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理论政策宣讲)
社会实践报告院系:班级:姓名:学号:时间:地点:社会实践报告(理论政策宣讲)李寒摘要:这次参加社会实践,虽然实践时间只有十天,但在这次实践过程中我们对我国的国家政策和国情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遇到的很多困难都被一一解决。实践的过程很繁琐,需要查找各方面的资料并且进行整理等,但这些经历都给我以深刻的启发与帮助,以下是我在实践期间的一些总结以及心得体会,希望以此记录下这段充实美好的时光。今年寒假,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村党支部成员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理论政策宣讲小组”。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组织部分村民和广大青年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理论政策宣讲的准备过程。1.理论政策宣讲的内容,是我们活动的主要部分,选择好了内容,才能有效地开展活动,在我与我们村领导和村党支部成员研究讨论后,我们决定在内容的选择上,把重点放在农民感兴趣的角度上,主要宣传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十八大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第二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内容确定后,我主动提出,要担任此次活动的讲解员。2.作为讲解员,要有以下这几方面的素质。第一,要对讲解的内容非常熟悉,如果自己都糊里糊涂的,怎么能给别人讲清楚呢,我们要讲的都是时效性很强的东西,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去熟悉;第二,我们面对的群体不是听课的学生,而是对许多情况都不清楚的普通群众,他们或许并不会说普通话,甚至于由于工作或农活很忙,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听宣讲,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讲一些他们容易理解并迫切需要知道的东西;第三,讲解员要口齿清晰,如果讲解员说的话别人都听不懂,那宣讲就没有意义了。二、理论政策宣讲内容:开展有关“三农”问题措施的讲座,我在我村的活动地点进行了宣传,主要是讲解“三农”政策,以及三农的意义,还有三农对农民的意义,最后将如何落实三农,落实科学发展观,一道广大农民走科学发展致富之路。我将三农政策打印出来引着农民看,一句一句地讲解,为广大农民扫清认知障碍。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测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源在于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三、理论政策宣讲的过程以及遇到的问题:1.我们首先向村民发放关于十八大中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传单进行宣传并与路边休息的村民进行详细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村民对党的十八大所作出的一系列政策决定的了解状况,并让我们对这些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发传单的同时,我们还告知村民“理论政策宣讲小组”正式宣讲的具体时间、地点,并告诉他们宣讲当天有精彩的节目和丰厚的礼品,希望他们积极参加。2.在正式的宣讲活动开始后,主持人首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简要阐述,其他人则以发传单、与村民聊天等形式进行宣讲。当然,最主要的部分还是我作为这次活动的代表为村民进行进一步更加具体的讲解。虽然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宣讲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问题,当我讲解了一段时间后,有些村民以“我不识字”,“作为学生,就要好好地把学上,搞什么宣讲嘛”、“你们说的这些我听不懂”、“你说的太长了,我忙着呢”等这些话打断了我的发言,令我很是尴尬,最后还是村里的领导和几位老人站出来替我缓解了尴尬局面,后来我就改变宣讲方式,以有奖问答的形式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政策宣传的效果。3.在政策宣讲过程中,一部分村民对政府存在偏见,甚至有人说:“政府的政策很好,但基层的腐败分子不执行”。这一点使我的感触很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基层政权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是一大祸患,我们必须保持危机意识,认识到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调整策略,惩治腐败,使政策实实在在地落实,而不是搞形式主义。在这次实践过后,我真的很感谢村党支部和其他同事对我的帮助以及村民的积极配合。这次理论政策宣讲使我受益颇多,同时我也进行了总结和反思:1.一项工作的开展,准备工作极其重要,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准备要从各个方面着手,物质性的东西要准备,精神上的东西也要准备,并且准备一定要充分;同时,举办活动的人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和拼搏精神,还要有勇挑重担的献身精神和团结精神。只要准备工作扎实了,活动开展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2.作为进行宣讲的人员,不仅要说好普通话,还要熟悉当地的人文环境,不能乱撞胡碰,政策宣讲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而不是单方面的专才,这对于宣讲人员而言,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3.社会实践可以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原先理论上的欠缺也可以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同时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时代在发展,信息在更新,参加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自己的广阔理想和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才是我们成才的必由之路。
本文标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理论政策宣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0407 .html