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必修三专题三1“顺乎世界之潮流”[1]1
1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2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一个方向:向西方学习,向近(现)代化过渡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新的救国理论①学器物(林则徐、魏源;洋务派)②学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③学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导语3[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4(一)19世纪30、40年代鸦片战争前后“睁眼看世界”(学西方先进技术)1.背景(1)国内:鸦片战前,清朝国势日趋衰落,社会矛盾尖锐;读书人远离现实;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封闭、保守、虚骄自大)(2)国际: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为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52.代表人物及主张(1)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①主持编译《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政、史、地知识)②编译《华事夷言》:介绍外国对中国的看法《四洲志》林则徐6(2)魏源2.代表人物及主张①《海国图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②核心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③影响: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表明魏源传统的华夷观已有所改变魏源《海国图志》7(3)徐继畲:著有《瀛环志略》,介绍世界知识,并详细介绍美国的民主制度,大赞华盛顿。2.代表人物及主张(4)姚莹:写成《康輶纪行》,提醒人们注意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83、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有何特点?(1)背景: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打击下萌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2)成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3)目的: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维护封建统治;(4)核心:“向西方学习”,主要是学习西方科技军事,处于器物层次;(5)作用:启迪人们探索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6)局限性:思想主张未能实施。具有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9(二)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学西方君主立宪)1.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2.19世纪90年代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3.戊戌维新的意义(1)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9世纪60年代)(2)原因: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的传入。(3)意义:为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102.19世纪90年代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康有为(康南海)①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②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思想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11(2)梁启超2.19世纪90年代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①维新思想的主要宣传者。②发表《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历史必然;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批判君主专制,要求伸民权、设议院、主张君主立宪。梁启超(梁任公)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12(3)谭嗣同2.19世纪90年代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①属于维新派中的激进分子。②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③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④甘为变法流血牺牲谭嗣同《仁学》书影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13(4)严复—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宣传者2.19世纪90年代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①翻译出版《天演论》。②认为人类社会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③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主张弱国发愤图强。严复(严几道)143.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意义①爱国性:在民族危亡之际,提出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②进步性:改革封建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等主张,顺应了历史潮流。③启蒙性:A、民权、自由、平等、立宪、变法等观念;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封建君权的批判,冲击着旧思想、旧文化。B、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15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的背景有哪些?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②甲午战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西学的不断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不断传播。[想一想]16[想一想]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特点: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典相结合,借用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2)影响:传播了西学,宣传了维新思想的必要性,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展开。17有学者认为,“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为什么?(1)宣传方式:出版《孔子改制考》一书,借用孔子的权威和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2)手段:通过变法改良而不是暴力。(3)目标:实现君主立宪而不是民主共和。(4)实践过程:不断向封建势力妥协。18(三)走向共和(学西方共和制)1.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1)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主张。(2)1905,同盟会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从此,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192.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双方:(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保皇改良派。时间:1905-1907年。阵地:革命派的《民报》;改良派的《新民丛报》。内容:①要不要推翻清政府;②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③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质:围绕三民主义展开。意义:①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准备。②许多知识分子放弃了君主立宪思想,拥护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203.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孙中山题词21比较康有为(维新派)和孙中山(革命派)民主思想的异同。(1)异:①康有为托古改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三民主义,实行民主共和制。②康有为思想反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孙中山思想反映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2)同:都体现了资产阶级利益,都主张学习西方思想,实行民主政治。22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学西方先进技术(器物层面)维新变法运动民主共和中华民国成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制度层面)君主立宪231.“随着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文化领域也呈现出新旧交替过渡的特点。”这从本质上说明了()A、中国文化有了进步B、文化要受社会现实制约C、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混乱D、中国文化的特点的新旧交替B242.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A、林则徐B、魏源C、康有为D、严复3.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巨著是()A、《海国图志》B、《四洲志》C、《华事夷言》D、《瀛环志略》AA254.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梁等维新派在探索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特点是()A、将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B、主张振兴工商业,同西方进行“商战”C、确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方针D、倡导民权、平等和“科学与人权并重”的思想A265.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对二者共同点的归纳,不准确的是()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D、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6.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A、革命性质不同B、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C、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D、革命的结局不同CC
本文标题:必修三专题三1“顺乎世界之潮流”[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233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