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一语文离骚-ppt课件
2019.4.6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开创了诗歌由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代表诗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六十四字.《离骚》的题义,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通“罹”,遭遇,指遭遇灾难或不幸.以“离骚”为“遭忧作辞”;骚,骚乱,指动乱和忧愁.题义为:遭遇不幸的忧愁.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屈原的作品《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的题义,司马迁解释为“离忧”;班固进而释“离”通“罹”,——“遭遇”,指遭遇灾难或不幸。“离骚”为“遭忧作辞”;骚,骚乱,指动乱和忧愁。题义为:遭遇不幸的忧愁。全诗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六十四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君不圣相空贤苦求美政感天地,信见疑忠被谤高扬蛾眉观四荒。抒写诗人的身世、政治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诗的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之中。简介《离骚》屈原出身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更多资源xiti123.taobao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此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辞的特征“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相同。1、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2、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3、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待下句补充。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后因屈原投江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所以这个节日的意义就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也称“诗人节”。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还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抚慰屈原忠灵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楚辞”与《楚辞》《离骚》内容简介《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二说均可通。《离骚》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叙述诗人的政治理想、高尚的品格、遭谗被疏的经历以及决不同流合污的意志。2、通过一系列“上下求索”幻想境界的描写,表现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抑郁心情。3、描写诗人经过激烈的去国和留楚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不忍心离开自己的祖国,并决心以身殉国。第一部分作为对往事的追忆,偏重于叙写现实;第二部分作为对未来的探求,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则以回到现实,结束全篇。《离骚》的思想内容1、展示了诗人的“美政”理想,希望楚王效法历代圣君,不要重蹈那些昏君、暴君的覆辙;希望楚王“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便治国。2、深刻揭露了楚国混浊的社会现实。诗人批评了楚王的反复无常、听信谗言,更以激愤的心情揭露了楚国朝廷中的一批小人的丑恶嘴脸。3、表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炽热的爱国激情、对美好情操的执着追求、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坚强意志、为理想至死不渝的斗争精神等等。《离骚》的艺术成就1、塑造了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特别是其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非常引人注目。3、全诗结构宏伟而壮阔。4、比兴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创新。5、浓郁的楚地风物人情、风俗习惯、神话传说及大量的楚地方言。6、瑰丽多彩的语言。词汇丰富,色彩绚丽,用词生动,韵律和谐,音调优美。总说《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它采用浪漫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离骚》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预习作业1.字音识记①修姱.()②()③謇.朝谇.()④揽茝.()⑤蕙.()⑥谣诼.()⑦偭.规矩()⑧忳.郁邑()⑨侘傺..()⑩芰.荷()⑪岌.岌()⑫兰皋.()kuājījījiǎnsuìchǎihuìxiāngzhuómiǎntúnchàchìjìjígāo结构图示1、通假字肇锡余以嘉名通“赐”来吾道夫先路通“导”指九天以为正兮通“证”听读课文,掌握重要字词句2、词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名→动:取名字余曰灵均名→动:取字纫秋兰以为佩动→名:佩饰朝搴阰之木兰兮名→状语:在早晨夕揽洲之宿莽名→状语:在黄昏不抚壮而弃秽兮形→名:秽政3、特殊句式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纫秋兰以(之)为佩省略句(美人)不抚壮而弃秽兮省略句艺术特点一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以诗取兴,引类比喻”。《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在《离骚》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尤以比喻最为突出。以披戴“江离”“芷”“秋兰”喻重视修饰自己的德和才能,以“美人”比喻楚怀王,“骐骥”比喻贤能的人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塑造了诗人独特的艺术形象,使诗中的意象具有了象征意义。艺术特点二对偶句的锤炼和运用这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方式,使诗歌语言更加美化。在《诗经》中对偶句的运用还不是很多,而屈原就很注意作这样的加工。如文中“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情文并茂。屈原在诗作中大量锤炼对偶句,是诗歌语言的重大发展,对后来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形式的语言运用都有深远的影响。艺术特点三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屈原以前的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还处于朴素的、自发的阶段。从屈原开始,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才得到比较自觉的运用,并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在屈原的诗作中,积极浪漫主义的运用集中表现在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上,如开始对自己的介绍,第七节“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唯纫夫蕙茝”,第十节的“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诗人尽情地发挥着他那神奇的想象力,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离骚-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0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