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质量管理的发展及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1质量管理发展史2目录1.质量萌芽阶段(质量的史前文明)2.质量检验时期3.统计质量控制时期4.全面质量管理时期5.供应链管理时期3回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我们发现,质量一直是人们给予巨大关注的大事。长城、明城墙城砖上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出烧制窑主的名字。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质量统一的思想停留在政府层面上。质量思想:做好质量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质量萌芽阶段(质量的史前文明-1875年前)质量?技术?车同轨,书同文,质量才能做好!4一、质量萌芽阶段(质量的史前文明---1875年前)质量?技术?工业革命以前质量管理经过了漫长的“蒙昧时期”。这个阶段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作坊,质量控制依靠工匠或艺人自己来控制。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管理实践和管理科学,质量管理也就应运而生了。埃里·惠特尼答应为美国政府生产毛瑟枪时,他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制造。新方法提高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实现互换性……最终导致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手工作坊向工业化生产的里程碑式案例。51875年泰勒制诞生——科学管理的开端最初的质量管理——检验活动与其他职能分离,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质量检验时期也分为三个阶段:传统质量检验阶段:工人自检工长质量检验阶段:工长检查专职质量检验阶段:专职检查汽车业工业生产案例:福特T型车(1908年)二、质量检验时期(1875-1925)质量?检验?检验才是硬道理,质量就是检验出来的!6质量检验时期特点:当产品被生产出来,需要对它进行严格仔细的筛选。合格的就可以交付用户,不合格的报废或者降价处理给愿意接受的使用者。代表作品:图纸,标准作业指导书二、质量检验时期(1875-1925)质量?检验?请大家讨论本阶段可优化点要想质量好,多加质检员,检验检验再检验。7三、统计质量控制时期(1925-1960)质量?生产?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产量的提高,检验人员越来越多,最多的占到公司的30%人数,对产品成本造成很大的压力。后期检验,不良品已经发生,不良品也占到生产成本的很大比例。我试试……统计质量控制,我看行!老休呀,能不能想个办法,提高一下质量?8三、统计质量控制时期(1925-1960)质量?生产?1925年,休哈特提出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以减少对检验的依赖。1930年,道奇和罗明提出统计抽样检验方法。1940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应用统计质量技术取得成效;美国军方物资供应商推进统计质量控制方法;美国军方制定战时标准,最初的质量管理标准(以休哈特、道奇、罗米格的理论为基础)1950年戴明提出质量改进的观点(戴明14法)9三、统计质量控制时期(1925-1960)质量?生产?主要特点是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抽样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以预防不良质量产品的出现,即进行事前的、预防性的生产过程控制。把以前质量管理中的“事后把关”变成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并开创了把数量统计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新局面。代表作品:老QC七大手法。戴明14法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要学会控制,控制的好质量就好。请大家讨论本阶段可优化点10四、全面质量管理时期(1960-今)质量?管理?当人们欣喜于质量工具的应用时,过多的强调了科学和工具,让一般的人感到质量遥不可及,质量深不可测,质量也变得越来越昂贵。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也是各式各样,同时产品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管理方法来更有效的控制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逐渐被企业所接受。1960年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揭开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序幕。你拉倒吧!全面质量管理是以我的作品为转折点的。我早就说过,质量就是每个人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每个人呀!11四、全面质量管理时期(1960-今)质量?管理?首先,质量的涵义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品服务质量,而且包括工作质量,用工作质量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其次,TQC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不仅要管理生产制造过程,而且要管理采购、设计直至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质量意识:好的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管理的实施要求全员参与,并且要以数据为客观依据,要视顾客为上帝,以顾客需求为核心;在实现方法上,要一切按PDCA循环办事。12四、全面质量管理时期(1960-今)质量?管理?主要特点:全员参与;顾客为关注焦点系统的管理方法持续改进预防为主代表作品:ISO9001精益思想看板管理质量设计出来的,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怎么做更容易实现,一致性会更好!请大家讨论本阶段可优化点1.项目的可行性研究2.项目决策3.工程勘察、设计4.工程施工5.工程竣工验收1.工程建设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作用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1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概述一、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依据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对策三、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四、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因素五、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内容六、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方法一、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依据1.国家法律法规及合同①工程承包合同文件②设计文件③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2.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技术法规(包括标准、规范、规程或规定)技术规范和规程:是指执行的技术标准,是为保证施工有序进行,为有关专业和操作人员指定的行为准则。技术标准: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国家标准(GB、GB/T)GB是强制标准、GB/T是国家推荐标;地方标准(GBJ/CT)是某个省市定制的标准;行业标准(建筑工业JG、交通JT、建材JC、城镇建设CJ)。一、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依据①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②工程质量控制规范体系有关材料及制品质量的技术标准。(水泥、钢材、钢筋焊接)有关材料或半成品等的取样、试验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或规程。有关材料验收、包装、标志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规定。控制质量的依据(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工程)三、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检验批质量控制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分部工程质量控制单位工程整个建设项目质量控制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建筑工程质量安装工程质量设备本身质量控制三、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对投入品质量控制施工及安装工艺过程质量控制对产出品的质量控制四、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因素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因素对参与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对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对所用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对采用施工方法、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对生产技术环境、劳动环境、管理环境的质量控制分析任务目标制定行动方案计划布置交底按计划要求做是否遵守计划实际结果如何纠偏对策预防措施PDCAAPDCAPDCAPDC循环循环循环改进改进PDCA循环图A事前A事中A事后B事前B事中B事后C事前C事中C事后三段式控制关系图事前控制:计划预控(行动方案与措施的可能性)事中控制:自控、监控与协调机制的发挥事后控制:纠偏控制事前事中事后开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策划可研决策勘察规划设计采购施工验收全过程控制领导者管理者作业者工程质量机料法环全员控制全面控制一、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内容二、工程质量的事中控制工程质量的事中控制内容三、工程质量的事后控制工程质量的事后控制内容施工质量检验不合格委托检测加固、补强整改、处理返回重做更换部件设计审核重新验收设计审核合格验收签证不得验收否否是可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现场质量检查方法:目测法:“看、摸、敲、照”实测法:靠、量、吊、套实验法目测法:“看”出现的露筋现象油漆的光滑度目测法:“摸”敲瓷砖空鼓目测法:“敲”电梯井目测法:“照”外墙垂直度实测法:“靠”检查垂直度实测法:“吊”厨卫墙壁阴阳角方正实测法:“套”验墙(四)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凡工程质量未能满足设计图纸、验收规范、施工承包合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规定的要求,就称工程质量不合格。凡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1、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①违背建设程序,如边设计、边施工,无图施工等;②违反法规行为,如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越级设计、越级施工,超常的低价中标,非法分包、转包、挂靠,擅自修改设计等;③地质勘察失真,未能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或勘察钻孔深度、间距、范围不符合规定要求,地质报告不详细、不准确、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的地基情况等;④设计差错,如盲目套用图纸,采用不正确的结构方案、计算简图,沉降缝或变形缝设置不当等;⑤施工与管理不到位,不按图施工或擅自修改设计,不按有关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施工管理紊乱、盲目施工、违章作业等;⑥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⑦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如温度、湿度、暴风骤雨、洪水、雷电、日晒等;⑧使用不当,如任意在结构物上开槽、打洞,任意拆除承重结构部位,未经校核验算任意对建筑物加层、加载等。工程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设计问题占40.1%•施工责任占29.3%•材料问题占14.5%•使用责任占9.0%•其他占7.1%。
本文标题:质量管理的发展及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5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