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广州服务业产业投资指南
广州服务业产业投资指南目录第一篇产业概况一、广州服务业总体概况二、2006年广州服务业企业10强第二篇发展优势一、面临的发展契机二、日益扩大的服务需求空间三、不断提高的服务业供给能力四、已形成的部分优势产业五、促进产业发展的九大重点工程六、产业扶持措施第三篇发展展望一、发展方针二、发展目标三、重点领域第四篇主要园区第五篇广州相关机构联络方式第一篇、产业概况一、广州服务业总体概况“十五”时期,广州服务业快速增长,总体发展水平在国内城市处于领先地位。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中心城市功能的增强。2006年1-11月,广州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00.71亿元,同比增长14.0%,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2.3个百分点。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为57.25%,比上年同期提高3.5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呈稳步增长态势。2005年,服务业就业人数277.31万人,比2000年的205.98万人增加了71.33万人,年均增长6.1%。以物流、金融、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在服务业领域迅速扩大,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有效促进了广州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服务业在拉动绿色GDP、支撑新型工业化、促进充分就业、壮大地方财力和增强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5年,广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6.86%,超过GDP的一半以上,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60%,超过工业44.37%的水平,加上服务业本身污染少、耗能低的特点,对绿色GDP的贡献越来越大。生产服务业在广州新型工业化带动下迅速发展,同时又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05年,广州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00年净增数是同期工业净增就业人数的2.9倍多,成为广州就业增长的主渠道。服务业提供地税收入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63.1%上升到2005年的71.6%,成为地税的支柱税源。现代服务业发展,促使广州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强化了广州中心城市的功能,加快了广州迈向现代化大都市的步伐。服务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吸纳全社会新增劳动力和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主要渠道。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980年的13.1%上升到2003年的29.3%,净增加从业人员16277万人,年均增加就业岗位707万人,是同期第二产业净增加就业人数的近两倍。“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将达到12%,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将达到50%。二、2006年广州服务业企业10强名次企业名称营业收入(万元)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189310102广州铁路(集团)公司32368663广东物资集团公司32231094广东省广新外贸集团有限公司25317175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18272216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13645157广州佳都集团有限公司10841838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9835769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81222310广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809826第二篇、发展优势一、面临的发展契机“十一五”期间,广州市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契机。(一)、国际服务业转移加速,WTO后过渡期即将结束,广州已具备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经济、交通、信息、人才等优势,将有助于引进国外新的服务产品、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高端的专业服务,有效提高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二)、泛珠三角和中国一东盟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对广州服务输出的扩大、服务市场的拓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三)、2005年广州行政区划调整将有利于服务资源整合和发挥广佛经济圈的积极效应,促进全市服务业合理分工,从而增强广州服务集聚和辐射能力。(四)、广州取得2010年亚运会的承办权,将直接对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二、日益扩大的服务需求空间广州所面临的重大发展契机,加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施和中心城市地位的提升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一)、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服务消费比例和消费结构不断提升,将极大程度地推动服务消费需求的增加。(二)、新型工业化对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减轻环境污染、降低能耗物耗等方面的要求,将对扩大软件及系统集成服务、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环保服务和高效率的物流系统服务等生产服务的需求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三)、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地位的巩固和提升,为广州现代服务业突破地域发展,扩大服务输出,更多地满足区外服务需求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三、不断提高的服务业供给能力现代科学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广东乃至珠三角区域服务创新带来的活力,特别是广州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政策环境的改善,将大大增强现代服务业的供给能力。(一)、广州交通枢纽基础设施包括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港南沙港区、地铁二至五号线、广州铁路新客站以及若干快速路和高速路的建成使用将为广州物流业的发展和服务对外输出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广州科学城、广州大学城、珠江新城、广州新城、白云新城和花地新城的建设与完善将直接推动广州市现代商贸流通、金融保险、房地产、教育、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以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报业广场、新广播电视塔、广州歌剧院、第二少年宫、广州图书馆新馆、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等为代表的大型服务设施的建成,将成为广州现代服务业对外扩张的有力支撑点。(四)、我市《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贯彻实施,为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了更为优化的软环境。四、已形成的部分优势产业广州服务业中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部门有7个,其中,广州的住宿、餐饮业的产业集群规模优势特别明显,体现了“吃在广州”的说法,排名第1位,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排名第8位,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排名第9位,房地产业列第12位,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居第11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批发和零售业均排第16位。五、促进产业发展的九大重点工程(一)金融政策环境优化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广州金融业的意见。成立市政府金融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决策金融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设立市金融发展咨询委员会,为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设立广州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总部金融机构、突出贡献企业和个人、金融创新等进行扶持。对来穗投资、在珠江新城金融功能区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的金融机构给予用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二)物流基础平台工程积极建设广州物流大通关信息平台,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发挥白云国际机场的区位和功能优势,重点建设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以广州保税区为依托建立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区,分别以南沙港区和白云机场为依托设立两个公共服务型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广州市华南粮食交易中心、广州国际酒饮中心、广州白云工贸物流产业园等大型物流中心。建设广州第三方物流发展标准体系,推动物流业规范化发展。(三)会展场馆配套工程积极推进会展中心二期工程和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工程,建设和完善高档次、多功能的现代化会展场馆配套设施。建设中国·广州·世界家居博览园,打造集展销、贸易、研发设计、信息、仓储物流、培训、商务、会展等平台于一体的家居博览园。(四)信息服务基地工程建设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积极打造网络设施平台、开发和应用平台、虚拟网络孵化平台和培训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动漫和网络设计、培训、制作和生产企业。建设“电子商务试点工程”,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推动建设一批行业电子商务平台,选择骨干企业和专业市场开展电子商务试点,带动我市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五)创意产业示范工程整合资源,积极培育,精心打造荔湾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广州设计港,吸引规模大、效益好的高科技企业进驻。建设信义国际会馆,打造集文化、商务等为一体的高品位艺术集聚区。建设广州工业设计国际交流中心,吸引国际创意界企业总部、名牌设计家及相关的国内外创意界协会、商会等机构入驻,建设一个“国际交流中心会所”。(六)文化卫生设施工程有效整合历史和文化资源,重点建设南越王宫署遗址博物馆等基础设施项目。精心建设广州2010年第16届亚运会比赛场馆和设施。积极建设集音像制品设计制作、生产加工、包装储运和交易中心为一体的广东音像产业园。努力打造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七)商贸综合服务工程建设广州TIT国际纺织城科贸园,开发以纺织服装为主题的综合服务商圈。建设太古汇广场,打造集文化艺术、写字楼、剧院、酒店、商场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建设广州汉溪商业购物中心、广州利丰商贸城二期等现代商贸设施,发展集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综合商贸服务。(八)旅游景区建设工程开发帽峰山森林公园、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何仙姑风景旅游区、王子山森林公园、洪秀全故居等旅游景区,积极建设香格里拉大酒店等配套设施。(九)服务标准化建设工程建立服务业标准化工作领导机制。制定物流、金融、商贸和旅游等重点行业的标准,以点带面、层级推进、全面促进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服务标准化实施的监督和指导。五、产业扶持措施广州市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各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包括设立重点服务产业引导和支持专题,纳入由相关财政扶持资金构成的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范畴,对服务业重点领域的重点项目进行补贴或贴息,并与国家和省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相衔接,为我市申报国家和省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提供配套。并且采取了以下实际扶持措施:(一)、组织协调1.进一步发挥全市服务业发展统筹协调部门的作用。建立和健全服务业发展统筹协调部门与服务业发展各相关单位和各地区的沟通机制;加强对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切实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2.建立和健全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代表、服务、协调和自律功能。(二)、体制机制1.深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改革,加快服务贸易领域开放步伐,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对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电信、邮政、铁路、民航、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行业要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各种投资主体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探索将研究咨询、业务培训、招商活动、公务接待、会议服务、公务交通、物业管理、环卫保洁等可以实行外包的服务,通过政府采购、社会招标、委托代理等方式实现社会化服务。2.规范行政管理。不断探索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强对物流、会展、金融和中介等产业的组织协调,明确综合管理协调机构和职能,建立统一的政策标准,避免多头管理;理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体制,将许可审批、登记准入、企业年检等行政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加大综合执法力度;简化审批程序,建立网上申办、联审等制度,增强透明度和公开性;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范围和标准。3.完善创新机制。引导企业采用现代经营方式,特别是连锁、加盟经营方式,加快服务业的对外扩张;鼓励技术创新,加快推广高新技术在服务业领域中的应用;实施名牌服务战略,制定和实施对名牌服务产品、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企业的保护、鼓励和奖励政策。加快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全面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和规范化。(三)、发展空间1.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和进一步加强与泛珠三角、中国—东盟合作,积极引进高端服务业,充分发挥广州服务业的优势,为泛珠三角和东盟国家和地区经济交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广州扩大服务业的辐射范围提供空间保障;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巩固和加强广州市中心城市地位,为广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厚实的产业支撑。2.争取上级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将一些辐射能力强、影响面广的服务业项目设在广州,为扩大广州服务业对外辐射能力提供保障。3.规划用地保障。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作用大的服
本文标题:广州服务业产业投资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229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