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医学教师教材第一章中医学导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2、辩证论治(三)《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本课的重点、难点(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是在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其形成的标志。了解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医理论体系发展的特点。1《黄帝内经》是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典,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2《难经》对内经学术理论进一步充实和发挥,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把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断治疗紧密结合,形成了理、法、方、药的体系,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奠定基石4《神农本草经》最早药学专著奠定了药物学发展的基础(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人体与自然界是密切相关的,是对立统一的整体。(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这种联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和联系,将人体各脏腑、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气,开窍于鼻;脾合胃,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肾合膀胱,主骨,开窍于耳等。这种整体性,表现在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临床上就是根据这种联系和影响来指导辨证论治。(2)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昼夜阴阳的消长,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等,都直接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人能适应自然界有规律的变化。一旦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的反应时,就会发生疾病。(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辨证论治要明白辨证论治的概念,首先必须搞清楚病、症、证三者的概念和区别。“病”是疾病简称,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症”是症状,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等;“证”是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各种症状的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和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的映了疾病的本质。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辨明病理变化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候”,这个过程就是“辩证”。“论治”,就是在辨证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亦为辨证的目的,又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辨证论治不同于“对症治疗”,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辨病治疗”。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也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则治疗方法有异,如水肿(肾炎)患者,初期发热、恶寒、浮肿、小便不利等为“风水证”,治宜宣肺发汗,利水退肿;后期见腰酸、肢冷、畏寒、面白、浮肿等为“肾阳虚衰证”,治当温肾扶阳。不同的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如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病,均属中气下陷所致,皆可用益气升阳的方法治疗,这就是中医学常说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本课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的经典著作,了解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代表性医学成就著作和人物。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整体观、辩证论治的运用概况。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概念的形成、2、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3、阴阳的特性4、阴阳的相互关系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病理变化4、指导疾病诊断5、指导疾病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本课的重点、难点(一)阴阳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代表1。两个相互对立事物2。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两个方面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医原“天地与人,不外阴阳二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特性:相关性指只有相关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才可以用阴阳加以解释和分析。普遍性。相对性体现在阴阳的可分性、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原来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前提改变时,事物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规定性体现在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性、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滋润凝聚抑制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阴。哲学中矛盾范畴适用于一切领域,阴阳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还有一些特殊规定,是一种有限具体的矛盾形式,主要运用于自然科学领域,一旦超出涵盖的范围,就会失去效力。三.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方面的属性2.阴阳互根互用:互藏,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任何一方都蕴涵有对方。互根,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互用,在相互依存基础上阴阳双方出现相互促进、相互资助关系。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相互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3.阴阳消长平衡: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彼此消长基本形式:此消彼长,此长彼消。“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彼此消长基本形式:此长彼长,此消彼消。“阴中求阳,阳中求阴”。4.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1.说明人体结构阳:上部体表背部六腑心肺气心阳肾阳阴:下部体内腹部五脏肝肾血心阴肾阴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机能属阳物质属阴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疾病产生归根结底是阴阳失调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偏衰阴阳两虚4.用于疾病的诊断全部疾病总体分为阴证、阳证、阴阳相间三类四诊:“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八纲辨证:阴阳为总纲阴:里、寒、虚证阳纲:表、热、实5.用于疾病的治疗“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6.用于归纳药物的性味四气五味升降沉浮阴:寒凉酸苦咸沉降收敛阳:温热辛甘淡升浮发散本课的目的和要求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第二节五行学说一、五行学说基本内容1、五行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2、五行的特点3、事物属性五行分类4、五行的生克关系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1、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2、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3、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课的重点、难点(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二)五行各自的特性:1.木的特性:生长、柔和、曲直2.火的特性;温热、上升3.土的特性;生化、承载、受纳4.金的特性:沉降、肃杀、收敛5.水的特性:滋润、下行、寒凉、闭藏(三)事物的五行归类1.归类的方法:(1)取象比类法:找出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特有征象,然后进行比较,将相互类似的事物归成一类。如;东方与木:日出东方,东方乃太阳升起的地方,木有()特性。故东方归属木。(2)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某事物的特性(或五行归属),推测联系与已知事物有较为密切的事物,然后归纳在一起。已知肝属木,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与目。因此胆、筋、爪、目皆属于木。2.常见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四)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相生、相克事物运动变化正常规律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态和阴阳平衡(1)五行的相生:①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资生、助长和促进关系。②相生顺序:木→火→土→金→水→木③相生之间的关系——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2)五行的相克①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依次克制,制约的关系。②相克顺序: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③相克之间的关系——“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3)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①生中有制:水生木,木生火,水克火②制中有生:金克木,木克土,土生金2.相乘、相侮解释疾病的某些病理现象(1)五行的相乘①含义: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即克制太过。②相乘顺序:木[乘]→(土)→()→()→()[乘]→(木)③导致相乘的原因:1)克的一方太强2)被克的一方太弱(2)五行相侮①含义: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②相侮顺序木(侮)→金(侮)→火(侮)→水(侮)→土(侮)木③相侮的原因1)被克一方变强(所不胜一方变强)2)克的一方变弱(所胜一方变弱)(3)五行母子相及:①含义:“母”或“子”一方的太过或不足,而导致其“子”或“母”的损耗或不足。如:火太旺,耗伤木→()病累()而木不足导致生火无力→()病及()综上所述: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是五行之间克制太过所致,是相克的异常变化,而五行间的母子相及则是五行相生的异常变化。(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脏腑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3.用于疾病诊断4.用于疾病治疗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确定治疗原则制定治疗方法本课的目的和要求掌握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脏腑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掌握脏腑学说的特点,重点掌握五脏的主要功能和系统联系,掌握六腑的主要功能、奇恒之腑(脑、女子胞)功能特点。了解脏腑间的相互关系。二、本课的重点、难点概述:1、脏腑分类(生理功能特点分)(1)五脏——()()()()()(2)六腑——胆、三焦()()()()(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2、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特点(1)化生和贮藏精气(2)“藏而不泻”“满而不实”3、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特点(1)受盛和传化水谷(2)“泻而不藏”“实而不满”4、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及特点藏而不泻5、中医脏腑研究的特点(1)对脏腑的微观结构研究甚少(2)注重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3)对脏腑的定位也比较笼统Ⅰ、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一、心(一)位置;胸腔之内,两肺之间,横膈膜之上,外有心包(二)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病理上:心气不足或衰竭——血行不畅、甚或停止——危及生命***血液运行的条件:1、脉管通畅2、血液充盈3、心气充沛2、心主神志心具有主宰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①主宰生理活动——心决定着脏腑活动正常或不正常,决定着生命的存和亡***故有“心者,君主之官”、“心者,生之本”②主宰心理活动——“心者,神明出焉”“心者,神之变也”3、心与体窍志液的关系(1)与形体的关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主身之血脉,心血能上濡头面。(2)与官窍的关系——在窍为舌心之气血能上濡于舌,而舌则知五味。(3)与情志的关系——在志为喜心能主血脉则喜乐有度;而喜乐有度则心脉畅达*****病理上:过度表示——心气涣散,注意力不集中。4、与体液的关系——在液为汗(精神性出汗)(1)人体出汗的形式——散热性出汗和精神性出汗***散热性出汗——因气候炎热等原因导致体内温度上升(或生热),此时通过出汗而散热。***精神性出汗——人在精神紧张时或受惊时出汗二、肺(一)位置: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位置最高,故称为“华盖”。(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1)肺是体内气体交换的场所(2)肺气的正常运动(宣降运动)保证肺的呼吸均匀和调,使浊气得以排出,清气得以吸入(3)肺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2、通调水道:肺对体内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肺的宣发→水液向上向外输布→皮毛肺的肃降→水液向下、向内输送→肾、膀胱*****病理上:肺失宣发→水液不达皮毛而聚于腠
本文标题:中医学基础教师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8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