后及时评价:说的不错,还有补充介绍的吗?3、师出示图片文字补充介绍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被誉为得奖专业户。他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4、从这段介绍中,我们知道林清玄散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二)课题入文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散文——《桃花心木》。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生:桃花心木2、同学们,桃花心木是一种树,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这种树?3、那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对桃花心木的介绍?(生生找到课文第三自然段并读)(生读配乐)“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房后山上的林场有许多这种树,但那是高达几丈的成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儿难以相信自己眼睛。”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问听读的学生:他是用心的读的吗?那些词读的特别好?(预设:优美、高大而笔直等)听了他的朗读脑海中有没有出现了桃花心木的样子。”预设:如读的没有感情,则鼓励学生谁想再读一读,大家边听边想象桃花心木的样子?读后问:“他是用心的读的吗?那些词读的特别好?朗读啊,得把心放进去,有些你认为重要的词语那儿做一些强调,谁愿意试着来给我们朗读一下这一句?5、(师适时出示桃花心木的图片)刚才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桃花心木的树形优美、高大笔直,同学们看,这就高大笔直的桃花心木,是不是如文字描述的那样。它是世界上珍贵的树种之一。成年的桃花心木啊一般高过15到20米。有6层楼那么高呢。6、咱们一起用心的读一读这段对桃花心木的描写。边读边体会。读完这段文字还能产生什么疑问?预设回答:桃花心木可真高啊,可它的育苗那么矮,种树人是怎么种出这么高大的树?【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由作者、课题入手进入文本。抓住“优美、高大而笔直等”词语使学生了解桃花心木外形的特点并根据第一自然段的品读中产生的质疑进一步走进文本。】二、重点深入1、同学们真会读书,在这段文字中我们除了感受到桃花心木高大笔直还对种树人如何种树产生了疑问。老师在课下查到资料因为桃花心木主干笔直,幼树不耐风吹,容易被强风吹倒。同学们现在快速浏览课文看看种树人是如何种树的?(预设回答:种桃花心木的人浇水没有规律,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2、种树人给不耐风吹的桃花心木苗浇水是“不确定”的,我们说一般的人种花草树木都要按时浇水、施肥,这些对花草树木来讲是“确定”的。在课文中,种桃花心木苗的那个人的表现却与众不同,他让人感到奇怪。(板书:奇怪)下面我们就跟随林清玄的笔触,仔细读读课文,边读边画那些让人觉得奇怪的地方?边读边把这些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做好批注,概括地写一写奇怪的是什么?标画完同位交流。(根据专题五的研修,对学生进行写批注的培养)3、生读课文,标画完同位交流。师巡视。(提示:有些独特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出来,有些独特的地方你要用心地读、感受,才能发现。)【设计意图:抓住以作者的情感“感到奇怪”阅读线索,带着问题“哪些地方让人觉得奇怪”走入课文。】三、交流感知“奇怪”1、(指一生)请你先读一读令你感到奇怪的语句,然后告诉大家,奇怪的是什么。2、生: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师引导学生:“这句话中有几个奇怪?能说得概括、清楚些吗?第一个“奇怪”是什么?第二个奇怪是什么?”3、第一个“奇怪”是什么奇怪?(是他来得没有规律)师来的没有规律,是浇水的次数没有规律板书:浇水的次数没有规律)4、第二个是他浇水的量也不一定。5、两个奇怪,还有吗?“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那是什么奇怪呢?(也是来的时间不一定。)6、还有什么奇怪的?(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奇怪的事情在哪里?(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枯萎了,他带几株来补种。)师:补种。哎?这个人他不经常来,他怎么知道桃花心木会死掉,他还带桃花心木苗来补种,奇怪吗?7、谁能把这几个奇怪看着板书连起来说?(引导学生看着板书)(令人奇怪的是,他来浇水的次数不一定,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他来浇水的时间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他每次都会带几棵桃花心木苗来补种。)这就叫做会概括。会概括你就会读书了。8、那继续说,还有什么奇怪的?(1)师引导学生你找的这些奇怪并不奇怪,课文中明明有“奇怪的是……越来越奇怪的是……更奇怪的是……”,谁都找得出来。这还不算有本事,有本事的课文没告诉你这是奇怪,但是你能问出奇怪。看看谁会发现。(生我是从“我起初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我是从“懒”看出来的。因为我不知道他到底懒不懒。)(2)那你说他懒吗?(我起初认为他懒,但是不确定。)为什么后来认为他不懒了?(生: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懒人是不会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的。)9哦,奇怪的是这个人到底是懒的还是不懒的。有了一个疑问,看得出你会读书.下面还有一个奇怪也看得出来了吗?(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到底是真的忙还是假的忙?(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可以看出来,他不一定忙。)10、到底懒不懒?到底是忙还是不忙这都是疑问了。你看,会读书了,还能读出疑问来了。这时候还能找出来的同学就了不起了。(我还能从这里看出疑问来:“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11、几个问题?(顿了一下)四个问题啊!一连四个问号啊!你们看他多会发现,有问号的地方说明感到奇怪,心里有疑问。都找到了吗?12、我们来回顾这个过程?师生引读“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我越来越奇怪……更奇怪的是……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师生引读,师读红色部分,生读黑色部分,引号内容结合板【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学生由生疑而质疑,自质疑至解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自主活泼的学习活动中与文本进行近距离的二度对话,为下一步理解种树人的话做好铺垫。本环节的设计也依据了单元导语中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这一单元训练重点设计的。】四、引导对话,突破重点,指导朗读1、同学们,这位种树人这么多令人奇怪的表现,作者心中这么多的疑问,最后追问了四个问题,追问了这位种树人,而这位种树人轻轻松松,简简单单说了两段话,是不是把所有的问题都说清楚了?自己读一读种树人说的这两段话,试着结合种树人说的话回答作者忍不住问他的这四个问题?(出示11自然段)2、种树人的话你读明白了吗?如果你们就是种树人,老师就是文中的“我”,你能回答好“我”的问题吗?3、师生对话(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不断追问)预设如下:(1)你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来,多久浇一次水?(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学生如读到此处不再读了引导将一句话读完整。)(2)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无法在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学生读后师问:什么是不确定?(拿不准)对树来讲什么是算不准的?(老天下雨是的算不准)还有吗?(自然灾害,如狂风暴雨,风霜雨雪,干旱洪水)(3)追加一个问题:我们看到种树人身后那些茁壮的小苗,他们为什么没有枯萎?引导学生回答出: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不管是干旱洪水,还是狂风暴雨都能从容面对,长成百年大树自然就不成问题了。(4)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该不会枯萎了吧?(生读种树人说的第二段话)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梳理出重点段落词语之间的联系。树苗不确定↓拼命扎根↓汲水生长4、你们虽然都明白了种树人的话,可是你们还不像种树人,请注意种树人是怎么说的。(笑,语重心长)对了,(1)什么是语重心长?(生说后出示词义)(2)现在能像种树人那样回答作者的疑问吗?注意哪个问题的回答是笑着,哪个问题回答是语重心长的说?5、师生再次对话(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不断追问)预设如下:(1)你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来,多久浇一次水?(2)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追加一个问题我们看到种树人身后那些茁壮的小苗,他们为什么没有枯萎?引导学生回答出: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再次对话中指导学生朗读,从“笑”中体会到什么?(种树人的礼貌、自得、自信)(3)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该不会枯萎了吧?指导读好语重心长,是言辞诚恳地说的吗?(体会语重心长)4、总结过渡: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长成十多米,成为百年大树,它所要面对的是自然中狂风暴雨,风霜雨雪,干旱洪水这些诸多的不确定,只有模仿老天下雨才能让桃花心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种树人!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即作者的“奇怪”与种树人的说的两段话通过师生对话,以及角色的转换,让学生进入文本、进入情境,真正读懂了文章,而且训练了表达。】五、揭示道理,体会表达过渡:不止是桃花心木苗,本文的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这番话,也是非常感动并且领悟到一段人生的道理。1、我们一齐读这段话。生齐读(“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作者由树的不确定想到了人的确定,树的不确定是它要面对自然中的风霜雨雪、干旱洪水,那人的不确定又指什么?(理解人的“不确定”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3、想一想,生活中有这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锻炼出了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的人呢?(生根据自己找到的事例谈)(1)(预设答案(学生自由发表刘翔、张海迪、霍金等事例)(2)生介绍完后,师问你佩服他吗?你把这句话送给他,括号里填上你佩服的这个人的名字。(出示
本文标题:《桃花心木》磨课教案(聂延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4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