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脊髓压迫症【28页PPT课件】
脊髓压迫症桑兰(1981年6月11日—)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87年5月进入宁波市少年体校,1993年进入国家队,1997年获得全国跳马冠军,1998年7月22日,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概念脊髓压迫症是一组由脊椎或椎管内具有占位特征的病变引起的脊髓、脊神经根及供应血管受压迫,造成脊髓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神经科的常见疾患。一.脊髓的正常结构位置: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接延髓下端-在新生儿L3在成人L1下缘脊髓节段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附着的范围即是一个脊髓节段.脊髓全长可分31个节段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前角后角白质上行纤维下行纤维固有束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组成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前束薄束和楔束脊髓丘脑束SLTC皮质脊髓侧束脊髓的被膜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硬膜外隙前隙蛛网膜下隙硬膜下隙硬脊膜软脊膜蛛网膜硬膜外隙后隙二.病因肿瘤最常见,约占总数的1/3以上。如转移性肿瘤;神经鞘膜瘤,神经纤维瘤;神经胶质细胞瘤。脊柱病变,脊柱关节强硬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椎间盘脱出,关节脱位以及脊椎肿瘤或结核。先天性畸形,脊髓空洞症及脊髓积水等。炎症硬脊膜外脓肿、脊蛛网膜炎等.脊髓血管性病变,如脊髓血管畸形、硬膜外出血等。三.发病机制脊髓机械性受压缺血性改变浸润性改变髓深藏在骨性的椎管腔内其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与脑组织相类似,含水分丰富质软而脆弱,具不可压缩性,对缺血缺氧较为敏感,这些特性决定了脊髓对压迫性和缺血性损害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特征三.发病机制脊髓机械性受压缺血性改变浸润性改变脊椎骨折、肿瘤等结构直接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引起脊髓受压、移位和神经根刺激或麻痹等症状.髓内的占位性病变直接侵犯神经组织,压迫症状较早出现;硬脊膜外占位性病变,由于硬脊膜的阻挡,对脊髓的压迫作用相对很轻,症状往往发生在脊髓腔明显梗阻之后。三.发病机制脊髓机械性受压缺血性改变浸润性改变供应脊髓的血管被肿瘤椎间盘等挤压,引起脊髓相应节段缺血性改变.脊髓动脉受压后其分布区供血不足,引起脊髓变性和软化;静脉受压后发生瘀血,引起脊髓水肿,从而加剧脊髓受压和损害.三.发病机制脊髓机械性受压缺血性改变浸润性改变脊柱及脊髓的转移瘤、脓肿、白血病等浸润脊膜、脊神经根和脊髓,使其充血、水肿、肿胀,引起脊髓受压。临床表现1、脊神经根受压症状病变刺激后根会引起自发性疼痛,如烧灼痛、撕裂痛或钻痛等,并可放射到相应的皮肤节段,这种首发的根性疼痛症状常常有重要的定位诊断意义;脊髓腹侧病变使前根受压,可出现前根刺激症状,引起肌无力和肌萎缩。前根后根临床表现因病变性质的不同和病灶所在部位、发展速度、波及范围的不同而异。如脊髓肿瘤通常发病缓渐,逐渐进展;脊椎转移癌及硬脊膜外脓肿常引起急性压迫症状;脊椎结核所致的脊髓压迫症状可缓可急。一般而言,其临床症状的发展过程为:临床表现2.感觉障碍脊髓丘脑束受损,出现受损平面以下对侧躯体温痛觉消失;脊髓后索受压出现受损平面以下同侧身体深感觉消失;横贯性损伤上述两束均受损,表现为受损平面以下一切感觉均丧失.薄束和楔束脊髓丘脑束临床表现3.运动障碍一侧锥体束受压,引起病变以下同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双侧锥体束受压,初期双下肢呈伸直样痉挛性瘫痪,晚期呈屈曲样痉挛性瘫痪;脊髓前角及前根受压,可引起病变节段支配肌群弛缓性瘫痪,伴肌束震颤和肌萎缩.临床表现4.反射异常受压节段后根、前根或前角受累时出现病变节段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受损则出现损害平面以下腱反射(深反射)亢进,腹壁和提睾反射(浅反射)消失及病理反射阳性.临床表现5.自主神经症状髓内病变多较早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圆锥以上病变早期出现尿潴留和便秘,晚期出现反射性膀胱;病变水平以下会出现血管运动和泌汗功能障碍,可见少汗、无汗及脱屑.6.脊膜刺激症状多因硬膜外病变引起,表现脊柱局部自发痛,叩击痛活动受限,颈部抵抗和直腿抬高实验阳性等.临床表现五.诊断方法1.一般体格检查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反射检查脑膜刺激征意识五.诊断方法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脊柱X线平片CT检查MRI检查脊髓造影2.辅助检查六.预防和治疗脊髓压迫症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及早手术,去除病因.急性脊髓压迫的手术治疗尤其需要抓紧时机,一般争取在发病6小时内减压。硬脊膜外脓肿应紧急手术并给予足量抗生素。脊柱结核可行手术同时施予抗结核治疗。某些恶性肿瘤或转移瘤手术后需进行放射治疗、化疗等措施。对于不宜手术治疗者可行放疗(或)化疗。手术后对瘫痪肢体应进行康复治疗,如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肌力的恢复;保持清洁,注意卫生,减少并发症;注意病人营养;并进行心理护理。病例1:男性,31岁,入院当日上午起床时突感两上肢麻木、肩胛部轻微疼痛,按摩后疼痛缓解,但麻木未减轻。下午3时麻木渐重,晚9时两下肢不能行走。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神清,两上肢肌力3级,两下肢肌力0级,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两侧乳头以下深浅感觉丧失,阴茎异常勃起,脑膜刺激征阴性,脊柱无明显压痛。颈椎X片正常。MRI示颈5、颈6椎体平面左后侧髓外硬膜下可见一梭形等T1长T2异常信号,其边缘光整,信号均匀,该侧蛛网膜下腔增宽,颈髓轻度受压。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后病灶轻中度强化。诊断为颈5-6椎体平面左背侧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手术探查见颈4-6椎硬膜外有一1·5cm×3cm褐色血凝块压迫椎管内脊髓,颈4~胸2椎水平硬膜外有大片海绵状血管,且致密交织成网,易出血,向下、向前延续,无明显终止界限。清除血凝块,切除部分血管瘤。术后病理报告为CA。术后2个月MRI复查无明显异常。病例2:男性,26岁,突然出现两下肢无力伴背部疼痛5d入院。检查:T39℃,神清,胸7、胸8椎棘突有明显压痛与叩击痛,两下肢肌力0级,脐以下感觉丧失,病理反射阴性,尿便潴留。MRI示胸2-10椎体硬膜下、外长条索形等T1稍长T2异常信号,胸7椎体T1、T2长短混杂信号,此处胸髓明显移位。注射Gd-DTPA后病灶轻度强化。疑诊脊柱结核。脑脊液稍呈淡红色,略混浊,流速慢(当时未测压),蛋白质0·62g/L,葡萄糖与氯化物正常。手术探查见胸6椎管外可见大片海绵状血管,极易出血,影响了向上、下探查。术后病理报告为CA。病例2:男性,26岁,突然出现两下肢无力伴背部疼痛5d入院。检查:T39℃,神清,胸7、胸8椎棘突有明显压痛与叩击痛,两下肢肌力0级,脐以下感觉丧失,病理反射阴性,尿便潴留。MRI示胸2-10椎体硬膜下、外长条索形等T1稍长T2异常信号,胸7椎体T1、T2长短混杂信号,此处胸髓明显移位。注射Gd-DTPA后病灶轻度强化。疑诊脊柱结核。脑脊液稍呈淡红色,略混浊,流速慢(当时未测压),蛋白质0·62g/L,葡萄糖与氯化物正常。手术探查见胸6椎管外可见大片海绵状血管,极易出血,影响了向上、下探查。术后病理报告为CA。
本文标题:脊髓压迫症【28页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376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