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第二讲-中国金融改革回顾与金融领域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
第二讲:中国金融改革回顾与金融领域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该讲在简要回顾与总结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简要评价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重点在总结当前我国金融研究领域值得注意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一些问题。(始终以人民银行为主线和核心来总结与回顾)一,该讲基本内容:(一)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历程;(一*1)人民银行成立以来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阶段名称大概时间界限主要工作及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金融体系建立时期1948.12.1至1956(1)统一人民币发行,发行新版人民币;(2)取消在华外资银行特权(仅保留汇丰与渣打);(3)清理整顿私营、官僚金融业;(4)建立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金融体系。“大一统”的计划金融体制时期1956年至1979年(1)“大财政、小金融”体制时期;(2)金融业仅是财政的会计与出纳;(3)信用形式单一,银行功能狭窄;金融市场几乎不存在。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初始时期1979年至1984年(1)在“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邓小平)的指示下开始了金融改革;(2)1979年2月、3月、4月,人保、农行、中行及外管局从人民银行独立出动;(3)1982年12月投资银行成立,1983年1月建行独立,1984年人工两行分家。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体制时期1984年至1994年(1)建立“专业银行体制”、发展业务,扩充机构;(2)开始企业化经营和承包试点;(1988)(3)组建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4)人民银行开始履行央行职能,但问题较多;(5)发展并扩大了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制时期1994年至2003年(1)建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体制;(2)深化商业银行改革;(3)清理整顿金融秩序;(4)转换和强化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职能;(5)规范和整顿金融市场。补充:金融改革与开放日趋深化的时期:2003年以来:(1)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职能发生了许多变化;(2)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银行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人民银行负责金融稳定;(3)人民银行的新职能概述为“一个强化、一个转变、两个增加”,“一行三会”体制的完善有利于机构型金融监管体制效率的提升;(4),人民银行越来越走向国民经济的正中央,公开市场业务、利率、存款准备率、道义劝告等货币政策工具日趋重要;(5)通过注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经营机制转换等正在深入;(6)金融市场在“国九条”的指引下,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问题正在逐步解决;(7)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正在逐步明确、证券公司、租赁与信徒公司经过整顿后,金融秩序正在规范和优化;(8)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9)“综合经营、综合监管”的体制正在形成,中国金融进入“QDII”时代、全民理财意识和能力正在增强;(10)伴随人民币升值,中国金融机构纷纷走出去.(附录:新一轮中资银行海外收购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模式:国开行投资巴克莱银行,属于参股国际大行的财务投资模式;中行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则是一桩典型的以业务多元化为导向的控股权收购;而建行收购美银亚洲、工行收购印尼哈林姆银行及收购澳门诚兴银行等控股型收购案例,目的是获得被收购方的经营牌照及机构网络;民生银行收购美国联合银行,以及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均以不高的股份比例获取被收购方的第一大股东地位,一方面快速突破美国或南非市场的准入障碍,在业务发展及经营网络上发挥战略协同效应,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增资扩股,取得彻底的控制地位埋下伏笔。)附录:国有银行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自1978年始到改革开放31年后的今天,我国几家大型国有银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中国经济的定时炸弹(96—98)”变身为现今的“利润奶牛”。回顾其间的蜕变过程,总结改革中的“得”与“失”,对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首先,国有银行改革是一次重要的制度创新。改革开放后,1979年初小平同志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围绕着这个方向,各家国有银行不断推进企业化、市场化经营,创新运营体制。经历1988—1989年国有银行承包经营改革试点失败之后于1994年成立3家政策性银行(1992年李总理有两个指示,经历1993年的“严打”—发现金融业的问题相当严重:大量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股权融资领域;大量信贷资金帐外经营;不量资产太多;政策性硬缺口相当严重;“全国性的三角债”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金融秩序相当混论!!!),旨在将国有银行政策性业务剥离出去,使其成为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同时,通过4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近1.4万亿元不良资产,为国有银行卸载包袱,使其轻装上阵(加入WTO大势所逼!)。遗憾的是,这种外部措施“治标不治本”,因此收效不大,到21世纪初,几大银行又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平均不良率高达25。47%。(2001年朱总理批评相龙后,才有了2002年全国性银行业不量资产的准确数据!)于是,2002年之后,从理论界到决策部门开始对前期改革进行反思并形成共识,改革仅仅依靠注资、剥离等“物理变化”难以取得成功,必须通过“化学变化”进行制度创新,对银行公司治理机制进行再造。因此,在2003年后国有银行的新一轮改革中,明确其方向是“按现代金融企业的属性进行股份制改造”,并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重塑公司治理结构、推动银行上市,使几大国有银行变身为股份制的现代金融企业。因此,国有银行的改革进程可谓一次深刻的制度变迁。(注意中建模式与工农模式的差距!农行模式的取得是很艰难的!)同时,还要看到国有银行改革的“溢出效应”,国有银行改革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也推动了其他方面的改革。在国有银行改革的过程中,通过成立中央汇金投资公司来行使国有资本的出资人功能,向国有银行派驻董事,进而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成效显著的,是我国国有资本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探索,也为之后进行的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提供了重要借鉴。这种“溢出效应”也反映在干部管理体制的监督上,改革之前,银行的干部任命更多体现为政府机关性质,官员在各个银行之间换来换去完全取决于政府意志,外界很少有各种反映,默认这是一种正常自然的调动。但是,银行改革之后,董事会、监事会等内部治理机制更加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日益完备,对于董事、高管等人员的职责、任期等均有明确规定,这样既保证了公司治理的稳定,也降低了变动成本。从社会监督的角度来看,这约束了银行内部的“暗箱操作”。这种机制也使政府对银行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以往“爱管闲事”的家长变为开明通达的监护人,这不可不谓银行改革的另一个“溢出效应”。当然,总结银行改革取得的骄人成绩,也不妨碍对一些问题的反思。比如,面对“贱卖论”的质疑之声,也须有所思辨。无疑,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体制创新这个大方向是正确的,因此,以“贱卖”指责来否认国有银行改革是站不住脚的。但现在回头看,如果当初对改革的统筹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或许之后的质疑之声也会更少一些。从几大银行股改上市的实践来看,2005年10月,建行H股上市;2006年7月,中行A股上市;同年10月,工行A+H股同步上市,这一连串的动作,可谓紧锣密鼓。但事实上,在建行上市之时,中行、工行的战略投资者工作已完成。如果当时能够事先更好地进行统筹规划,把各行上市时间适当拉长的话,比如说在建行上市之后再考虑中行、工行的战略投资者引进,这样,由于建行股价上涨的示范效应,将会使中行、工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卖出更高的价钱,获得更丰厚的回报。目前,中国农业银行改革也进入攻坚期,但在战略投资者引进问题上,由于有了前几家银行可资借鉴,农行显然处在更主动的位置(但是股市又不买账!)。这说明,在保证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如何在技术层面做到“百密而无一疏”,的确还是值得反思的。展望未来,国有银行改革将步入“深水区”,未来深化改革的任务并不轻松。几家银行在改制上市之后,近几年均取得了不俗的经营业绩,这里面固然有新体制和新机制的贡献(尤其是政府有意实行高利差的政策保护!)。但也应看到,银行业是一种顺周期(亲周期)的行业,中国经济前几年增长速度快,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这也是银行业绩丰收的基础。如今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之下,在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甚至有所下滑的背景下,我不禁担心,银行业表现又会如何?现有的风险管控体系能够抵御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侵袭吗?同时,在靓丽数字的背后,不难发现银行盈利结构仍然存在较大问题,支撑高利润的依然是传统的利差收入,而中间业务等创新项目还处于起步期(附录:中外商业银行业务及收入的对比表!)。还须看到,本轮改革对总行层面的影响的确较大,但是到地方去,到省行市行,发现这种变化呈逐级递减之势。因此,未来国有银行改革将步入“深水区”,如何从总行向分支行推进,形成上下联动,如何优化盈利结构、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增加整体竞争力;如何真正落实内控制度、加强合规文化建设等等,这一系列难度更大的问题依然需要解决,未来深化改革的任务并不轻松。比如:当前,监管上的严重缺位导致金融部门高管高薪。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都是业务监管部门,政府没有明确其为国家出资人代表。经过股份制改革上市的这些金融企业,虽然国家仍然处于控股地位,但是,董事会成员大部分都是享受高薪酬对象,都是利益攸关方,在决定高薪、提薪、高奖励和高福利时,自然能够顺利通过。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确定高薪酬。在董事会里,代表人民所有的国资代表实际上成了给金融高管自己谋取暴利的权力和手段。力图通过改制,明确产权,克服所有者缺位的目的,不但没有实现,反而国家出资人真正缺位了,真正没有话语权了,更为严重的是国有控股地位的话语权成为给个别人谋取高薪酬的手段,一个“董事会决定的”给个别人通过天价高薪攫取国有资产披了上一件合法外衣。这就是国泰君安副总裁、党委委员庹(TUO)启斌敢于理直气壮地说“在合法和合规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原因。不能不佩服其用心良苦和伎俩高超。这就是一些金融企业挤破头、钻着门子进行股份制改制的真正目的。因为,这样摇身一变成为了董事长、总经理后就可以享受天价高薪。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尤其值得我们思考:(一)完善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构建科学有效的内控体系我国经济还处在转型期,经济高增长和高风险并存,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应该坚持改革和管理并重,积极探索风险防范机制,不断改革和调整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完善内控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如下:1、转变经营理念,强化控制意识。商业银行应彻底扭转“重业绩、轻内控”等错误观念,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要将内部控制纳入对分支机构的综合考核,提升风险评价水平,建立风险调整后回报率基础上的考核机制,增强绩效考核评价的科学性。要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分支机构风险控制意识,丰富风险管理手段和措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2、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尽快在法人一级构建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力划分和权力制衡的有效结构,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共同努力抑制“内部人控制”、“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国际性的严重问题!)的发生。3、建立有效的经营管理架构。一个良好有效、科学严密的综合内部控制系统,对于银行的安全和稳健运作,尤其是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从根本上在制度的层面对一家银行机构的正式的职权划分、职责分离以及权力制衡做出严格安排。4、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机制。主要是要解决好经营管理中的利益导向问题,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因此,绩效考核要有科学性、系统性,避免只讲业务发展而忽视风险管理的现象发生。如:商业银行要建立涵盖业务量、盈利状况、风险管理、资源利用效率等系统性的指标业体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高创利能力的业务骨干,必须坚持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考核,避免风险隐患对银行造成“硬伤”。(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是中国银行业最
本文标题:第二讲-中国金融改革回顾与金融领域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8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