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复习课件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倪国芳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考点一、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①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质量、品牌是指使用价值。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有价值。)(2009镇江二模)某市书法爱好者在春节前夕举行“献爱心,赠春联”活动。市民不管捐助多少,都可以获得一副春联,而捐赠的钱则全部交给红十字会。这些春联A.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书法爱好者的劳动B.是商品,因为它是市民捐赠后获得的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实用价值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商品交换D考点二、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本质:一般等价物(3)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09全国卷)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核算①将扩大人民币的职能从而使其成为世界货币②使人民币在一些国际贸易中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③有利于中国国内物价保持稳定④有利于降低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汇率风险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D考点三、了解纸币的含义、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含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2)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3)①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其主要原因: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实行从紧的货币、财政政策②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2009年扬州期末卷)假定甲商品与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与丙商品是互补品。当市场上出现甲商品价格大幅回落时,乙商品与丙商品和市场上大部分商品一样都出现了需求量持续减少,这时市场上可能出现A.通货膨胀B.通货紧缩C.纸币发行量过多D.货币贬值B考点四、了解信用卡的功能集存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方便安全。信用卡作为新一代的理财工具,具有以下优点A.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方便安全B.可以任意透支C.不需要任何条件可以随意申领D.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消费使用A考点五、了解外汇和汇率(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少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因为出口商品用贬值的外币表示的商品价格较高,竞争力弱;有利于进口,因为进口商品用升值的人民币表示的商品价格较低,竞争力强;所以要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2009年广东卷)右图(人民币元/100美元)表明①A点到B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②B点到C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③A点到B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④B点到C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D考点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如何看待货币?①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②从本质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③从职能看,它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④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代表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2)正确态度①取之有道:正当手段、诚实劳动、合法经营②用之有度、用之有益: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他人的地方,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要有节制,能节省的要节省。黄金作为硬通货,至今仍是各个国家货币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黄金储备保持在8000吨左右。作为硬通货的黄金,其本质是A.商品B.价值尺度C.天然的货币D.一般等价物D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考点一、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①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卖者起主导作用,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是卖方市场。②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买者起主导作用,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是买方市场。(2009年全国卷)某鸭梨产区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节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B考点二、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①区别: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②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虽然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的变动从根本上说,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2009镇江市一模)优质商品价格通常比较高,根本原因:A.优质商品供不应求B.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C.质量的优劣决定价格的高低D.优质商品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B考点三、理解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物的因素),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人的因素),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009南京一模)某企业去年生产一双皮鞋的价值为200元,全年生产20万双。今年该企业改进技术后,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该企业生产每双皮鞋的价值量和全年生产的价值总量分别是:A.100元4000万元B.200元8000万元C.100元2000万元D.200元4000万元B考点四、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①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如果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相同*商品数量多=价值总量多);反之处于不利地位。②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价值量小(价廉)。(2009年全国卷)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A.增加8万元B.增加6万元C.减少14万元D.不变B考点五、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总的说来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2)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不会无限涨落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影响供求,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史记·货殖列传》)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D.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B考点六、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定理)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弹性)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向)④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向)(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2009盐城市三模)甲与乙互为替代品,丙与丁为互补品。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关于需求与价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会引起乙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②丙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会引起丁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③甲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乙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④丙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丁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B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考点一、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1)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①当前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措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②未来收入预期乐观,消费加大(措施:健全社会保障机制)③收入差距大小: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大小有密切联系(反比)措施: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收入差距(消费,从宏观角度看,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状况决定的,因此要发展生产力)(2)物价总体水平理论依据: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上涨,购买力降低,会对商品的消费量措施:稳定物价(2009年江苏卷)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A考点二、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①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有权和使用权转移)、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所有权不变化,获得使用权)②按产品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服务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③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提高素质)和享受资料消费。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从消费的对象看,旅游业的发展能够直接带动A.发展资料消费B.钱货两清消费C.劳务消费D.享受性资料消费C考点三、理解恩格尔系数①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②性质:是衡量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③恩格尔系数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消费结构趋于合理②恩格尔系数提高了,消费水平降低了③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协调发展④恩格尔系数降低了,生活水平提高了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C考点四、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理论依据: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具体表现: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跟风随大流、流行、最赶潮流——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一分为二)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个性——积极:推动新工艺、新产品,消极:要考虑社会认可,过分求异不提倡(一分为二)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向广告、名牌、流行看齐——不健康的(否定)④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考虑价格、质量,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肯定)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成熟,租赁消费的范围将更加拓展,方式将更加灵活丰富。促使人们采用租赁消费这种交易方式的消费心理主要是A.攀比心理消费B.从众心理消费C.求实心理消费D.求异心理消费C考点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两个原因:①要在经济承受能力、偿还能力消费②过于紧缩消费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生产的发展(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①避免盲目跟风随大流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②避免情绪化消费冲动买东西③避免只重物质轻精神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①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②核心是可持续消费③要求:概括为“5R”(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自6月1日起,在所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
本文标题:思想政治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315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