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20届二轮微专题:冻土
李炜制作4月15日2020届微专题:冻土思维导图二知识拓展三典例分析四考情分析一目录CONTENTS年度题号呈现形式考查内容分值2019年全国3卷6-8文字材料西伯利亚土地覆被的变化122017年天津卷1图文结合冻土活动层随全球气候的变化42015年全国1卷36图文结合青藏铁路热棒问题24一、考情分析二、思维导图1.概念:冻土层,亦作冻原或苔原,意思是“无树的平原”。在自然地理学中指由于气温低、生长季节短,而无法生长出树木的环境;而在地质学中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三、【知识拓展】2.冻土的分类:冻土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指持续二年或二年以上冻结不融的土层)。地球上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短时冻土区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50%,其中,多年冻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5%。三、【知识拓展】3、冻土分布4.冻融:冻融是指土层由于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和升至零度以上而产生冻结和融化的一种物理地质作用和现象。中国多属于季节性冻土类型。即冬季冻结,夏季消融,多年冻土类型少。由于温度周期性的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不断发生相变和位移,使冻土层发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这一过程成为冻融。三、【知识拓展】冻融的危害:土地冻融是地质灾害的种类之一。它可产生一系列灾害作用,从而给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危害。冻融灾害在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于零度的各省区均有发育。但以青藏高原、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高海拔地区和东北北部高纬度地区最为严重。如东北北部冻土区有10%的路段存在冻融病害,个别线路病害路段达60—70%。青藏公路严重的冻融灾害给安全运输、道路养护、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四、典例分析例1:(2019年全国3卷)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ADC四、典例分析例1:(2019年全国3卷)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ADC四、典例分析例2:(2017年高考真题天津卷)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据此完成第问题。D(1)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四、典例分析例3:(2015年全国1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四、典例分析例3:(2015年全国1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2)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四、典例分析例3:(2015年全国1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8分)(3)冬季。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四、典例分析例4:冻土指的是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分为短时冻土、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地表覆盖的植被和积雪对冻土的影响非常显著,下面分别是长白山某地冻土冻结初期(图甲)、冻结中期(图乙)和解冻初期(图丙)有无植被覆盖样地的地温深度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1)植被覆盖使该地()A.冻土冻结期内的温差减小B.土壤表层的温度降低C.冻结中期降温最明显D.冻土冻结的深度变浅(2)下列关于该地冻土与积雪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积雪越厚越有利于土壤冻结B.积雪越薄越有利于冻土融化C.冻土的厚度与积雪多少无关D.冻土分布面积与积雪量无关CB四、典例分析例4:冻土指的是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分为短时冻土、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地表覆盖的植被和积雪对冻土的影响非常显著,下面分别是长白山某地冻土冻结初期(图甲)、冻结中期(图乙)和解冻初期(图丙)有无植被覆盖样地的地温深度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3)该地冻土使当地植物因干旱而受伤害的季节是()A.早春B.盛夏C.晚秋D.初冬A解析:早春时,气温逐渐回升,植物的蒸腾作用逐渐加强,而此时由于冻土的存在,土壤尚未解冻,根系吸收水分困难,会使植物因缺水而受伤害。所以选A。四、典例分析例5:凡是温度在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称为冻土。读下图“北半球多年冻土分布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1)图中所示的冻土分布特点是A.中纬度的多年冻土随纬度增高而增厚B.不连续多年冻土带多分布在高纬地区C.季节冻土多分布在极地附近D.季节冻土水平分布的范围小(2)亚欧大陆自西向东冻土带的分布南界具有纬度高一低一高的变化规律,其主导因素为A.植被种类与多少B.东中西地形差异C.土体颗粒的组成D.海洋性气候强弱AD四、典例分析例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冻土分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又分连续多年冻土和不连续多年冻土。我国东北北部冻土广布,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加速了该地区的冻土退化。冻土及其退化对当地气候、森林和公路等带来很大影响。左图示意我国东北北部冻土分布,右图示意本区沿122°E经线地下局部剖面。(1)分析不连续多年冻土带南界大致呈“W”形的原因。(1)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南界大致东西延伸;受东西两侧高(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中间低(松嫩平原)的地形因素影响,气温两侧低中间高,使南界在东西两侧向低纬度(向南)弯曲,在中间向高纬度(向北)弯曲,呈“W”形。四、典例分析例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冻土分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又分连续多年冻土和不连续多年冻土。我国东北北部冻土广布,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加速了该地区的冻土退化。冻土及其退化对当地气候、森林和公路等带来很大影响。左图示意我国东北北部冻土分布,右图示意本区沿122°E经线地下局部剖面。(3)多年冻土分布区的公路受冻土影响易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解释其原因。(3)多年冻土阻隔地表水下渗,使覆盖其上的活动层富含水分;冬季加剧活动层土壤冻结体积膨胀程度,导致路面拱起严重;夏季路面热量向下传导,使活动层冻土融化,体积收缩,导致路面凹陷。四、典例分析例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冻土分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又分连续多年冻土和不连续多年冻土。我国东北北部冻土广布,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加速了该地区的冻土退化。冻土及其退化对当地气候、森林和公路等带来很大影响。左图示意我国东北北部冻土分布,右图示意本区沿122°E经线地下局部剖面。(3)多年冻土分布区的公路受冻土影响易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解释其原因。大面积自然死亡原因:多年冻土使落叶松根系分布较浅,冻土融化,地表水下渗到深处或渗流到坡底,坡上的落叶松因表层土壤缺水而大面积死亡。倾倒原因:多年冻土退化严重,冻土大量融化导致山坡地表产生不均匀下沉,使兴安落叶松倾倒。四、典例分析例7.(26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可分为季节性冻土(半月至数月)和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其土层可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土层两部分.其中,活动层靠近地表,随着外界气温变化或冻或融;多年冻土则常年处于冰冻状态。冻土中微生物不活跃,含碳的动植物有机残留物能保留千百万年。地球上有50%的陆地面积被冻土覆盖,冻土的消融能加剧
本文标题:2020届二轮微专题:冻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346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