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2015年3月12为什么微博不能像微信一样搞红包?第一篇从微信红包说起从微信红包说起沁园春·抢红包望群内群外,人人兴奋,两眼放光,魂牵梦绕。手机之外,一片萧条,线下活动,统统推掉。到夜晚,看绅士名媛,捧手机笑。为了块儿八毛,引无数土豪不睡觉。从微信红包说起除夕全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央视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除夕20:00——初一0:48)峰值达8.1亿次/分钟(除夕22:34)转朋友圈:今晚,移动互联网让PC成了化石!今晚,孩子们一定会记住那个一家男女老少围坐拿着手机摇一摇摇不停的大年三十!有人说:微信一夜之间干了支付宝8年的事情。2014年春节,除夕到初八共有800多万用户参与这项活动,被领取的红包也只有4000多万个。2015年,仅除夕当天,QQ红包收发总量就达6.37亿个,抢红包人数为1.54亿。从微信红包说起微信红包改变了春晚的节奏移动互联网正改变我们的生活微信红包的启示为什么微博不能像微信一样搞红包?第二篇移动互联网概述目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010203互联网演进:大众主导的个性化互动时代什么是移动互联网?指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灯便于携带的终端设备,以移动网络(3G、4G)或wifi热点方式连入互联网网络并获取服务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随时保持可移动状态,登录互联网入口的时间、空间具有很大的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电脑、智能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从技术层面的定义: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可以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从终端定义: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移动互联网是手机等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交换。移动互联网的内涵主要有三个层级:移动终端、移动软件与业务应用。移动互联网是用户使用各种可移动的便携式终端,通过各种无线网络的联接,随时随地地获取应用和服务。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以用户为核心,融合终端、网络和内容的有机体。应用服务终端网络通道系统平台什么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移动互联网就是“手机(终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概念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也就是以移动通信工具为网络终端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准确说直接说明白说移动互联网概念及构成要素移动互联网的实现形式:BS-WAP移动互联网的实现形式:BS-Web移动互联网的实现形式:CS-客户端移动互联网的实现形式:CS-客户端移动互联网的实现形式:WIDGET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比较—终端体验小屏幕和触摸屏便携性广告点击率终端屏幕用户体验最小为15英寸显示屏配鼠标和键盘不足1%标准化的浏览器用户界面友好可定制传统互联网非标准化浏览器需通过保存收藏夹实现个性化功能用户界面不够友好的2%至5%移动互联网便携性偏弱分众、及时、互动性强移动互联网的特点一二移动性智能终端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移动性。用户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和信息获取;另外,移动终端还具有天然的定位功能,可以精确定位用户的移动性信息。个性化终端:用户将个人与移动终端绑定,个体通常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好的应用和服务。网络:移动网络可以实时跟踪并分析用户需求和行为变化,并以此做出相应改变来满足用户个性服务。碎片化一方面,表现在时间上的间断性:与传统PC不同,移动上网的时间很短,而且很容易被打断;另一方面,用户在获取信息上呈现出间断性的特点,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信息和娱乐。三移动互联网时代才刚刚开始目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010203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原因1、智能终端迅速普及,基础网络日臻完善。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促成移动互联网爆发的最直接因素,其中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基础网络的完善是最关键因素。同时,智能手机大屏化的趋势也提高了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频率。3G网络建设也助力移动互联网发展。2、手机应用不断丰富,消费者行为习惯悄然改变。消费者手机上网时长和人均流量开始爆发增长,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正在形成。目前消费者的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正处在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移动设备来使用互联网。3、国家政策强力推动。最近几年,为了促进移动互联网在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中央政府密集推出了各项行业产业政策。包括“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互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宽带网络发展规划。正是有了云计算和大数据作为支撑,1亿多人及百亿次“摇一摇”才能实现。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移动互联网行业细分提纲移动互联网行业盈利模式移动互联网存在问题数据来源:艾瑞咨询2014年度数据发布-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13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5%,预计到2018年整体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大关。移动互联网的持续高速增长,一是由于智能手机的大面积普及,移动端庞大的用户基数已成定型;二是电商、游戏、广告等传统PC经济已逐渐适应移动端发展,并且在已有商业模式基础上,不断拓展出创新应用及服务,带来持续的市场增长。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15.5%,达到2134.8亿元数据来源:艾瑞咨询2014年度数据发布-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移动购物一枝独秀占到54.3%的份额,较上年提高17.5个百分点,预计到2018年将占到整体份额的64%。移动广告市场从2014年开始逐步向成熟化发展,占据13.9%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18年其占比可达到23%,稳步提升。移动增值份额大幅缩减,预计到2018年其占比会进一步降低到5.5%。移动游戏依靠人口红利优先获得了大量关注,而随着企业资本化趋于理性,更多具有运营研发优势的端游企业的进入,都会给移动游戏行业的发展提供更良好的驱动力。移动购物增长明显,移动广告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数据来源:艾瑞咨询2014年度数据发布-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2014年,中国整体网民规模为6.48亿,其中移动网民达到5.6亿人,增长率为11.4%。移动网民增速远超过整体网民增速,中国整体网民的增长已经由PC网民增长完全转移到移动网民的增长。相对于无法实时随身携带的PC电脑,智能手机的便捷性注定会赢得更多的使用者。移动网民增速远超过PC网民增速数据来源:艾瑞咨询2014年度数据发布-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2012年8月,移动端月度使用时长比例仅为19.1%,到2014年11月已增长到61.3%,2年间增长了221%。移动网民增速远超过整体网民增速,中国整体网民的增长已经由PC网民增长完全转移到移动网民的增长。相对于无法实时随身携带的PC电脑,智能手机的便捷性注定会赢得更多的使用者。移动端月度使用时长占比为61.3%数据来源:艾瑞咨询2014年度数据发布-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9亿台,同比增长21.9%,未来仍会保持平稳增长。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保持增长状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第二波换机潮已经到来。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最初由功能机升级为智能机的用户相继到了再次换机时间,市场需求旺盛;二是国内手机厂商竞争激烈,不断推出高配低价手机,以吸引消费者购买,释放潜在需求;三是4G网络的建设完善,使得原本使用2G、3G网络的用户,为享受更高速的数据服务,在运营商的引导推动下,纷纷选择升级手机。智能手机出货量平稳增长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截止到2012年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15亿,同比增速达27.6%,占移动用户比例达22.7%。移动流量的增长更加迅猛,自2008年以来,全球来自移动设备的网络流量每年增长1.5倍,而且有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发达国家中,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74亿,占移动用户比例达53.2%,日本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089亿,占移动用户比例达84.1%。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总量上虽超过美国﹑日本,但占移动用户数比例远低于上述俩国,中国移动互联用户数还存在着巨大的上升空间。世界移动互联网用户高速增长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还很低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超越美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国内各种主要应用流量都在移动化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电商移动化:传统商家借助O2O模式移动化、在线化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市场大前景好机会多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移动互联网行业细分提纲移动互联网行业盈利模式移动互联网存在问题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移动互联网业务体系互联网业务体系移动通信业务体系·固定互联网业务复制·移动通信业务互联网化·移动互联网创新业务浏览业务搜索业务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电子邮件IM移动浏览移动搜索Web2.0业务…移动在线游戏移动电子商务移动电子邮件移动即时消息移动Web2.0移动地图业务移动音乐视频移动VoIP移动广告移动Mashup移动SaaS…短信彩信移动电话彩铃移动支付移动定位移动分组数据移动营销(移动广告)移动支付(例如支付宝)移动社交(微博、微信等)移动游戏(手机游戏)移动购物(移动电子商务)移动阅读移动搜索(移动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移动购物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一大细分行业移动购物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一大细分行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传统增值服务增长疲软,移动增值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二是移动购物受传统电商市场增长驱动,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另外用户移动购物习惯逐渐形成,进一步推动移动购物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一大细分行业。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移动阅读市场规模为11.29亿元,市场前景可观移动阅读作为新兴的移动增值服务,受到移动终端普及、用户碎片化使用行为的影响,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一方面用户碎片化行为特点成为一种常态,阅读成为用户主要的休闲娱乐服务,用户活跃度高、粘性强,同时付费意愿逐渐增强;另一方面,阅读电子化将是未来重要发展趋势,传统出版行业、运营商、数字阅读内容提供商等产业链多方的联合推动,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扩大,未来竞争将加剧2013Q2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达到92.8亿元,环比增长25.1%,有较大幅度回升。搜索市场规模回升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推动:一是春节过后流量的回升,二是搜索企业广告主数量及ARPU值的增长,三是360搜索的快速商业化。但同时,宏观经济的疲软,PC端流量的饱和,以及移动搜索变现能力的限制仍然是当前困扰搜索市场发展的长期因素。未来各搜索企业战略重心将更进一步向移动互联网倾斜。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整市场回暖网络广告行业与国内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从总体来看,国内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进入中速增长期,度过复苏期后,目前处在结构性调整的平稳发展阶段。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整体发展趋势也进入周期性的平稳阶段,稳中有进。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搜索与视频广告份额继续扩大,传统广告形式略有下降广告营收规模格局基本稳定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移动互联网支付爆发式增长2013Q2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1216.5亿,环比增速10.2%。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高速发展为移动支付带来常规性增量;二是,移动支付在便捷性层面独特优势,大幅提升用户黏性,以还款、缴费、电信充值为代表的个人业务正在从PC端向移动端迅速迁移;第三,移动支付产业链各方积极布局并进行业务试点,进而推动了行业取得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移动互联网支付爆发式增长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移动社交流量增长明显,微信、微博继续领先2013Q2社区交友类服务在PC端网民渗透率超过90%,进入成熟发展阶段。从整体流量来看,移动端流量显著增长。其中,微博与SNS流量向移动端转移明显,微博App端流量超过40%。2013年5月,微信的用户月度浏览时长达到4.4亿小时,在社交类App中位列第一,新浪微博紧随其后。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移动社交流量增长明显,微信、微博继续领先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移动社交流量增长明显,微信、微博继续领先移动互联网细
本文标题: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7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