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语义梁月月一、语义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语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语义。二、语义的性质(一)、语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语义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最终来源于客观事物现象,因此,语义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表示实有事物现象的词语,如“山、牛、高、红、吃、跑”等,其语义直接反映了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的角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完全同一,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二)、语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语义作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概括的认识,词语的意义概括了它所指的各个具体对象的共同特征。如“人”概括了各种各样的人的共同特征,既包括男人,也包括女人,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语义作为人们言语交际的内容,在具体的话语中,又是比较具体的。在具体的话语中,“人”一般总是指特定的人,“山”一般总是指特定的山。(三)、语义的稳固性和变异性为了保证交际顺利进行,语义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如果语义任意改变,必然会妨碍交际。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语义必然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和人的认识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三、语义特征分析法(一)、语义特征分析法的产生·变换分析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句子形式相同——词类序列相同,内部构造层次相同,却会产生歧义,而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语义特征分析法便应运而生了。例如:NL+V+着+NP台上摆着酒席。通过变换可以分化为:A:NP+V+在+NLB:NL+正在+V+NPA:酒席摆在台上人站在门口画挂在墙上……B:台上正在摆酒席戏台上正在演京戏门外正在敲锣鼓……为什么会产生歧义呢?A式中的动词“摆、站、挂”:[+附着]B式中的动词“摆、演、敲”:[-附着]•其歧义与句中动词语义特征不同息息相关。这是语义特征分析能解释而变换分析所不能解释的。(二)、语义学上的“语义特征”•语义特征分析法是从语义学中引进的方法。•语义学中的语义特征研究的是某个词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是针对个别词的约定意义而言。•语义学上的研究有三个目的:1.对词的某一个语义类再进行细分类同一语义类各词词义有共同义素(群体共性)和区别性义素(个体差异性),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又可以对它们进行再分类。椅子扶手转椅沙发沙发椅[+坐具,+靠背,-扶手,-转动,-弹簧][+坐具,+靠背,+扶手,+转动,-弹簧][+坐具,+靠背,+扶手,-转动,+弹簧][+坐具,+靠背,-扶手,-转动,+弹簧]灌木[+矮小,+丛生,+木本,+植物]乔木[-矮小,-丛生,+木本,+植物]2.凸显同一语义类的不同词语之间的差异火[+现象,+亮度,+温度,-速度,+形体,……]光[+现象,+亮度,+温度,+速度,-形体,……]3.用来区别看似同义实际并不同义的词看[+凭借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看见[+凭借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练习:分析下列两组词的语义特征:1.男人女人孩子2.伯伯叔叔姑姑1.男人女人孩子男人—[+人][+男性][+成年]女人—[+人][-男性][+成年]孩子—[+人][±男性][-成年]2.伯伯叔叔姑姑伯伯—[+父系血亲][+长辈][+男性][+长于父]叔叔—[+父系血亲][+长辈][+男性][-长于父]姑姑—[+父系血亲][+长辈][-男性][±长于父](三)、语法学上的“语义特征”•是指某小类实词所特有的、能对它们所在的句法格式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语义要素。有两层含义:1.不能单纯从词汇角度概括某类词的语义特点如:“写、送、拿、挂”等——动作2.某小类实词的某种语义特征是结合具体的句法格式概括得到的。如:哥哥写给小王一封信李教授送给图书馆一批书他拿给小王十块钱写、送、拿:[+给予]又如:黑板上写着字墙上挂着画写、挂:[+附着]•可见,这里的语义特征是某一类词在具体的句式里临时组合所产生的共同概括特征。•是同一句法格式的各个实例同一关键位置上的实词共有的语义特征。•朱德熙较早运用此方法:《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方言》,79年第2期。《“在黑板上写字”及相关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81年第1期•马庆株取得突出成果:《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陆俭明对此方法进行总结。《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四)、语义特征分析法的作用1.用来解释造成同形多义句法格式的原因2.用以说明在某个句法格式中,为什么同是动词,或形容词,或名词,而有的能进入,有的不能进入。3.为同一类实词划分小类,提供更为可靠的句法、语义依据。四、语义指向分析(一)语义指向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某一成分跟另一成分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的直接关联性。在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之间具有一定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叫做语义指向。句法成分的语义联系的方向称为“指”,句法成分的语义所指向的目标叫做“向”。(二)语义指向分析法通过分析句法结构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并说明、解释某一或某些语法现象的句法分析方法就叫语义指向分析法。(三)语义指向分析理论的形成过程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随着语法分析方法的改进和理论的多元化,学界对语义指向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1、朦胧阶段,即从《马氏文通》问世到60年代初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的出版。2、萌芽阶段,即从60年代初文炼(1960)、李临定(1963)提出“说明”的概念,到80年代中期刘宁生(1984)提出完整的“语义指向”概念。3、探索阶段,即从刘宁生(1984)首次使用“语义指向”术语到现在。(四)语义指向分析的内容(范围)目前对语义指向研究的范围存在四种意见:(1)以研究的需要来确定范围,如动词是否应包括在语义指向研究的范围之内要根据研究的需要来定;(2)以形成不同语义联系的位置来控制语义指向研究的范围;(3)语义指向只研究非直接成分之间存在的语义联系;(4)比较宽泛,凡有语义联系的结构单位都可进行语义指向分析。(五)、语义指向的类型首先,从句法成分看:1.补语的语义指向第一,前指动词。(1)你砍快了,慢一点!(2)我看完了《红楼梦》。第二,前指主语。(3)我砍累了。(4)我学会了滑雪。第三,后指宾语。(5)我们砍光了树再休息(6)他一连发出界两个球。第四,前指“把”的宾语。(7)把刀都砍钝了。(8)他把牙都吃坏了。2.状语的语义指向第一,后指中心语。(1)血压【急剧】下降。(2)我【经常】打乒乓球。第二,前指主语。(3)祥子【青筋蹦跳】地坐下。(4)四凤【胆怯】地望着大海。第三,后指宾语。(5)花也很多,【圆圆】的摆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6)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第四,前指“把”的宾语。(7)我把王群【满意】地打发走了。(8)师傅们把水泥行条和楼板【纵横交错】地摆在一起。3.定语的语义指向第一,后指中心语。(1)他昨天买了件(羊皮)大衣。(2)我要好好地逛一逛(美丽)的西湖。第二,前指主语。(3)他做了一个9惬意)的美梦。(4)我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第三,前指述语。(5)陈小平看了(一天)的书。(6)孙静在家等了(一上午)的电话。4、谓语的语义指向[1]我找个老师问一下。[2]我找个老师教一下。[3]我找个老师讨论一下。[4]我找个人一起去。[5]三顿饭就把他吃厌了。其次,从类型学上看:前后、顺逆、邻隔、交错、专兼、单多。1、前指与后指前指就是在一个语义指向结构体中,指向成分前指被指成分构成的语义指向模式,后指则是指向成分后指被指成分构成的语义指向模式。[1]领导在开会。[2]领导开完会了。“开会”前指“领导”。“完”后指“会”。区分前指和后指有助于考察结构相同,但语义所指的方向或方式可能不同的同形结构。[3]小晴小心翼翼地捧着花篮。[4]小晴稳稳当当地捧着玫瑰花篮。同是状语,“小心翼翼”前指“小晴”,而“稳稳当当”后指“花篮”。2、顺指与逆指例如,“他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吃他”。形容词反映事物的性质或状态,因此,在一个形容词做谓语的简单述谓结构中,形容词置于所描述的事物的后面也是正常的语序。如“她聪明”,不能把“聪明”置于句首。我们把一个句法成分按照它和别的成分形成的自然的语义指向方式称为顺指。如果一个句法成分和别的成分的语义指向方式不是按照自然逻辑顺序形成的,我们便把这种语义指向关系称为逆指。5]a.苹果他吃了三个。b.他(吃苹果)吃坏了肚子。a的“苹果”和“他”都是“吃”的前指成分,具体地说,“苹果”是“吃”的逆指受事,“他”是“吃”的顺指施事。b中“肚子”同是“他”和“坏”的后指成分,但“他”顺指“肚子”(他的肚子),而“坏”则逆指“肚子”(肚子坏)。3、邻指与隔指邻指就是指向成分与被指成分直接构成语义指向结构体,其间不插入别的与该语义指向结构无关的成分;隔指则是指向成分和被指成分之间插进了别的成分,致使指向成分间接地指向被指成分。例如:[6]““小明有块金表很漂亮。”“很漂亮”邻指“金表”,“小明有块金表很得意。”“很得意”则隔指“小明”。邻指可以按指向成分所指方向的前后以及指向方式的顺逆,细分为四种情况。(1)前向顺邻指。前向顺邻指就是指向成分前向顺指它前面的被指成分,其间不插入别的成分。[7]“战士们个个都身怀绝技。”(2)后向顺邻指。后向顺邻指就是指向成分后向顺指紧邻它后面的被指成分,主要包括及物动词后紧跟的受事,介词和连词所直接介引和关联的成分。就其涉及的范围看,后向顺邻指远不及前向顺邻指宽泛。[8]“我吃苹果。”[9]“我们在球场打球。”[10]“我和小唐都去过北京。”(3)前向逆邻指。前向逆邻指就是指向成分前向逆指它前面的被指成分,其间不插入别的成分。与后向顺邻指类似,前向逆邻指也是很受局限的。最典型的是受事成分直接充当主语时,跟谓语动词所构成的语义指向方式,例如:[11]“房间打扫干净了。”[12]“衣服穿旧了。”(4)后向逆邻指。后向逆邻指就是指向成分后向逆指紧随其后的被指成分。与前向顺邻指类似,后向逆邻指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宽泛,如:[13]“小王家来客人了。”[14]“这孩子好记性。”4、专指与兼指专指就是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某个指向成分只跟一个被指成分发生语义关系。例如:“妹妹哭醒了弟弟。”兼指就是一个指向成分同时指向多个被指成分。兼指最常见的是主谓宾句式及其变式句中充当谓语中心语的动词的语义指向情形。a.苗苗在院子里喂鸽子。b.他一直低着头不说一句话。兼指的特点是兼指成分可以跟相关的被指成分形成多个语义指向结构体。因此,a“在院子里”的语义指向关系可以分解为:苗苗在院子里+鸽子在院子里。b可作类似分析。5、单指与多指在一定的言语环境里,一个指向成分只跟一个被指成分组成语义指向结构体的指向模式叫做语义单指(简称单指);把一个指向成分可能跟多个被指成分组成语义指向结构体的指向模式叫做语义多指(简称多指)。例如:“病人只给牛奶喝。”“我只借给他一本英语书。”多指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单向多指和双向多指。(1)单向多指就是多项被指成分同时出现于指向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因此,单向多指又可以分为前向多指和后向多指。“香港、澳门,我们都去过。”“他仅去过西安一次。”(2)双向多指就是多项被指成分同时出现于指向成分的前后两个方向。例如:“爷爷也是读书人。”(贾平凹《绿化树》)6、强指与弱指强指就是指向成分与若干被指成分中的某一个被指成分形成现实的语义指向关系;弱指就是除了强指以外,指向成分仍与若干被指成分保持着间接的语义指向关系。“告别家乡的磨房。”“磨房”和“家乡”可同时归入“告别”的对象之列,但该结构表达的重点是“告别磨房”。不过,“家乡”与“磨房”语义上的领属关涉关系说明“告别磨房”的同时也“告别了家乡”。7、显指与潜指把本来跟指向成分没有直接语义联系,通过句法调整使其直接充当被指成分构成的语义指向模式叫做语义显指,简称显指。
本文标题:语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203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