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抗争政治与社会稳定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抗争政治与社会稳定★抗争政治的理论解说★抗争政治的中国解读方式★维稳的重新思考第一节抗争政治的理论解释占领华尔街伦敦骚乱埃及民众抗议泰国红衫军抗议政府厦门PX事件石首事件钉子户抗议拆迁乌坎事件关键词:抗争政治发生在提出要求者和他们的要求对象间偶尔发生的、公众的、集体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发生在(a)至少某一政府是提出要求者或被要求的对象,或者是要求的赞成方;(b)所提出的要求一旦实现,将会影响到提出要求者中至少一方的利益时。•集体抵制•政府是直接抵制的对象或者与抵制对象直接相关•改变利益格局第一节抗争政治的理论解说一、社会心理学的解释1.勒宠与革命心理学的起源(《乌合之从——大众心理研究》)(1)群体的本质是心理群体,是受群体精神统一定律的组织化群体。自觉的个性的消失集体心理的形成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不管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还是不同,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这个事实便使们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使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个人时颇为不同。无意识现象的支配性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品质占了上风。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2)群体心理产生的根源•群体的匿名性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必要承担责任。•易于受传染性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其程序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易于被暗示(3)群体中的个人有意识人格的消息,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身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一个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然。2.布鲁默的集体行为形成理论(1)社会变化是集体行动发生的前提条件(2)符号互动(3)集体行动发生的循环反应3.斯梅尔塞的社会加值理论集体磨合集体兴奋社会感染社会控制能力的下降有效的动员触发集体行动的因素或事件一般化信念产生结构性的怨恨和剥夺感结构性诱导因素4.相对剥夺感与革命(1)格尔:《人们为什么要造反》•何为相对剥夺感每个人都有某种价值期望,而社会则有某种价值能力,当社会变迁导致社会的价值能力小于个人的价值期望时,人们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类型递减型相对剥夺欲望型相对剥夺发展型相对剥夺价值能力价值期望价值能力价值期望价值期望价值能力二、动员理论1.McCarthy和Zald:资源动员《美国社会运动发展趋势:专业化与资源动员》1973压迫随处可见,反抗运动却是陈发性的。社会运动高发,是因为发起者和参与者手中掌握的资源增多了。2.梯利:从政体模型到动员模型政府政体成员一成员二成员二挑战者一挑战者二挑战者三挑战者四组织利益动员压制性/促进性因素权力机会/威胁集体行动三、政治过程理论(梯利、麦克亚当)1.麦无亚当的政治过程模型2.政治过程理论的四大要素政治机会社会运动组织社会运动的意识形态社会运动话语宏大的社会经济过程政治机会的扩张内在的组织强度认知解放社会运动四、文化、话语符号理论1.抗争框架(斯诺)(1)基本假设:阅读就是一个猜测的过程(2)框架的内涵:一种能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和标记周围所发生事物的解读范式。(3)框架整合与运动动员•框架搭桥(framebridge)•框架扩大(frameamplification)•框架延伸(frameextension)•框架转换(fametransformtion)2.抗争与情感3.抗争剧本第二节抗争政治的中国解读方式一、经济改革与社会结构转型1.转型时期国家——市场——社会关系转变2.转型时期的复杂博弈格局3.利益表达机制的欠缺二、转型时期的文化1.消费主义文化与利益意识2.民主政治文化与权利意识3.底层政治文化与反抗意识三、抗争的机遇1.中央政策目标与地方政府目标的分歧2.新的社会联系与组织方式的出现3.国家维稳制度的内在缺陷4.制度变迁四、传播与政治抗争1.中国媒体的独特性2.网络媒体的兴趣3.新意见群体与媒介运用五、话语框架与抗争符号1.底层话语2.权利话语3.新价值观念与抗争符号第三节维稳的重新思考一、何为政治稳定1.西方政治稳定的三种主要理论(1)比较历史学派政治稳定理论(享廷顿)(2)政治系统(伊斯顿)和结构功能(阿尔蒙德)学派政治稳定理论。•政治系统输入与输出的平衡•政治文化与政治结构之间的适合性(3)社会心理学派的政治稳定理论2.政治稳定的两种模式(1)静态稳定(2)动态稳定二、压力中国维稳的困境1.压力维稳的特点•重视事后处理胜过源头预防•注视基层,注重“实战”•政绩考核功能异化•投入高,成本大•注重短期效益三、思考:抗争政治条件下如何维稳?
本文标题:抗争政治与社会稳定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8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